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听任网络詈词“绞杀”汉语之美作者:张颖炜《光明日报》(2015年09月15日02版)在网络这个更为便捷更为开放的信息平台上,有较多的网民本着推崇自我、追求个性、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络交际心理,不断创新、任意挥洒,使网络语言呈现出随意性特征。这种随意性既表现在个性化的花样翻新的网络新词语的创造上,也表现在因各种目的而使用的一些低级粗俗的语言上。前不久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指出,一些生活中的污言秽语经由网络变形而广泛传播,网民自我矮化、丑化的一些词汇也在网络间疯狂生长。从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境中这些粗野恶俗的话语属于詈词范畴。虽然从语言实际使用来看,任何一种语言在一些特定场合,必然会使用一系列宣泄情感或流露情态的骂詈语句,但网络语言詈词使用的频繁化,既会导致汉语网络语言表达的低俗化、粗鄙化走向,也对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产生冲击,使文化失去道德的认知,汉语的“美”与“雅”在新媒体时代受到“俗”与“鄙”的冲击。网络詈词在构成上受汉语语境的影响很大,有来源于汉方言的网络詈词,例如“二”这个詈词是从方言演化而来的,各地方言中均有一些与“二”有关的詈词,如“二货”“二百五”等。网络文化将这种带有地方方言色彩的詈词加以简缩,形成一个指代更为宽泛的网络新词——“二”,通常用来贬斥他人行为鲁莽、头脑简单、愚钝等,并在网络中形成“二B”这样的詈词;也有利用汉语旧词生成新义的,如“青蛙”在网络中指长相较丑的男生,“天才”指天生的蠢材。骂詈的主要功能是宣泄,网络语言的詈词给网民提供了进行情绪宣泄的载体,就其骂詈内容来看,主要与性、身份、品行、生理缺陷、智力、能力缺乏等有关。从网络语言詈词的传播和使用来看,有其明显的特性,一是任意化发布,二是趋利化传播,三是个性化张扬,四是讽讥化表现。有些詈词成了网络中语言暴力行为实施的工具,而有些詈词在网络语境中开始由“詈骂”功能转向低俗粗鄙的“戏谑”功能。例如网络语言中“屌丝”一词,百度“屌丝”,找到相关结果约有1亿个,百度屌丝贴吧月活跃用户44万人,累计发帖606万篇。“屌丝”已然成为一个网络流行符号,若干年前,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民族每天都会有人将“男性器官”构成的词挂在嘴上,可是在今天的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男女老少、民工白领,甚至节目主持人都在使用这个词。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驰誉世界,讲文明、懂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今天网络语言詈词的粗鄙化表达,与我们的文明传统是背道而驰的,它们不仅影响着正在使用网络的人员,而且对之后接触汉语网络的使用者也永远发挥着不良的诱导作用,从网络语言詈词的快速生长及对现实生活、文化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来看,净化网络语言,提高网络语言素养,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需要寻找适合网络语言素养构建的路径。第一,应从全民文化道德修养塑造入手构建网络语言素养。我国传统礼仪中就有“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网络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方言,网上的语言表达直接来源于网下的现实生活。网民的语言表达直接反映了个人的修养,不应利用网络的匿名交流性而肆无忌惮地进行低俗粗鄙化的语言表达行为,在全社会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传播,促进“谦谦君子、赐我百朋”的文明意识,促使公众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与社会道德认同,建立一个共识、共建、共享的网络空间。第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公民语言教育制度和考评体系。新媒体时代,学生既在学校环境中接受规范语文的学习,同时又会受网络语言中粗鄙化表达的消极影响,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应加强规范语文的示范和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规范语文和文明用语的自觉意识。社区也可从规范语文和文明用语角度开展多样化的宣传和活动。特别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平台,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探索建立与公民社会教育相适应的社会化语言教育制度和考评体系。第三,创建网络语言生态文明,切实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和主导权。应针对网络生态环境系统开放性的特点,把网络生态文明的内容渗入各类网络阵地之中,强化线上线下的设计和良性互动。在创建网络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面对一些低俗粗鄙的网络言论和不文明的负面表达,要敢于发声,立即出手,给予指出和纠正。网络和媒体应积极承担责任,做良好语言环境的守护者,切实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和主导权,让低俗的语言无处立足。第四,健全网络语言治理机制,充分体现网络语言使用执法成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出台多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外国语言文字管理规定》《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文件也已颁布,但在实施和执行的面上还不够广,各个地区和领域也不平衡,同时这些法规对网络语言的约束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要推动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语言文字使用的管理法规或规章,联合工商、新闻出版、广电、文化、网管等部门出台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性文件,通过立法和发布规范性文件,落实执法主体,细化部门职责,加大依法执法力度,增强语言文字使用的法治意识。第五,建立网络语言监测平台,不断增强语言文化强国意识。建议由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一个覆盖面尽可能广的监测平台,针对全国的广播电视系统、报刊、网络以及一切新兴媒体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监测,每年发布《网络低俗用语报告》,编写《网络文明用语库》,积极引导网民正确、规范、文明使用网络语言,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语言生活,增强全体公民文明使用语言的认识和国家语言意识,全面提高公民文化道德综合素质。(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文学院)反腐需要“朝阳群众”参与作者:李思辉《光明日报》(2015年09月15日02版)日前,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称,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举报在反腐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反腐也需要“朝阳群众”。此文一经发表,便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众所周知,“朝阳群众”“西城大妈”都是对人民群众的泛指。