运用讨论探究式教学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基本/江苏省运河中学娄可元摘要: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指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本文是笔者结合自己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对落实新课标理念,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以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成绩,达到教与学相长的效果。关键词:高效课堂学习效率非智力因素探索合作科学思维方式江苏省教育厅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健康第一”,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然而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已实施几年了,但是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仍相当普遍。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仍是当今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又能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笔者认为,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探索、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等过程,高效地理解并内化知识,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升的课堂。由于受学生个体基础、自学能力、领悟能力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学习的效率各不相同,体现个体的差异性。因此作为教师,要把新课标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每一堂课,关注、相信、鼓励每位学生,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同时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效率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落实新课标理念,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和做法。一、注重非智力因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教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深知作为学生非常渴望老师的关注、鼓励、赏识。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能会直接传达到学生心灵深处,影响他(她)的一生,教师要平等地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情感因素、心理因素等非智力因素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唤起一部分处于“浅睡”状态的学生的思维,以更好地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效率。1案例1在等腰三角形一节教学时,为了利用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部分学生的学习情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我通过多媒体呈现问题:请你用你手中的七巧板七个部件(1)任意两个部件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2)任意三个部件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画出你的拼图,标上各部件。问题一经提出,全班学生跃跃欲试,很快拼出并画好图形。我找了几个基础薄弱的同学先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拼图,后到黑板上画出自己的拼图,标上部件名称。在他们正确完成后,我及时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提升他们学习信心,整堂课他们踊跃举手发言,这不只是本堂课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之后的课堂上他们始终以自信、进取的学习状态进行课堂学习,成绩明显得到提升。二、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为了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效率,必须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此教师需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具体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为创设“自觉主动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在每节数学课堂新课学习之前向学生展示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主动探索、讨论、交流;在新课结束后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收获,是否达到学习目标。2、创设有兴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案例2同类项概念的学习,教师可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情境。请给下列式子找好朋友,并说出你找朋友的依据。26ab;23ab;24ab;2ab;2ba;26ba;3ab;223ab226ab的好朋友是________;23ab的好朋友是______________;2ab的好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好朋友,它好孤单,请你写出它的一个好朋友_________。通过上述情境全体学生对同类项的两个本质特征已完全理解,教师再根据类比归纳思想,逐步引导学生对多项式如“26ab+23ab+24ab2ab2ba26ba”中各项特征观察,使认识不断深化,为进一步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教学逐步引向深入打下良好基础。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有效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时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不同小组之间各组的整体学习及活动水平大致相同,但同一个小组之间各成员的学习活动水平应该不同。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合作氛围。通过小组合作评价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同时教师适时激励,这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做好准备。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案例3在学习分式方程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若分式方程223242mxxx有增根,试求m的值”,学生无从下手,思维陷入困境,这时我适时用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师:若方程有增根,增根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生:(讨论交流)必须使最简公分母为220xx师:你能求出增根吗?增根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那么它是哪一个方程的根?生:(讨论交流)增根是2x或2x的根,它们都是由分式方程转化而来的整式方程2232xmx的根。师:你能求出m的值吗?……3(4)设置运动探索、开放、多解题型为了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常设计一些运动探索、开放、多解题型,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理由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结论。A案例4如图△ABC中AB=10cm,BC=12cm,点P从A点P以2cm/s的速度沿AB边移动,点Q从B点以2cm/s的BQC速度沿BC边移动,问经过几秒钟后以B、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此题有两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缜密)(5)在“做”中体验感悟数学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是“做”数学的目的和功能。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有意义的建构过程,需要学生有很高的心理参与和智力参与,而不是教师简单的解释和示范。”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数学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再现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情境中去,并以此为基础,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内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数学情境的设计必须要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考,给学生呈现一种数学智力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做”的主动性。案例4在进行无理数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测量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对角线2cm长度,学生不能精确测量其长度(实际上2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这也是无理数起源的背景之一),测得对角线长近似值为1.4cm,初步感受2的大小;接着让学生用两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裁剪拼成一个面积为2厘米²的大正方形,其边长为什么?进一步感受2的存在,然后在数轴上画出表示2的点,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否在数轴上画出表示510、、13的点,通过量、拼、画等“做”的过程,展现出无理数起源的背景,同时使学生确实感受到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消除学生学习新知的焦虑,学生积极参与到“做”中去,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三、优化数学课堂的宏微观结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课堂结构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一堂课的总体教学构想,教学流程,又包括微观的结构即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怎么进行,如何衔接,时间大体如何分配等,要完成宏微观结构的设4计程序,就需要教师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下足功夫。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主动参与探索、讨论、交流、合作。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的理念。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组织引导者、合作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高屋建瓴之势去把握课堂教学的宏微观结构,实现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和思维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动力和源泉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和思维方法。数学学科素养指的是数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体系以及思想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单向灌输和机械训练上,教给学生的仅仅是“学科”知识,而不去关注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和知识体系,不去引领学生发现数学学科知识背后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那么这样的学习显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例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和它们的判定方法,教学时应注重它们之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数学思维方法是指能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效率提供了重要保障。例如在学习相似形一章时,如何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分析问题;如何将乘积式改为比例式;如何用等线段代换,过渡中间比等解题技巧说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都体现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教学时应刻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综上所述,教师只有把新课标理念落在实处,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尊重。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教学各个环节始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创设民主、平等、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适时点拨矫正、求5真务实,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等优秀学习品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使数学高效课堂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