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悲剧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中西方悲剧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鞠磐41312008什么是悲剧?现代汉语将其解释为“: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在西方文化中悲剧是指从古希腊时代发展而来的由于“好人”的“过失”而导致悲惨结局的戏剧形式。仅从释义即可看出中西方对“悲剧”有着不同的理解,再对比中西方的悲剧代表作《窦娥冤》《琵琶记》《赵氏孤儿》《哈姆雷特》《麦克白》《美狄亚》,不难发现中西方的“悲剧”文化差别是巨大的,本文将从中西方悲剧文化的表现形式来分析其差异。一、不同的悲剧主人公根据西方文化对悲剧的定义,悲剧应是“对最重要最伟大的人物的一种模仿。”西方的悲剧作品中主角大多是皇家贵族或英雄豪杰。他们都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或是某方面的强者。如索福克勒斯塑造的俄狄浦斯,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欧里庇得斯描写的美狄亚,马洛悲剧中的浮士德,还有西方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悲剧人物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因此,在西方文学中只有“朝廷人士的眼睛,学者的舌头,军人的利剑,国家的期望和花朵,风流时尚的镜子,文雅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的人物才配得上悲剧的主角。同时在西方人眼中,悲剧的主人公就是英雄的代名词,英雄本身就是时代的骄子,在他们身上往往寄予了人们无限的向往与遐想,当这些人遭受到巨大的不幸时,其身份和境遇就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产生无限的震撼力量。与西方悲剧相反,中国人喜欢将悲剧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是弱小善良,手无缚鸡之力的社会底层妇女,或者其他的平民草根。总之,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悲剧人物总是跟小人物联系在一起。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不幸,使读者从他们的遭遇中引起共鸣,从而获得悲剧的美感。如《窦娥冤》中的窦娥出身贫民,20岁时就已当了三年的寡妇;《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和《醒世恒言》中的杜十娘都是底层社会的妇女,他们毫无反抗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毁灭,唤起人们对她们的同情和对压迫者的憎恨。与中国悲剧作品中主人公的淳朴、善良相比,西方悲剧中的主人公却往往可能是邪恶的。他们的悲剧除了肉体上的毁灭外有时还有精神上的幻灭,让读者感到更加痛彻心扉。如世界十大悲剧之一的《美狄亚》,女主人公美狄亚因丈夫贪图富贵,去和科任托斯城国王克瑞翁的女儿格劳刻成亲而抛弃她和两个儿子后,心灵饱受了巨大的痛苦。至此以后,美狄亚开始疯狂地仇恨丈夫伊阿宋,仇恨她的这个家,甚至仇恨她那两个可爱的儿子!她带着满腔的愤怒,悲痛欲绝,整天躺在地上,不吃不喝,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思考如何报复丈夫的方法上。最终她报复丈夫成功了,她使丈夫痛苦万分,但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当伊阿宋面对苍天,悲哀地呼号“:啊,宙斯呀,你听见没有?听见这可恶的凶残的母狮子怎样叫我受苦没有?”最后美狄亚默默地乘着龙车,带着两个儿子的尸体,飞向遥远的天边。悲剧的根源在其丈夫,但却是受害者--美狄亚近乎疯狂的报复将悲剧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后的悲剧。虽然报复了他的丈夫但却无法感受到了复仇后的快感和幸福。不难想象此刻她的内心或许更多的是伤痛。这就是西方式的悲剧,它将一个原本善良天真的女性逼到近似疯狂,让读者在替主人公痛心疾首的同时又对他充满了憎恨。二、不同的悲剧冲突别林斯基认为“悲剧的实质......是在于冲突,即在于人心的自然欲望与道德责任或仅仅与不可克服的障碍之间的冲突、斗争”。西方作品的冲突在于人与无法制服的异己力量的抗争和冲突。在这种冲突中,人是主动出击的,并随着冲突逐步升级。主人公往往越要斗争,想要摆脱一些东西,反而在这藻泽中越陷越深。越想摆脱冥冥之中的宿命,却越接近要治他于死地的“无物之阵”。如斯俄狄浦为了摆脱杀父娶母的宿命,在逃亡的路上还是亲手将父亲杀死,后娶了自己的母亲。他越是真诚地想要为民除害,反而是越逼迫得自己更快地走向毁灭。西方作品中这种宿命论将悲剧的冲突一步步推向高潮。而中国的文学作品更愿意将重笔放在对主人公悲惨境遇的描写上,而不太提及冲突有多么的激烈。如《窦娥冤》中的窦娥,因缺乏抗争精神,处处逆来顺受,最后被杀。对于人生的不幸,她愿意把它看成是命运的安排,“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她为救婆婆被屈打成招,直到最后杀头都没有想要抗争救自己。中国的作品虽也宣扬宿命论,但这与西方作品中面对命运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因此冲突的剧烈程度也大为逊色。三、不同的悲剧结果在作品结尾方面,西方作品选择一悲到底,主人公宁可“玉碎”也绝不“瓦全”的态度将悲剧在最后得到升华,进而以最惨烈的牺牲来引起人们的共鸣。如斯俄狄浦最终还是无法摆脱杀父娶母的魔咒,从而最终走向了身与心的灭亡。哈姆雷特最终也难逃死亡的命运,这些都加剧了故事原本的悲剧色彩。而中国作品倾向于将结局美好化,中国人乐于追求“苦尽甘来”。不管过程中矛盾冲突多么激烈、悲惨,结局往往会回到“大团圆”的模式。如《琵琶记》里的赵五娘最后苦尽甘来得到圆满。《窦娥冤》里的窦娥身虽死但魂还在,并最后由父亲代其伸冤昭雪。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