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管线管理系统论文:浅析城市通信管线管理系统的设计摘要:近年来,线路管道的建设飞速发展,通信管线管理工作采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使整个城市的通信管线的建设与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的管理。GIS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通信管线网络规划、建设、管理等模式,以城市地理地图为背景,将数据采集数字化,实现网络规划、工程设计及施工建设、运行维护、资产统计分析、资料的输入和输出、通信综合业务、线路实时监控等的计算机管理一体化。本文主要介绍了通信管线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结构、功能与应用前景。关键词:通信管线管理;GIS;系统;系统1概述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通信管线的建设与管理也逐步从传统的图纸、表格记录管理上升到无纸化的现代高科技管理,从根本上降低管理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确保各项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同时做到使数据资料共享,增强各单位的相互联系,对于整个通信管线的建设和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如管道、人井、缆线、杆路等均与城市地理信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实质上它本身就属于城市地理信息的一个独立的、而且是最为复杂的一个层面。因此,以具有反映地理空间关系、统计分析的各种空间和属性信息能力特性的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实现通信管线网络规划、工程设计、维护管理及通信综合业务、资产统计分析的计算机一体化,开发研制并建立通信线路资源管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地下通信网络的复杂程度已超乎想象,由于种种原因,新增和变动的线路管道数据不能用较好的手段更新,历史数据查询又困难重重,有时仅凭人力记忆和临时的现场勘察,给设计、建设和维护部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管理手段的落后,加上人员的变动,致使上述状况日益恶化,由此带来的有形浪费和无形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建立在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上的边缘学科。由于GIS具有反映地理空间关系,综合、统计、分析各种空间和属性信息能力的特性,而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如:局址、管道、人(手)井、杆路、线路、交接/分线设备、PHS等均与城市地理信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实质上,它本身就属于城市地理信息的一个独立而最为复杂的层面.因此,实现通信管线、无线地理信息管理的计算机化,必须以GIS为基础。2系统建设目标系统将GIS技术引入通信管线网络管理和业务中,以城市地理地图为背景,从根本上改变通信管线网络规划、建设、管理及资料保存的传统模式,实现通信管线网络规划预算、工程设计、建设及施工管理、运行维护、资产统计分析、市场分析及预测、综合查询、资料的输入和输出、通信综合业务、线路实时监控等的计算机管理一体化。2.1系统以城市地理地图为背景,实现通信管线资源从机房、配线架到用户分线盒全方位的可视化计算机管理,它将室内设备、地下(上)管线的分布和埋深情况、各种设施设备以图形和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为电信部门的管线资源管理提供强大和有效的工具。2.2系统将根据准确的资料(数据和属性)管理,对各种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物理路由分种类、区域等各种条件实现查询、统计、分析。2.3系统能将新建工程竣工资料通过系统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各个应用系统。2.4系统为行业各个系统提供必需的图形数据,为电信企业内其他的系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系统设计原则为实现系统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相关需求,并有利于系统的进一步扩充与扩展,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将遵循如下原则:3.1系统性和规范化。为了给系统研制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要注意电信资源的信息分类、编码等一系列方案.要把国家标准、电信的行业标准考虑到方案之中,尽量做到系统化和规范化。3.2科学性和扩展性。一方面,编码时采用区段码和从属编码结构,利于计算机的直接存贮和数据库的管理,便于系统数据的快速检索和更新;另一个方面,要从全局出发,对现有的和可预见的各类信息均加以考虑,求得最大限度的包容,并留有充分的扩充空间,以便必要时对系统进行扩充或移植。3.3实用性。系统对地下大量不易见、不可见的通信管线网络数据实现可视化,便于维护、更新、管理;结合业务流程,满足各类人员的使用习惯及日常工作的需要,实现“人-软件-业务流程”的有机统一,能进行动态数据的管理,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满足数据更新及操作响应的实时性要求。3.4可靠性与安全性采用大型商用数据库的数据管理、备份功能;及时补充、更新、备份已变动的数据,图形信息和属性数据准确可靠。同时要进行用户登录验证,要对用户权限和属性数据的查询及编辑权限进行管理,各个分局在预先设置的权限内进行查询编辑等操作。4系统结构整个系统可分为三大部分:a.数据采集系统(基于GPS);b.