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案件侦破、举报不法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是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反腐领域有没有“朝阳群众”?当然有。公开的报道显示,从中纪委到各省市区纪检监察部门接到大量群众举报,由此查处了很多蛀虫。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举报的案件在查办的腐败案件中占比不断攀升,这说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参与者越来越广泛,打击越来越有力。反腐离不开“朝阳群众”。尤其是在现阶段,反腐已经从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猛击一掌”,发展到了更加注重制度化建设的“长效反腐”,这个时候更加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一方面,这是反腐走向深入的需要。现在,明目张胆为非作歹者少了,腐败的隐蔽性越来越强。一些腐败问题,穿上“隐身衣”,改头换面,不易被发现。人民群众是“老虎”“苍蝇”身边的监督员,任何蛛丝马迹都逃脱不了他们“雪亮的眼睛”,循着他们的举报往往能深挖蛀虫、精准打击,让腐败分子心惊胆战。所以说,“群众参与”就是反腐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参与反腐也是广大民众的强烈意愿。反腐为的是惩治不法、铲除毒瘤、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反腐越深入、越彻底,政治就越清明,贪官墨吏为非作歹的空间就越小,民众的生活就过得越好。为什么一些老百姓甘愿冒着被打击报复的风险举报贪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腐败分子对老百姓的伤害最直接、最剧烈,而反腐能够为民撑腰,让老百姓有“获得感”。也不光是贪污财物,老百姓日常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吃拿卡要,遭遇的“奇葩证明”之类的故意刁难,以及常见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都在监督和举报的范畴之列。只要让人民的监督切实起效,党风政风就会长保清正。“民力可依,民心可恃,民智可用”。深入反腐不是哪一个机构、哪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执政党内部的事,而是一场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战役。它需要“朝阳群众”“西城大妈”,需要他们所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让我们进一步降低举报的风险,拓宽举报的渠道、创造监督的条件,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一场人民反腐的歼灭战、持久战,叫腐败不敢露头。呼唤人文精神作者:袁行霈《光明日报》(2015年09月15日13版)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尊重。中国早在《周易》中就有“人文”这个词,而且是和“天文”相提并论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测天文以考察四时的变化,观察人文以教化天下。从中可以看出对人文的重视。《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左传》里还有“夫民,神之主也”这样的说法。中华文明重要的思想内涵之一,就是以人为中心。呼唤人文精神,就是希望继承先哲的理想,真正把人放到主体的地位。英国产业革命对人类进步起过重要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不要忘记,在此之前欧洲曾有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正是有了这些准备,把人从中世纪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才激发了人的自信心、想象力和创造力,才出现了产业革命以及接连不断的科技发明。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竞争越来越剧烈了,人与自然的割裂,人与人的冲突,人们内心的挣扎,日益凸显出来;物欲的诱惑力也更强了,人创造了供自身享受的物质条件,又可能被物欲所支配,而丧失了自我。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持人的尊严、理性和智慧,以及人格的独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相比,人文学科的成果,难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给社会带来财富,人们或以为无用。其实,人文学科力求揭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塑造理想的人格,指示人生完美的境地。它能丰富人的精神,美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德,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人文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试想,如果我们的医生心目中只有细菌和病毒,而没有病人;如果我们的建筑师心目中只有水泥和钢材,而没有居民;如果我们的经济学家心目中只有GDP,而忽略了民生;如果我们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心目中只有分子、原子、电子,而没有想到如何把自己的发明用来造福人类,那么,学术意义何在呢?国家的强盛与否,将来不仅要看经济实力、国防实力,也要看国民的精神世界丰富与和谐的程度,也就是活得充实不充实,愉快不愉快,自在不自在,和谐不和谐,美不美。呼唤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其实是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提倡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相互渗透,人文学科要有科学的态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要有人文的精神,而北大是最有条件达到完美结合的。呼唤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人生开拓无限的发展空间。我想起晚清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他痛惜在病态美的观念支配下,一些栽种梅树出卖赚钱的人“砍其正,删其密,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以致江浙之梅都已致残。他开辟了一座“病梅馆”,买了三百盆病梅,毁其盆,埋于地,解其束缚,使之自由生长。龚自珍借此呼吁建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这篇文章至今对我们仍然有启发意义。最后,我想趁此机会对北大的学生表示一个殷切的希望,希望你们一言一行都透露出人文的涵养。北大的学生要有与北大相称的气质、气节、气派、气势、气宇、气度、气韵和气象。不管你们走到哪里,人们都可以从你们身上感受到北大的存在。我曾对北大国学研究院的新生说过,几年以后,你们毕业时应提交两份成果,一份是学术的,另一份是人品的。我希望,在今后的几年里,你们的人品与学问俱进。你们身上的那种难以说清,但可以感受到的人格力量,证明着你们无愧于北大,证明着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证明着你们足以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北大人文学部主任,本文为作者在北京大学2015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