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前堂知识点:跨膜转运主动转运(逆差)和被动转运(顺差)脂溶性高、分子量小、解离度小解离度(酸碱度、pH)!同酸同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体内过程吸收:口服给药首过效应;胃肠道环境。分布: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型(疏松可逆,饱和,竞争抑制);血脑、胎盘、血眼屏障。代谢:肝药酶,肝药酶诱导剂(耐受)。排泄:肾脏为主,肝胆循环。同酸同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非解离,脂溶性大,易扩散,易吸收。小肠吸收肝代谢;血药减少代谢多;首关消除怎避免;不要口服剩的多。第三节、药物的速率过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一、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时量关系: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量曲线:药时曲线,时间为横坐标、血药浓度为纵坐标。量效关系———————————————最小有效浓度——————————————最小中毒浓度治疗范围起效失效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用药到开始出现作用药物降至最小有效浓度以下吸收>消除吸收分布过程消除>吸收代谢排泄过程—————峰浓度最高血药浓度吸收=消除单次血管外给药的时量关系曲线用药后到开始出现作用的时间。反映药物的吸收、分布。急症时须考虑药物的起效时间。潜伏期肝脏:90%被还原酶系统灭活;舌下给药,不经肝脏,1~2分钟即出现治疗作用。治疗心绞痛!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度有关。达峰时间和峰浓度。持续期与消除速度有关。二次给药需考虑前次用药的残留作用。残留期二、常用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给药方案生物利用度(F)——反映吸收表观分布容积(Vd)——反映分布血浆半衰期(t1/2)—反映代谢和排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清除率(CL)——反映代谢和排泄曲线下面积(AUC)一段时间内药物进入体循环的总量。评价药物吸收程度,评价制剂质量。形态:起效快慢(潜伏期);持续时间长短(持续期)、消除快慢(残留期)。AUC同一药物相同剂量的3种制剂,口服后分别测得的3条药-时曲线(A、B、C),曲线下面积(AUC)值均相等。3种制剂的疗效那个最好?为什麽?答案:B药疗效最好。因为A药峰浓度已在最小中毒量以上,可以引起中毒,B药峰浓度还没有达到最小有效量,不能引起有效的效应。非血管途径给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了多少。怎么计算???AUC!!!生物利用度(F)绝对生物利用度(F)药物全部进入血液循环F=100%评价同一药物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程度评价同一药物不同剂型的吸收程度相对生物利用度(F)评价药剂质量、生物等效性的重要指标。绝对生物利用度:非血管给药的吸收情况与静脉注射相比较。不同给药途径。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两种制剂吸收情况。各药厂制造工艺不同,同一厂家药物批号不同,生物利用度差异较大,可能影响其疗效。美国召回氯霉素胶囊1968年美国有关当局收回了8种市售不同配方的氯霉素胶囊2亿粒,这些药品全部符合药典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规定的质量标准,但以临床应用证实吸收不良,生物利用度差。假设药物均匀分布达到平衡,按照此时的血药浓度(C)推算体内药物总量(A)理论上占有的体液容积。并非药物在体内真正占有的体液容积。表观分布容积(Vd)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范围广不广。多数药物的Vd值均大于血浆容积(少数不能透出血管的大分子药物)。表观分布容积临床意义: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管内血浆血管外组织液体重70公斤重的成人42L14L28L3.5L10.5L酚红Vd=4L:说明酚红不向组织器官分布。甘露醇Vd=14L:可以通过毛细血管,不能通过细胞膜,仅分布在细胞外液中。乙醇Vd=41L:能通过细胞膜而分布在正常人的细胞内、外液中,但不被组织结合。Vd>100L,可能在体内蓄积。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或者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血浆半衰期t1/2①反映药物消除快慢。一次给药后,药物经5个t1/2基本消除(约97%)。②确定给药间隔时间。t1/2长,给药间隔长,给药次数少。血浆半衰期t1/2临床意义:药物t1/2(h)给药方案磺胺异恶唑6每隔6h一次,一日4次;灭滴灵6~11.5一日3次美西律10~20一日2次扑痫酮8士4.8一日2~3次磺胺甲基嘧啶15~45一日1次单位时间内机体消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多少毫升血浆中的药物被清除。主要的清除器官:肝脏和肾脏。