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对当代商品经济社会的道德滑坡趋势的作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对当代商品经济社会的道德滑坡趋势的作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在人生,而人生问题的核心是理想人格的建构。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是从具有中国特质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一体化的儒教传统文化”中凝结和升华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对当代商品经济社会的滑坡趋势有着遏制的作业。关键词:理想人格经济社会传统文化观念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定形于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的变革,在整个封建社会逐步完善,建立了一整套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人格标准。这一理想人格是围绕着“君子”设计的,其核心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德为首,仁礼合一,这是儒家思想竭力推崇的;其二是儒家的中庸与道家的顺其自然,以儒道互补的架构,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君子。这种传统人格,有其合理、科学的思想内涵,当然也有需要摒弃的东西。在今天,我们要弘扬合理的一面,剔除消极的一面,构建一种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并走向现代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崭新人格。所以,探究中同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设计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对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构建新的符合历史必然的价值系统,塑造现时代的理想人格——社会主义新人,均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的阐述从历史上看中国哲学家最重视“人”的问题,最关心人的发展问题,理想人格的培养也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焦点。从中国的传统哲学发展的道路来看,有多少种哲学流派就有多少种关于理想人格的看法,但在其中,起过重大影响的理想人格主要有以下几种:1.1.儒家的“仁”、“礼”儒家理想人格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孔子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因此,个体人的内心探索是其理论的出发点,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仁人君子”,这是他人生理想的人格化产物。张岱年先生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智、仁、勇’三者的统一,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泛爱人类,智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勇是勇敢强毅,兼重仁、智、勇,这是一个全面的人格理想。”孔子的“智、仁、勇”三德是以“仁”居首,孔子强调“仁”是为了达到“内圣外王”,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想人格境界。这种境界的蕴意诚如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认为:有超越本体感受但不神话天命,有内在的道德觉悟但不夸张自我,有广泛的游世悲愿但不依附权势,有高远的历史使命但不自居仁圣。孟子把理想人格划分为三个等级:大丈夫、圣人、神人。他主张现实的人应追求“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可见,儒家理想人格是以“仁”为终极关怀,以“礼”为实现手段,追求“内圣”与“外王”合一的入世人格。1.2.墨家的“博大完人”墨家理想人格是“博大完人”。有四重人格特质:“富有思辩的头脑,奋斗的韧性,爱和牺牲的精神,反对艺术的生活。”就儒、道、墨理想人格看,其共同特征是向往圣人人格,尤以醇儒为甚。除这三家外,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董仲舒的“五常”、韩愈的“五德”、二程的“五性”、朱熹的“五伦”都是比较著名的理想人格设计。1.3.道家的“神人”、“至人”、“神人”道家理想人格模式是“至人、神人、圣人”。庄子把人分为“至人、神人、圣人”三个品级,他认为,人生是命定的,“死生存在、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因而实现理想人格只有通过“精神胜利法”,通过忘怀一世不幸而又不可改变现实的“无心无情”的心境,从现实世界过渡到自由的精神世界。在总体上,道家主张人生无为,逍遥无待,求得超然世外。形随俗而志清高,身处世而心逍遥是道家理想人格的精神写照。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以天人合一为本质的理想人格具有哪些特征呢?我们认为它有理想的世俗性,修炼的自力性,生命的审美性。2.1.世俗性理想之于现实,总是具有某种超越性和彼岸性,带有一定程度的幻想。尤其象天人合一这样的理想人格对于凡夫俗子而言,更具有神秘的色彩,让人觉得高不可攀,难以企及。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理想人格时却并非一味高蹈玄虚,而是巧妙地把理想的虚幻性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世俗行为。他告诉我们,理想人格的实现不需要割断与日常生活的纽带,而恰恰相反,他需要仰仗这种生活,需要在呼吸尘世的空气中臻于生命的最高境界。理想人格必须出自现实,来自现实,但又在现实中超越,在现实中升华。首先,理想人格世俗化。即在最高的理想人格与凡俗之间划出一个世俗性的中间人格,一头担着理想,一头系着世俗,他既有理想的高远,又有世俗的平易。普通人要成圣成佛必须经过这种中间性的人格。儒家在普通人与圣人之间是贤人或君子。二程则把贤人作为向圣人过渡的中介。朱熹则突出君子和贤人。比起圣人,贤人和君子更具现实的亲和力,更易为普通人所接受和效仿。因此,儒家一般对圣人的描述是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比如“所谓大圣者,,智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变乎万物之情性者也。”《荀子·哀公》而对君子的刻画则是生动具体,可敬可学的“君子义以为之:,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道家在理想人格与现实之间也设计了中间人格,突出体现在道教的仙人世界。其中以八仙为代表的地仙贯通了仙界与凡俗。他们揣着神仙的户口,自由地出入尘世。既充分享受人的欲望,吃喝玩乐,又没有凡人的苦恼。佛教则在众生与佛之间提出了菩萨人格,即“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菩萨既是佛的人格化身,又能济度众生,博施于人,奖善惩恶,满足人的现实企望。因此,佛是宗教偶像也是道德偶像,既神秘抽象又亲切而富人情味。其次,在日常世俗生活中超越。世俗性人格使得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塑造不再像西方基督文化那样,祈求外在于人的神的力量,而是直接依赖于世俗生活,在世俗生活中成圣成佛。因此,凡夫俗子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不再是一片苍白和庸琐,而是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蕴藏着成就理想人格的契机。儒家参与社会,立功立德立言、积极入世的情怀,自不必说,而道佛两家虽以否定现实,以超世或出世为旨归,但是,他们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世俗生活,肯定人的欲望,尤其是世俗伦常,把他们作为迈向彼岸世界的一环,以入世的精神超世。道家向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充分肯定人的感性欲望和现实需求,并在仙人世界中给予满足和实现。