数据管理系统(基于C/S方式);c.信息发布系统(基于BIS方式)。现在开发信息系统可以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常规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另一种是基于Web的hltrallet模式。常规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具有强壮的数据操纵和事务处理能力,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但客户用及务器结构的开发和管理成本越来越高,其客户端变得越来越臃肿,系统的使用也较复杂。在体系结构上,考虑到各种不同用户对系统的要求不同,采用C/S(Clinet/Server)与B/S(Browse/Server)结合的模式,C/S模式是被授权的用户通过网络,以专业的程序界面,直接访问后台GIS数据库中的数据,这种模式是GIS系统中被普遍采用的模式,在客户端要安装软件,用户可以直接查询浏览、修改更新GIS数据库.在B/S模式下,由WebGIS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请求,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生成相应的页面,再传输到客户端,这样不仅可以使网络数据流量大为减少,也无需对客户端进行升级,有利于系统调试和升级,数据维护、设计、分析、数据处理等交互性强的功能可采用C/S模式,而数据浏览、查询、办公等交互性不强的功能则采用B/S模式5系统主要功能5.1规划预测。通过实时监测系统,根据用户密度的增长动态,进行市政、电信建设同步满足分析,电/光缆路由设置及局所设置规划分析,网络资源统计分析及网络资源的优化等。4.2工程设计。能根据给定的条件、地理位置、网络资源现状等,给出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建立概预算数据库、设计图纸库和竣工图纸库,自动编制概预算表,施工完成后,资料自动转入到系统。5.3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把将建设的工程直观的反映在地图上,根据工程的施工范围,确定受影响的用户,方便客户服务系统及时与客户沟通交流,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全程非现场监控,进展控制完全按事务处理流程进行,系统随时显示流程进度,工程正式验收后,系统将工程资产纳入固定资产管理。5.4管线维护管理。实现对本地网所有管线设施、设备数据的编辑、实体图形和属性资料的查询、各种条件下的路由查询、实体资料统计、故障点定位、图/报表输出等。5.5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对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对资产进行折旧处理,提供各种固定资产的统计报表等。5.6公话管理。实现对公用电话信息与业务的管理,提供公用电话数据(话亭、话机)的输入、编辑、查询和统计功能。5.7线路/设备监测。实现与现有监控系统的对接,将实时数据直观地反映在地理底图上,并设报警功能,指示故障出现的地点.基于用户信息、故障信息等对故障产生的影响进行估计和预测。5.8底图维护管理。提供图幅拼接,栅格图、矢量图叠加功能,提供图形录入,图形变换、整饰、编辑、图形操作、图形输出、地图库管理及更新等功能。5.9地名库维护。提供区域、路名、门牌/小区/乡、栋名/单元号的输入、修改、删除的功能,实现城市地名的管理,从而实现动态地名显示,地名定位等功能。5.10工程图件管理。建立图档库(管线资源图档库、工程设计文件图档库、建设单位工程与维护管理图档库、竣工文件图档库),按标准的文档管理模式进行检索和维护的功能。5.11系统接口。系统跟长途资源管理系统、设备资源管理系统、CRM系统、服务开通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故障监控等系统进行接口,将各种系统进行整合应用,集中发挥各个系统的优势。5.12系统维护管理。提供应用功能的分类管理、用户管理、系统公用数据维护、系统参数配置、日志维护和重要数据自动备份等功能。6结论城市通信管线网络与城市地理信息紧密相连,是城市地理信息的一个独立且最为复杂的层面。在通信领域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并建立通信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丰富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种类和数量,也有利于缩小我国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加快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电信部门管理手段创新、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减少资源浪费的新举措。实行通信管线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计算机管理在电信局己广泛采用,也是通信管线网络管理的必由之路,随着管线设施的不断增加,管理、维护量的增大,建立电信局通信管线网络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电信局通信管线计算机动态管理具有非常迫切的需要。参考文献[1]地矿部科技司,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2-5.[2]数字市政信息系统全面解决方案.武汉: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42.[3]晓亚,马慧麟,宋庆峰等.电信运营支撑系统[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4-6.[4]张发勇,李才仙.浅析GIS通信本地网管理系统的建设[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7(3):32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