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京的佛教文化金陵,这一虎踞龙盘的十朝都会,名震江南的文化古城,与佛教一直有着不解之缘。从佛教刚传入中国的东汉、三国时期,直到社会主义的今天,佛教文化之花在金陵不断开放,推陈出新,成为吴地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簇奇葩。一.南京佛教文化的由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指出;“在六朝时期,南京作为中国政治上的正统和文化上的中心近三百年。在中国创立的大小乘各宗派,无不与南京有关„„在中国佛教史上,南京作为佛教学术的中心是当之无愧的。”南京既是译经中心,又是义学基地。汉献帝末年,佛教开始在江南传播,据《出三藏记集》、《高僧传》载,最早把佛教传到南京的是北来的支谦和南来的康僧会。最早在朝廷内掀起带有中外文化撞击性质的“沙门不敬者”和“夷夏之辨”的大讨论,最终是以佛教文化获胜,使得在传统的专制政权之外出现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和文化转播源,这对中国传统社会机制是有利的补充、协调和改善,对社会稳定和抑制人类的暴力倾向具有重要作用。东晋南北朝时期,戴颙在这里开始了佛教造像中国化的实践,顾恺之、张僧繇等著名画家也在这里参与了佛教绘画中国化的过程。这些对中国造型艺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瓦官寺与各位艺术大师共同名扬天下。这一时期,佛教从南京传入古代百济国(今韩国),进而又由百济正式传入日本,当时建业的佛教是今韩国和日本佛教的发源地,由此可见,建业的佛教对韩国和日本佛教的流传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南北朝时期,佛教义理研究也非常发达。梁代建康招提寺僧慧梁撰《毗昙大义疏》十余万言,为南朝最著名的毗昙学家。梁代辽东僧人僧朗来到建康,先住钟山草堂寺,后住摄山栖霞寺,开讲《华严经》及“三论”,南京栖霞寺遂成为“三论宗”祖庭。齐、梁间,高僧宝志在同泰寺弘扬禅学,深受梁武帝尊敬。竺道生于青园寺(后改为龙光寺)研究《泥洹经》三十六卷,开创一代教宗。宋齐之后,南京地区的洹槃学取代了先前的般若学。公元589年,隋兵灭陈,建康宫室受“耕垦”之灾,南京的佛教事业也落入低潮,然六朝时期于此奠立的佛学根基至隋唐五代时又收开花结果之效。隋唐时期成立的三论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等宗派,若追溯各派的思想根源,无不可以溯源到六朝时期的建康佛教。如天台宗智顗于陈代曾在金陵光宅、瓦官等寺研习教理,宣讲《法华经》,为后来于浙江天台宗奠定了理论基础。明代,中国佛教各宗派如禅宗、净土宗、天文宗、律宗等之领袖人物几乎齐聚南京,此时南京又成了全国佛学中心。特别是明初洪武、永乐之际,由于南京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京的佛教事业又进入一个高潮,高僧云集,谈经论道者如林,佛学发达。有的僧人甚至参与国事,或任职《永乐大典》之修撰,位重一时。佛教的世俗化,成为明代佛教文化的一大重要特征。明朝政府对佛教的强烈干预,使原本提倡离群出世的佛教被牢牢地控制在政府手中,打上了深深的世俗烙印。号称中世纪世界第七大奇迹之一的“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就在此时建成。到明后期,这里又一次成为全国佛学最发达的地区,如释如磬在古林寺重振律宗,被后人尊为律宗中兴祖师。高僧之咸集和佛学之复兴,带动了南京城市之建筑、文学、书法、绘画、教育、版刻、医学等多方面的进步,因此,佛教称为明代南京重要的文化和城市构成要素。太平天国时,南京佛教文化遭受重大打击,有些寺庙如建于明初号称“天下第一从林”的灵谷寺等就是在战火中被焚毁的,而有的寺庙则完全是被太平天国将领摧残致灭,如有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在北王韦昌辉手下化作废墟,珍贵的高座寺五百铁罗汉成立太平军的兵器原料,南京其他各寺的罗汉造像造像也被“悉置雨花台上,夜间头上各置一灯”,把这些历代佛教遗珍用作诱敌的枪靶,甚至连灵谷寺六朝之物大铁钟鹤千年不朽的老像“躯壳”也被焚毁,栖霞寺等其他被残寺庙无从统计。清代末期,南京重视佛教、弘扬佛学的深厚传统又获一线生机。民国时期,南京既为中央政府所在,也理所当然成为全国佛教事业管理和联络的枢纽,太虚、宗仰、巨赞、喜饶嘉错、章嘉活佛等饱学大德常在此弘法。中国佛教会、中国佛学研究会和中国宗教联谊会的主要活动地点设于今毗卢寺内,毗卢寺也因此成为民国时期全国性的佛教事业管理和联络的枢纽之地。1949年4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南京解放了。