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3-2霞浦六中潘丽秋1第3节大显身手的传感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感器在洗衣机水位控制装置上的应用。2.了解传感器在自动门上的应用。3.了解传感器在指纹识别器上的应用。4.了解传感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或演示实验,了解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时,知道已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技社会中的价值,增强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各种传感器的应用原理及结构。[教学难点]:各种传感器的应用原理及结构。[教学器材]: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感器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走廊里的声、光控开关、温度报警器、孵小鸡用的恒温箱、路灯的自动控制、银行门口的自动门等,都用到了传感器.传感器的工作离不开电子电路,传感器只是把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对电学量的放大,处理均是通过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来完成的.传感器在现代科技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进行新课1.洗衣机水位控制装置:压力传感器在洗衣机水位控制装置中的应用2.自动门:红外线传感器在自动门中的应用,及自动门的工作流程。3.指纹识别器电容传感器在指纹识别器上的应用。4.传感器与机器人传感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三)实例探究力传感器的应用高二物理3-2霞浦六中潘丽秋2【例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力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kg的滑块可无摩擦滑动,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上,其压力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在前,传感器a在后.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b在的示数均为10N(取g=10m/s2).(1)若传感器a的示数为14N、b的示数为6.0N,求此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传感器a的示数为零.分析:传感器上所显示出的力的大小,即弹簧对传感器的压力,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此即为弹簧上的弹力大小,亦即该弹簧对滑块的弹力大小.解:(1)如图所示,依题意:左侧弹簧对滑块向右的推力F1=14N,右侧弹簧对滑块的向左的推力F2=6.0N.滑块所受合力产生加速度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21maFF得1a4m/s2a1与F1同方向,即向前(向右).(2)a传感器的读数恰为零,即左侧弹簧的弹力01F,因两弹簧相同,左弹簧伸长多少,右弹簧就缩短多少,所以右弹簧的弹力变为202FN。滑块所受合力产生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maF,a2=10m/s2,方向向左.☆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例2】在家用电热灭蚊器中,电热部分主要元件是PTC元件,PTC元件是由钛酸钡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于这种特性,PTC元件具有发热、保温双重功能.对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②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③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高二物理3-2霞浦六中潘丽秋3等时,温度保持在t1不变④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和t2之间的某一值不变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分析:当电热灭蚊器温度由0升到t1的过程中,电阻器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其电阻R随之减小,由于加在灭蚊器上的电压U保持不变,灭蚊器的热功率P随之增大,当t=t1时,P=P1达到最大.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的过程中增大,R增大,P减小;而温度越高,其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差别也就越大,高于环境温度的电热灭蚊器的散热功率P′也就越大;因此在这之间的某一温度t3会有P=P3=P′,即电热功率P减小到等于散热功率时,即达到保温;当tt3,PP′,使温度自动升高到t3;当tt3,PP′,使温度自动降为t3,实现自动保温,正确答案为D。点评:对给定图象的题目,要注意分析图象信息,把握变化规律,并结合所学物理规律进行分析讨论.【例3】如图甲为在温度为10℃左右的环境中工作的某自动恒温箱原理简图,箱内的电阻R1=20kΩ,R2=10kΩ,R3=40kΩ,Rt为热敏电阻,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当a、b端电压Uab0时,电压鉴别器会令开关S接通,恒温箱内的电热丝发热,使箱内温度提高;当Uab0时,电压鉴别器使S断开,停止加热,恒温箱内的温度恒定在_________℃.解析:设电路两端电压为为U,当Uab=0时,有33121RRRURRRUt解得Rt=20kΩ由图乙可知,当Rt=20kΩ时,t=35℃.高二物理3-2霞浦六中潘丽秋4答案:35☆光传感器的应用【例4】如图所示为一实验小车中利用光电脉冲测量车速和行程的装置示意图。A为光源,B为光电接收器,A、B均固定在车身上,C为小车的车轮,D为与C同轴相连的齿轮。车轮转动时,A发出的光束通过旋转齿轮上齿的间隙后变成脉冲光信号,被B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由电子电路记录和显示。若实验显示单位时间内脉冲数为n,累计脉冲数为N,则要测出小车的速度和行程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和数据是,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为v=;行程的表达式为s=。解析:这是一道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实验题,显然无法通过迁移课本实验中的方法来解决。但是题目给出了装置图,该图及题文中的相关说明给我们一定提示,光束原来是连续的,是转动的齿轮使光束变为脉冲,因此脉冲情况必定与齿轮(或车轮)的转动有关,也就与速度和行程有关。根据速度的意义和车正常行驶的情况,应有v=2πRf,其中R为车轮的半径,f为单位时间内车轮转过的圈数;若车轮的齿数为P,则转一圈应有P个脉冲被B接收到,因此有Pnf,代入上式,有PRnv2。同样,根据行程的意义,应有Rfs2,其中f为整个行程中车轮转过的圈数;而PNf,所以PRNs2。可见,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和数据是车轮的半径R和齿轮齿数P,速度和行程的表达式如上面两式所示。答案:车轮的半径R和齿轮齿数P;PRn2;PRN2[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