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和爱伴随着孩子们快乐成长——记巢湖学院艺术学院支援蜀山镇艺术教育蜀山中心校伍亮“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蜀山镇2016庆元旦迎新年文艺汇演的舞台上,当来自巢湖学院艺术学院的实习大学生杨思敏和她的百胜初中学生伍佳佳一曲终了,相拥而泣,深情谢幕的时候,礼堂内爆发了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被她们动听的歌喉和深厚的友谊感动了,因为人们知道,这也是这群大学生的告别演出。歌唱、舞蹈、朗诵,美轮美奂的节目交替进行着,人都难以相信这是一群每天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甚至不知道真正的“舞蹈和歌唱”为何物的乡村孩子。但是,今天,她们信心满满地站上了舞台,因为前不久,一批年轻的支教大学生来到了他们的学校。正是这些支教学生的辛勤努力,让蜀山镇的素质教育焕发出了勃勃生机。2014年,在蜀山镇党委政府、蜀山教育发展促进会和巢湖学院艺术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在蜀山镇正式成立。基地建立以来,巢湖学院艺术学院精心选派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认真严谨的志愿者来到蜀山学区,送艺术教育到农村,为蜀山教育事业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5年10月,艺术学院再次派遣13名艺术系学生深入蜀山镇各校,在为期2个半月的实习期里,为乡村孩子打开了美育之门,让艺术和爱伴随着他们快乐成长。为了那些充满期待的脸庞来到黄姑小学支教的老师叫史安琪。短短的几十天,已经让她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明星老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史老师肩负了学校的大部分音乐课程。在课堂上,她将分段教学和一对一辅导相结合,既保证孩子们的歌唱水平稳步提高,又照顾到不同孩子的不同兴趣和学习阶段,生动的课堂使每位学生都能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真正成为了孩子们成长、进步的摇篮。她的精彩课程的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课余,史安琪主动与学校沟通,成立了舞蹈兴趣小组,吸引了一大批爱好跳舞的孩子加入进来。“孩子们特别能吃苦,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有的孩子眼泪都出来了,但不喊累也不放弃。经过各种努力,她们慢慢地融进去了,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很高。”史安琪说,面对这些充满期待的脸庞,她总是心生感动。孩子们很懂得感恩,都亲切地叫她“安琪姐姐”。有一次孩子们知道她感冒了,还偷偷地给她塞纸条,叮嘱她要保重身体,说老师辛苦了,感谢老师。“我知道农村的孩子学舞蹈有多不容易,孩子们很纯朴很可爱,很高兴能有机会把舞蹈带给他们!”说到这里,史安琪显得格外自豪,通过她的努力,孩子们已经打下了一些基本的舞蹈基础,加深了对舞蹈的兴趣,从而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和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在实习期即将结束前,史安琪精心挑选了基础条件较好的6个学生,排练了全新编创的朝鲜族舞蹈《大长今》参加了蜀山镇2016迎新年文艺汇演,受到观众一致好评。用画笔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刘汉卿是个腼腆而帅气的小伙。在刚来到黄姑初中支教的几天里,他的情绪始终低落。他说农村孩子本身具有的美术素质远远低于自己的预期,并且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无法像城里的学生那样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因为很多村小都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课程形同虚设。现状如此,刘汉卿清楚地意识到光凭书本学来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新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出他们对美术的最大兴趣。美术课堂上,他采用“带领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孩子们独立创作的能力,让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力,结合所学知识内容,绘画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课下,他又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联合其他几位教师开设了油画、国画、版画等多种形式的兴趣班。丰富的教学活动迅速取得成效,浓厚的兴趣促使不少学生的美术天赋很快涌现出来。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刘汉卿主动了解和关心每一位学生。他告诉我们,有一位学生是典型的留守儿童,性格也比较内向,在许多老师眼里,他的成绩只能排在“差生”一列。在他觉得自己“不想读书”的时候,刘汉卿就特意带着他到学校旁边的田野走走,让他记住看到的景色和位置,归纳成几大色块后,把田野、房子、树木、芦苇和小河等画在小稿上,自己帮助他调整勾线稿,最后学生填色。这种形式几乎不要求学生有太多的造型能力,只要能够静下心来耐心画完便可。作画时,自己主动与他聊聊家常,此时,他也会放下包袱,敞开心扉。时间一长,竟然发现他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非常好,自己庆幸坚持没有白费。在实习期间,刘老师策划了多次学生作品展。对于学生的作品,每一次他都会精心挑选进行保留,并且尽量做到涉及的学生面广,因为这是对学生学习美术的最好认可,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次作品展出时,学生都兴奋地寻找自己的作品,也认出了其他同学的“风格”。刘汉卿说:“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让他们在绘画中肯定自己,健康成长,这是每一位美术教师的职责”。的确,他做到了。无悔地投身农村艺术教育来到蜀山镇羊山小学,两行一字排开的课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学生们眼神专注,熟练地挥舞着手中的毛笔,不一会,一张虽显稚嫩却古韵古香的书法作品便跃然纸上。这一切的成果,都归功于来到这里支教的余亮亮。不要看余亮亮年纪轻轻,可做起事来却果断而稳重,深受学校师生的赞赏。他一来到学校,就决定用自己的特长教授孩子们接触和了解书法,希望在短短的实习时间里做一些实实在在而有意义的事情。这一想法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不仅专门开设了书法课,还由校长亲自抓管理,动员教师搜集名家字帖和笔墨纸砚,为书法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一切帮助。在余亮亮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不少学生已经能掌握毛笔字的基本书写知识,教室里上挂满了学生们的作品。很多孩子都高兴的说道“过段时间就过年了,余老师让他们临摹‘福’‘春’等字,这样过年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给家里写春联了。”余亮亮告诉我们,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们的情操,受到了师生的普遍肯定,但由于学校的物质条件差、师资条件匮乏,如何将书法可继续正常开设下去,是他始终放不下的心事。他说如果有机会,他还会来到这里,因为这里有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喜爱的孩子们,投身农村的艺术教育,他不后悔。像杨思敏、史安琪、刘汉卿和余亮亮一样,其他10多名支教大学生同样吃苦耐劳,立足课堂,用自己的热情支援蜀山镇的艺术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艺术魅力,为将来的成长成才插上艺术翅膀。我们相信,在这些支教大学生的辛勤努力下,蜀山的素质教育必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