从此,南京各民族佛教徒,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和振兴佛教事业,实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理想。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在当代先进文化的指引下,佛教文化一定能成为建设南京现代化大都市,构建南京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一定会在提高南京旅游资源含金量的基础上提升南京文化品位。二.南京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地位南京是当之无愧的古代中国江南地区最早传播佛教文化的圣地,也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佛教史上许多宗派的创立均与南京有关,三论宗、牛头宗、法眼宗均创建于南京;智大师天台宗思想形成于南京;明末古心南山律宗古林派、寂光律宗千华派也创建于南京。1942年玄奘大师顶骨舍利和2008年七宝阿育王塔这两大“国宝”的现身,再一次向世人表明:有着丰富地下文化宝藏的南京不仅是世界驰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座影响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城市。南京是古代中国江南地区最早传播佛教文化的圣地,也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研究中心。南京不仅是以弘扬佛教文化而隆盛于中国,并在东方乃至世界佛教史上亦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南京佛教文化的历史回顾南京是中国出现宗教活动的最早城市之一。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八十多年佛教文化发展的历史。佛教文化流入南京,当始于东汉献帝(189-220)末世。历史上南京多次成为中国佛教中心,佛教界都知道南京在佛教史上地位非凡。南方佛教,系从南京兴起。“传统观念认为,佛教是从北方传播到南方的,但最新的调查表明,南方佛教有自己的传播路径。而南京,在历史上屡次成为全国的佛教中心,韩国、朝鲜和日本的佛教也是从南京传播过去的。”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说。19年前,包括他在内的5位中日专家开始追寻南传佛教的轨迹,3年内足迹遍布长江以南的100多个城市,终于初步探明了南传佛教的海路和陆路。东汉时,白马驮经到洛阳被认为是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但奇怪的是,长江以北从没发现东汉时期的佛像,反倒在长江流域,例如在出土于南京南郊的一面东汉铜镜上,发现了数尊坐佛。考古证明,三国时吴国遗存了200多例佛造像,而曹魏政权所处的北方仍是空白,这个发现对原有的观点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南京对于南方佛教的传播更显得意义不凡。与佛教建筑相比,南京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过程中还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三国时期南京是全国译经最多的地方,也是佛经翻译中心和传播中心.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一部佛教经录《出三藏记集》南朝时诞生于南京,东晋人戴颙和顾恺之,张僧繇等著名画家在这里实施了佛教造像的中国化进程.这里还最早产生了神灭论和神不灭论的论战.这里最早由皇帝发布命令,佛教徒持戒必须素食(梁代),南京还是佛教传入韩国(东晋,南朝称百济国),尔后传入日本的发源地.中国文学理论中的经典巨著《文心雕龙》诞生于钟山的定林寺中.清末,金陵刻经处不仅是全国的佛经刻印中心,也是佛学研究中心和维新思想的孕育之地.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就曾十分肯定地指出:南京是佛教学术的中心。中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于洛阳,洛阳最盛时有寺庙1367所。西安同洛阳一样.历史上的佛教文化都曾盛极一时。但随着政治中心地位的失落,以及战祸的频起,两座城市的佛教地位及文化影响力办随之消减。只有南京,因为地处南北文化的文汇处,加上南京特有的包容性,使佛教文化在这块土地上薪尽火传、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