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与西药的区别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中药与西药的区别摘要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中药与西药有莫大的区别,简单的说西药和中药主要差别是西药是一种提取药物,中药是不提取配出的药,西药是直接吃,中药是要熬的,除此之外,中药与西药之间的差别还有很多。一、中药与西药饮食禁忌的区别(一)西药饮食禁忌1、服黄连素、四环素类、红霉素、复合维生素B、铁剂、利福平、潘生丁、胰酶、淀粉酶、胃蛋白酶、乳酶生等时忌饮茶,因茶叶中的鞣酸会与上述药物发生反应而降低药效。2、服四环素类药、红霉素、灭滴灵、甲氰咪胍时,应忌食牛奶、乳制品、黄豆制品、黄花菜、黑木耳、海带、紫菜等。这些食物中的钙离子可与以上药物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结合物而降低药效。3、服磺胺类与碳酸氢钠时,不宜食酸性水果、醋、茶、肉类、禽蛋类等,否则容易因磺胺类药物在泌尿系统形成结晶而损害肾脏,或降低碳酸氢钠的药效。4、服优降宁等降压药时,不宜吃动物肝脏、鱼、奶酪、巧克力、香蕉、脑鱼、豆腐、扁豆、牛肉、香肠、葡萄酒等。因优降宁能抑制单胺氧化酶,若同时吃以上食物可引起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5、服激素类及抗凝血药物期间,忌食动物肝脏,以免激素失效。6、服异烟肼时不宜同时吃鱼类。因鱼类含有大量组氨酸,它在肝脏变成组织氨,异烟肼能抑制组织胺的分解而使其在体内堆积发生中毒,出现头痛、头晕、结膜出血、皮肤潮红、心悸、面部麻胀等症状。7、服氨基比林及索密痛、优散痛、安痛定,散利痛等含氨基比林药物时忌食腌肉,以防药中的氨基与腌肉中的亚硝酸钠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⑻服维生素C时不宜吃猪肝。猪肝中含有丰富的铜,铜的存在会使维生素C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使维生素C失效。8、服维生素K时不宜同时食富含维生素C的山楂、辣椒、鲜枣、茄子、芹菜、西红柿、苹果等,因维生素C能分解,破坏维生素K,减弱其药效。(二)中药饮食禁忌1、宜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肠胃负担,影响疾病恢复。脾胃虚的病人,更应少食该类食物。热性疾病应禁食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因酒类、辣味食物性热,鱼类、肉类食物有腻滞、生热、生痰作用,食后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服解表、透疹药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因冷物、酸味均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透疹功效;服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因茶叶性凉,能降低温补脾胃的效能;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前后,不宜喝茶,更不能用茶水送服这些药物。2、服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时,不宜吃辣物。中医辨证为热证的病人(如便秘、尿少、口干、唇燥、咽喉红痛、舌干红、苔光剥等症状),吃辣的食物会加重热象,从而抵消清热凉血药(如石膏、银花、连翘、山栀、生地、丹皮等)及滋阴药(如石斛、沙参、麦冬、知母、玄参等)的作用。3、服用甘草、苍耳、乌梅、桔梗、黄连、吴茱萸忌食猪肉;服地黄、首乌忌食葱、蒜、萝卜;服丹参、茯苓忌食醋;服苍术、白术忌食桃、李;服土茯苓、使君子忌饮茶;服荆芥忌食虾、蟹等海鲜;服厚朴忌食煎炒豆类;服人参、党参忌食萝卜,因萝卜有消食、化痰、通气的作用,而人参、党参是滋补性药物,这样一补一消,作用就抵消了。4、凡口苦咽干、烦热不安、大便秘结、血压升高、神衰不宁、心动过速,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一般要忌食生姜、大蒜、韭菜、大葱、羊肉、狗肉、胡椒等高脂、香燥、辛辣之品;凡脾胃虚寒、手足冰凉、大便溏薄、血压偏低、心动过缓之证者,要忌西瓜、冬瓜、萝卜、绿豆、生梨、甘蔗、蜂蜜、鳖等生冷寒凉、滋腻、黏滑之品;凡畏寒发热、头痛心烦、便秘尿黄、口舌溃烂、疖疮肿瘤者,忌食竹笋、豆芽、丝瓜、韭菜、茄子、虾、蟹、螺、蚌等食品。二、中药与西药看问题角度不同中医药学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将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各部分相互影响。中医药有宏观准确性,缺少微观精确性;而西医药学则从微观看问题,采用分析法,不把人当成人,而视为各零件的组合,有微观精确性,却无宏观准确性。认识论告诉我们,宏观可以统帅、包括微观;微观只能说明和解释宏观,而不能统帅和包括宏观。因此中医药可以同化西医药,西医药不可能同化中医药。也可以说,中医药博大精深,再有200年,西医药也赶不上、也理解不了中医药。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民族自信心。一、依靠对象不同西医给人找病,中医给人找健康。西医以药为依靠对象,用药对抗疾病,如用药消炎灭菌。中医则是依靠病人的自我康复能力,虽然有时也用药直接对抗一些疾病,但用药主要是借以调动人这一复杂、开放的巨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而已。