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让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仙桃市第四中学高小飞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它能启发、诱导、激励人们去探索、开拓、发现、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创新教育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需要在创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使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会使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并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尤其是学习动机得以持续,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澄清一种错误认识有人认为,实践才是最好的创造活动,“自古真知出实践”,培养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应该是实践活动。实践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把实践活动作为培养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惟一渠道是不够的,因为中小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毕竟是非常有限的。从本质上讲,学生所要接受的知识(其实质是人类通过创造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新”的知识。因此,要使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教师就必须对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形成的过程进行认真分析,从中提炼出人类认识这些理论或概念过程中所必须知道的重要信息或所必须实践的重要活动,采取“重点连线法”将其提供给学生,或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信息和知识去分析、归纳,或让学生亲自实验去体验、揣摩,再让学生把分析或实验所得的结论进行讨论、逐条整理,使其建立联系,并处理、加工形成自己的看法、结论(教师可根据实际加以帮助),直到最后形成概念、理论。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创造“新知”、发现“规律”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展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指导学生对课堂提供的有效信息的加工、提炼、分析、归纳,把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的思维方式“移植”给学生。这个过程无疑是最好的创造训练过程。二、培养两种基本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必须特别重视对领悟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对于概念、原理、法则,教师不必强求学生都要加以理解,而应该充分运用学生的领悟能力,或者创造条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让学生去领悟,或者根据实际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去领悟。学生由对知识的不求甚解,到根据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自我领悟知识的内涵,从本质上讲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创造过程。使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必须特别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在新知识生长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教与学的重点处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教材的难点处—同学们思考的关键处—发现和提出问题,这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无疑处发现和提出问题,出人意料地问题往往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能有效地培养同学们思维的深刻性。三、实现三个创新目标使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教师必须实现三个创新目标。(1)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要的问题是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的科学观念,具备改革和创新意识,拥有创新的勇气。全面把握教育发展的本质,彻底摒弃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树立现代化教育、开放式教育的全新观念。从传统的“教书匠”理论中解脱出来,彻底改变教师原有角色: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创业”问题的参与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无法想像一个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僵化的教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实现职业道德的创新。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高尚的社会道德规范,健全完美的人格,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学识和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的产生。心理学研究揭示,创新、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则是创新潜能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身心自由的获得来源于宽松、自由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的个体才敢于标新立异和创新。只有自由、民主的氛围,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如果师生之间等级森严、界限鲜明,教师以“真理拥有者”自居,以自己或书本是非为是非,用惟一的答案作为衡量标准,就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单一的轨道,学生只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只要记住所给定的答案就可以了,无须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湮没,创造能力被扼杀,教育也就死水一潭。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思考和检验的多元性,并要及时鼓励和肯定。(3)实现知识结构的创新。将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知识集于一身。过去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现在要变成“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是一条流动的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推荐的《学会生存》一书中,针对传统教育目的观的弊端以及当时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总结道:“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就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这个结构既包含科学知识结构,也包含人文知识结构,这个结构是与整个世界结构相对应的知识结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就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此,教学知识结构必须具有多样性、层次性。诸多方面,诸多层次的知识结构,成就诸多方面、诸多层次的人才,为整个社会编织一张人才之网。四、运用四种教学艺术要成功实施创造性教学,教师必须树立现代主体教育思想,将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成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开放的教学思想、多元的教学方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在现实中学习和发展。真正的发展源自于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对学习的责任心。不断的成功可提高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积极程度,强烈的责任心又可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意志力,为保证每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教师的教学艺术应体现在:(1)让学生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要创设情景,提供条件,使学生感到自己积极参与的价值。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如果希望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可用谁愿意讲给大家听等语言予以鼓励,而不是谁能讲给老师听。当学生没有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教师可再次明确完成时间并给予具体的帮助,而不是责难。(2)让学生分享教学的决策权。发展在于克服困难,学生必须完成作业,必须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养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教师的艺术就在于让学生体验到“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要认真对待”。如“我们的教学进度应快点还是慢点?”“在这几道题中,你们想做哪几道?”“为明天的学习我们应准备什么样的练习?”即使以做练习为主的课,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如“在这些题目中包含了几种类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每一类里任选几题。”(3)组织分水平的变式练习,让每个学生从中得到收获。即练习题的设计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题,又有面向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准备题,还有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题。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相应层次的练习,获得成功体验。(4)家庭作业也可采取弹性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主动自觉完成一定的作业,克服教师不布置就没作业可做的依赖性。教师具备了创新意识,还要拥有创新的勇气,允许学生向你挑战,否定你的意见;允许学生想法“不三不四”;允许学生思维“朝令夕改”;允许学生“边试边改”;允许学生失败重来。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比如大胆地陈述自己的思想,包括不够成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盲从于现在的结论,不做教学参考书的贩卖者,体现出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