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近三年的历史高考告诉我们:一、三、五、七、九──第二轮复习备考重点湖北宜昌教研中心李明海(特级教师)s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之后进行的,所以,第二轮复习与第一轮复习一定有所不同,不然,就是炒现饭,也就称不上是第二轮复习,只能说是“再来一次”第二篇复习。这个不同在哪里呢?第一轮复习一般都是“章节过关”,或者说过教材之关。学生在教师引领之下,把教材知识记牢吃透,不放弃教材所述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讲,这一阶段的复习,你不直接与高考试题的特点,高考近年的走向或导向挂钩也可以。那么到了复习的第二轮,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第一轮的基础上,你的复习策略或复习方法,必须应该有选择、有重点。如何选择?哪些是重点?这不能仅凭经验,更不能想当然,必须研究近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和基本走向,必须结合国家意志,具体而论就是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研究高考出题的基本发展趋势。根据我的研究,近三年来的历史高考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一、从试题样式方面看,新史料新情景的试题占据着突出的位置,成了近三来历史试题最基本的样式。二、从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方面看,从原来的一元史观发展到三元史观,即从原来的革命史观发展到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化史观,现在是有意从这三个史观的视角去出题。三、从试题与教材关系方面看,不再是原来较为单一的再现关系,或者说仅仅只注重紧扣教材,而是变得较为复杂多样,具体来说,有五种关系:一是紧扣教材,二是概括教材,三是拓展教材,四是升华教材,五是游离教材。四、从试题内容方面看,主要是在七个方面出题:一是近代化问题,二是大国关系问题,三是制度创新问题,四是科技文化问题,五是民族关系和国家的分裂统一问题,六是国共关系问题,七是列强侵华问题。五、从学生高考成绩方面看,作为老师的我们,反省自己的教学,有九个方面的经验或者说教训:一是你对学生是否仁爱至上,二是你对学生是否期待有佳,三是你的考试频率是否适量,四是你是否注重了对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五是你是否有意帮助学生拓宽了自己的知识文化视野,六是你是否真正对学生因材施教,七是你是否让学生自始至终都有一颗平常的心态,八是你是否明白地告诉学生近年来高考高分的瓶颈在0.4以下的难题,九是你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时要抠点作答。上述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教学重点或者说基本策略,当然,第五个方面的问题,不仅仅是第二轮复习时的基本策略,而是作为教师从教的基本策略或者说基本思想,因为它主要是从师生关系角度来说的。概括上述这五点,为便于记忆,简而言之,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的策略就是一、三、五、七、九:一个突出的试题样式、三大史观的命题指导、五种与教材的结构关系、七个方面的命题内容、九个方面的教学启示。──新的史料、新的情景:一个突出的试题样式近三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构造样式,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最基本的只有两个,一是传统的直接问题,二是通过史料后的问题。如2006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的第4问“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2007年全国高考卷I第40题的第1问“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分界线”、2008年全国高考卷I第2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等,都是第一类试题。大多数试题则是第二类试题,如下表。表一:2006-2008年全国高考卷I选择题中的史料选择题2006年/12题2007年/12题2008年/11题1题8.3%6题50%9题81.8%2006-2008年全国高考卷I非选择题中通过史料后的问题2006年/37题4问、39题2问2007年/38题4问、40题题2问2008年/37题4问、39题2问37题3问39题2问83.3%38题3.5问40题1问75%37题4问39题2问100%说明:2007年第38题第4问:“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此问的后一个问题,是不需要依靠材料作答的问题,所以,整个此问可以视为0.5个材料问答题。通过上表可知,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选择题中的史料选择题越来越多,2008年竟达到了81.8%,较之2006年增加了近10倍;非选择题中必须通过史料才能作答的问题,三年的比例都很高,2008年竟达到了100%。通过历史材料,营造新的历史情景,编拟历史试题,是近三年来高考历史试题最突出的构造样式,或者说是最基本的特点。鉴于此,给我们的复习备考启示是什么呢?一是要运用史料教学。针对教材中的某些观点、结论、评价等,要引进相应的史料进行“注解”、“证明”。二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解答史料试题,尽可能少地做传统的无史料的试题,以节约学生的时间。三是要进行史料试题解题方法的教学,以加强应试的针对性。第一条应该是在高一、高二,甚至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就要注意的,它实际上是由历史学科“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二条也不是要等到第二轮复习时才要注意的,至少应该在分了文理科之后就应该注意,这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分科之后可能在今后的学业或职业中需要应用决定的,当然在本质上仍然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第三条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第二轮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加强的,这主要是从应试的“及时有效性”角度考虑的,其次则是,只有有了第一条和第二条作基础之后,这个第三条才可能有效果。如何解答新材料、新情景的历史试题呢?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首先说史料选择题的解答。读2008年高考及其以前所有历史高考史料选择题,就所需要的应试能力而言,一是识记,二是理解,三是技巧。如若题干或题枝中的史料直接抄录于教材,或直接引用于教材上的某一言论,对于学生来讲,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识记,只要将教材所述记住了就能够作答。