长生之术可以满足人的健康不死之念,九芝之馔房中之术更满足了人的食色之欲,而“仁爱慈孝、恭奉尊长、敬承二亲”正是成仙的必要条件。(葛洪《无上秘要》卷十五)所谓“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够,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对俗篇》而佛教的不离世俗在禅宗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契嵩本《坛经》有颂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真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想怜……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眼前。”生活中的挑柴担水、吃饭睡觉、洗面漱口,都是修行之道。所谓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宗杲大慧禅师)这样,神秘而抽象的理想人格经中间人格的过渡,日常世俗的熏染,带着人间味和世俗气为芸芸众生所接受和认同。2.2.修炼的自力性那么,理想人格如何来实现?其原动力在于人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既不必仰赖于造物主的恩赐,也不必由鬼神来决断。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潜力,就能进行自我解放、自我实现。能否成圣成佛成仙关键在人自己,人与圣、与佛、与仙的关系就是现实的人与自心的关系。即在感性现实中依靠自己把握自心,实现理想人格。儒家把自我的反思和省察作为成圣成仁的根本。孔子强调“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君子九思,一日三省。道教修仙也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命在其中,不象于外,道存乎此,天俟于彼”。《抱朴子·道意》佛教更是宣扬“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坛经·坐禅品》那么,人为什么具有这种自我完善性呢?儒道佛认为无论是人性道心还是佛性都是人本来所具有的潜质。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因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因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儒家的圣贤就是善的一个自我发挥、自我实现的过程。而道佛的真心佛性同样为人所固有,清净无染,无尘无垢。求道成佛也非天大的难事,只要去除物欲俗念,摆脱一切物累即可。佛教说得更透彻“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惠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见。”《坛经》只要人的自心常清净就是佛菩萨。所谓“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2.3.生命的审美性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不仅仅是一种德性的塑造,文化的凝炼,还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充满着美的愉悦和欢乐,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精神。他教导人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体验出生命的价值和意蕴。进而,即使身处逆境,遭遇困境,也要坦然笑对,维护人的尊严,生命的意义。儒家把这种生命的境界叫做孔颜乐处。这种生命境界,由于抛弃了物欲的羁绊,胸怀坦荡,宁静淡泊,即使是一箪食,一瓢饮,也不改其乐。即使是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也乐在其中。既不会因贫贱屈辱而忧怨,也不会因一时成败得失而烦恼。无论是穷达还是出处,都能坚持自己的操守,乐以忘忧。在道家那里,理想人格的生命体验就是逍遥游的境界,无己无欲无功,没有利害计较,是非得失,不受束缚,十分自由。而这超功利的自由,正是美的境界。所谓“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圣人。”《庄子·田子方》圣人的体道得真正是对美的体验和享受。佛教的开悟成佛同样带给人以美的愉悦和欢乐,宁静而平和。师尊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摩可迦叶的破颜一笑正是开悟后的愉悦和欢欣。看看那些得道开悟的偈诗吧,哪一篇不是带着诗的芳香、歌的情韵,在与自然宇宙的契合交融中,充溢着生命的欢欣和宁静。“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大珠禅师语录卷下》“烟林三月雨,别是一家春”,《慧南(禅师语录》)“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床前”,《五灯会元》(卷八)“白云淡泞已无心,满目青山原不动,渔翁垂钓,一溪寒雪未曾消,野渡无人,万古碧潭清似镜。”《五灯会元》卷六,禅的开悟所体验到的正是诗的意境之美。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对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意义3.1.有利于激发人的道德主体意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我们一度十分强调了经济人的塑造,而忽视道德人的培育,导致了小平说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贪污腐败的蔓延,社会风气的毒化,人与人关系的冷漠……社会道德危机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已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起来,表明加强道德人的建设已摆到了安邦治国的地位……道德主体意识是道德文明的基础,道德文明的形式需要很多因素,但主体意识是首位,没有道德主体意识也就没有道德文明。传统理想人格的核心就是道德人格,他把人的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依据,道德成为人的存在的最高价值。理想人格所蕴含的道德自觉道德理性将有利于人的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3.2.有利于加强人的道德自制意识社会的和谐稳定除了法制等强制手段外,更需要道德的自制约束。人类已开始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交往已成为现实。由于交往的隐匿性、面具性使得网络交往一方面变得空前的自由,另一方面交往的陷阱增多了,人的道德约束松驰了,各种罪恶的滋生变得容易了,人类的生活和交往面临着新的挑战。要使得网络交往健康地发展除了加强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更重要的是人的自我约束,尤其是在无人监督之下,更需要人的高度自制力。理想人格的自力性所表现出的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对于网络交往的伦理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约束性。3.3.有利于激发人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强大进步动力人的自我完善能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没有这种自我改进和自我反省能力就没有文明的进步。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全面反思我们所走过的历程,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更新自我,实现自我。传统理想人格表现出的由凡人大众到圣贤仙佛的修炼证悟的进程,正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内在进程。这种能力可以为我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提供内在的依据和动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