西医是对抗医学,中医是中庸医学。二、毒副作用问题西药是纯而又纯的单体,结构清楚,作用靶点单一。有人提出,中药是多靶点作用,其实是不合适的:中药用于调整而非对抗。西药由于作用单一,局部对抗,毒副作用很大,历史上多次重大药害事故说明了这一点,近年淘汰的PPA又是一例。西药之毒副作用是其不可克服的一大弱点:食至精则有害,药至精则有毒。只要辨证论治,配伍得当,中药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讲究“中病即止”,“效必更方”,从不主张长期大量用药,几千年来,没有哪种中药因毒副作用被淘汰。三、药物无差别,理论是关键从本质上讲中药和西药都是能对人体产生各种反应的毒性物质。但中药和西药只是工具,指导他们的是背后的理论。只要是遵循着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使用的药品就是中药。首先中医和西医之间学术争鸣的实质,是系统论和还原论两条思路的分歧。1、整体论:离开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孤立的从人体和疾病的整体层次考察和控制疾病的方法模式。这有历史的局限性:(1)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理解不够。(2)没有打开从部分了解整体的道路。(3)不能正确地阐明人和疾病的整体性根源2、还原论:把人体和疾病的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低级运动形式用这些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来解释人体和疾病的方法模式。其本质在于强调人体和疾病过程必须才微观细节得到说明。我个人评价是(1)从方法论看,还原论有较高的价值。(2)从认识论看,还原论有较强的解释功能。(3)从本体论来看,还原论是行不通的。3、系统论:遵循人体和疾病的系统规律进行考察和调节的方法模式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组成的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具有确定性能的整体。首先,系统是一个整体,具有只存在于整体水平的属性、功能、行为、规律。其次,系统的这种整体性并非凭空产生,是以诸要素为基础,通过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再次,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的,不过是构成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其整体性的形成和发挥,受其“母系统”(环境)的控制和支配。4、系统论与还原论不同点在于:(1)还原论把认识的重点放在部分,忽略整体性。(2)还原论抹杀整体与部分之间原则区别,单纯用部分来解释整体,甚至把整体归结为部分之和。(3)还原论过分强调部分对整体的基础决定作用,片面强调“向下”的认识途径。(4)整体性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之一,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从新的角度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5)对中药的研究和应用,贯穿着整体性原则。(6)中医之所以没有发展中药的还原研究,而是把重心放在其整体功效上,虽然有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造成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但更重要的是中药这种整体功效是与作为疾病的整体反应相对应的。(7)有许多单味药组成的方剂,不同于西医的“联合用药”,它具有鲜明的整体性,产生了新作用,只存在于方剂的整体水平,而不同于各单味药的新的总功效。三、结语简单地说,西药多为化学合成的单一成分,多以恢复发生病理的脏器为目的,它是针对“病”引进“对抗”。而中药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按照一定原则组成的复方,多是恢复人体与环境或人体各脏腑间的不平衡状况,它是将“证”引进调整。总之,西药主要是以消灭“病灶”为目的,中药是以调整人体机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中药与西药的本质区别还是源自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不同理解,中医药正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指导,像中新药业达仁堂制药厂这样悠久历史的企业,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千万不要丢掉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优势。参考文献:[1]《世界今日医学杂志(WorldJMedToday)》2002;P983[2]周占业,卢鹏伟,刘红涛,郭淑丽。大黄与西药的相互作用[J]《临床医学》2002(10)[3]皇钏,不能同服的十类中西药[J]2001(06)[4]杨国堂,张继广,浅谈中成药与西药合并用药,《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年3月第4卷第3期[5]陈会康,中药材行业趋向规范之路,《全国药材信息》2012年6月5日刊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