如2006年第20题的“图4”,只要记住教材上的《德意志统一》地图和教材上的相关文字就行了。但是,近三年来高考中的这类试题,除了需要识记外,同时需要理解的试题是越来越多。如2008年第17题的题枝“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这一教材上直接有的知识,所对应的是要对题干“美国《时代周刊》评论,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的理解。再如2008年第18题题干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也是教材上直接有的言论,但所对应的题枝“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改变了教材“成了国家的主人”的说法,这也是需要理解的。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史料选择题,占所有史料选择题中的绝大多数。如2007年的6个史料选择题,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试题达4个,占66.7%,还有第18、19两题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应用才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是100%。2008年的9个史料选择题,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试题达7个,占77.8%,根据上文论述的第17、18两题,实际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试题,也是100%。关于记忆和理解能力培养的历史教学问题,不管是在过去一般的常规历史教学中,还是在针对过去高考的文章和场合中大家谈的都比较多了,加之,这也不是在第二轮复习之时着重要谈论的话题,而是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都应该谈论的话题,所以,我们在此着重谈论历史材料试题的解题方法或技巧问题,这也是因为近年来历史材料试题才占绝对主导地位,而其解题方法或技巧又相对谈得不多所使然。选择题四选一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解答技巧存在的必然性。这一技巧主要应用于选项干扰性较强之时,若干扰性不强,凭借直接记忆或准确理解就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一技巧也就不重要了,甚至可以说就不需要了。这一技巧就是:一、反复比对两个或三个,有时甚至四个干扰项,最拿不准要被排除的选项,就是试题的正确答案。如2008年第13题:“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A.姚莹B.徐继畬C.郑观应D.严复”。(此题较难,全省均分1.58,难度0.40。有的老师指责这题出了教材上的小字,我认为没有必要。虽然是小字,也是教材的内容,你应该学习。另外,关于教材上的小字,我是这么认为的:教材上的小字也是编教材的人的主观行为,你凭什么要将这些内容编为小字,而将另外的内容编为大字?命题人不一定认可你的这种编写,更何况有时的“小字处理”确实没有什么道理,如关于工农武装割据和中共革命道路的选择的“小字处理”就没什么道理,如若不学,其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各历史阶段的划分等都无法联系起来)。A项对于应选B项的干扰性强,一是这两个人在教材上被编撰在一起,是作为同一主题讲的,这就易混淆;二是姚莹和徐继畬两人的著作都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都能“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如果考生没有记住和理解教材小字部分中关于这两个人著作的叙述和评价,对此是很难决定选项的。但若考生反复比对这两个人著作的名字(这两个人著作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的名字,是教材上的大字,这是考生必须记住的。如若这两个人的著作名字记不住,在此就谈不上“技巧”的应用了,而只能“猜”了,以碰那个只有25%机率的运气),A项是“康輶”,B项是“瀛环”,前者只讲中国的西康一带,后者讲的却是全球和世界,所以,后者也许更能“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因此,选B项的把握性更大些。二、对于干扰最强的选项进行反推,让其暴露出“矛盾”以排除之。如2007年第13题,陈寅恪关于“武周之代李唐”是“社会之革命”的评述,其干扰最强选项是B项“女皇当政,任用女官”。对此“反推”:“女皇当政,任用女官”,一是此前历史上有无女官?教材上对此没有提起过,说不清楚,既然如此,作为必选项,就不保险了;二是女皇当政,只是一个人的问题,不可能等于“社会革命”。所以,B项是不能选择的。对于“游离”教材的选择题,属于“非正常”试题(关于“游离”的问题,在下文第三部分要专门说到),虽然依靠考生的“正常”能力难以做出来,在相当程度上要靠运气去猜,即使如此,也有猜的“技巧”。其基本技巧就是排除法,将确证无疑需要排除的选项排除得只剩一项了,就是所要选择的选项。在下面第三部分的叙述中将要讲到的2008年第15题,即梁启超关于“科学万能说”的评价题时,再对这一技巧具体介绍。再说史料问答题的解答。根据已有史料问答题看,现今史料问答题的设问要求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概括类、比较类、说明类、评价类、启示类。比照考试大纲关于解题思维的四个过程,解答这五种试题类型的办法见下表:表二:史料问答题的类型及其解题方法试题类型设问形式思维过程失分原因解题方法概括根据**归纳概括**;根据**分析、概括**;等等。如2006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1、2、3问,2007年全国高考卷I第38题第4问(前半部分)等获取和解读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归纳概括相关问题。主要是前两个过程不能充分利用材料或所学知识而使答案不全面、不完整结合设问分层次阅读史料,从宏观上抓住史料或教材的“纲要”作答比较比较**指出**异同;根据**指出**区别或共同处;等等。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I第38题第2问、2008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第2、4问等获取和解读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事物,指出(论证和探讨)相关问题。主要是前三个过程一是不能抓住史料或教材中结论性、关键性的话语作比较,即不知所比;二是比较的角度太窄太少结合“比较”要求阅读史料,找出比较项,明确该题考查的中心问题或价值后作答说明根据**说明**原因、获取和解读信一是脱题,不是根据“说明”要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意义或影响;结合**说明**结果;等等。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I第38题第4问(后半部分)、2007年全国高考卷I第40题第2问等息,调动所学知识,论证说明(描述和阐述历史事物)相关问题。需要四个过程“根据**”来说明问题;二是“说明”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