反映肝肾功能。清除率CL多次给药和给药方案一次给药,药物浓度逐渐下降。稳态血药浓度:多次给药,血药浓度逐渐升高,最终达到稳定,呈锯齿形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这一水平就叫稳态血药浓度。病例分析:李珊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到医院看病,医生给她开了复方新诺明,并交代服药的方法:每天两次,每次两片,但第一次服复方新诺明时要吃4片。李珊不禁纳闷起来,第一次为什么要加倍呢?病例分析:“首剂加倍”:第一次服药时,用药量加倍。病菌繁殖初期,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如果首剂不加倍,给病菌快速繁殖留下时间,产生耐药性,延误疾病治疗。AUCF(%)Vdt1/2CL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机体方面因素药物方面因素机体因素年龄、性别;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病理因素。年龄因素肾小球滤过率心脏指数生活能力肾血流量最大呼吸能力功能(%)年龄(岁)性别因素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精神因素心理活动变化对药物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吃片药就感觉好多了,大脑就是这么好骗。精神因素安慰剂效应:无效的治疗,预料或者相信治疗有效。精神状态和信念可以缓解病情。70多年的研究历史。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用伯氨喹或吃蚕豆,产生溶血,肾衰竭死亡。遗传因素量的差异:高敏性(小剂量);耐受性(初次用药大剂量)。质的差异: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特异质反应:先天性遗传异常,机体缺乏某种酶。普萘洛尔血浆浓度(g/L)肝硬化正常病理因素药物因素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次数;药物的相互作用给药途径/作用由快到慢:静脉>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舌下>直肠>口服>黏膜>皮肤协同作用:两药合用效应≥单用的总和相加或增强作用)拮抗作用:两药合用效应<单用的总和作用部位相同:竞争性拮抗作用部位不同:非竞争性拮抗药物速率过程时量关系/药时曲线;生物利用度、血浆半衰期;稳态血药浓度、首剂量加倍。影响药物作用因素机体:年龄/性别/精神/遗传/病理药物: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方案/药物相互作用(协同和拮抗)1.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指:A药物效应降低一半所需时间B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时间C药物被排泄一半所需时间D药物毒性减少一半所需时间E药物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自测题-填空题】2.药物吸收到达稳态血药浓度时意味着:A、药物作用最强B、药物的消除过程已经开始C、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开始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E、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3.某药的半衰期是13个小时,体内药量消除96%以上,需要经过:A.13个小时B.26个小时C.39个小时D.70个小时E.96个小时2.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可将药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1.首关效应(首关消除)是指某些药物经_______和_____代谢灭活或结合,进入_______的药量明显减少的现象。肠道肝脏体循环受体激动药受体拮抗药受体部分激动药【自测题-填空题】3.药物一般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______、______、______疾病的一类化物质。预防诊断治疗4.主动转运______膜两侧浓度高低的影响,消耗______,______饱和性及竞争性抑制。不受能量有5.药物的基本作用是______和______。6.弱酸性药物容易从pH值_______的体液向pH值_______的体液被动转运。低高兴奋抑制1.首关效应(首过效应)2.极量3.肝药酶诱导剂4.受体激动剂5.肝肠循环6.效价强度7.药物作用的选择性8.生物利用度【自测题-名词解释】⒈举例说明药物的副作用。2.试述被动转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自测题-简答题】3.简述首关消除及其临床意义。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副作用的产生与药物的选择性不高,作用广泛等因素有关,每个药物的副作用和治疗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常随着治疗目的的不同而变化。如阿托品具有抑制腺体分泌,松弛胃肠道平滑肌,扩瞳等作用,当选用其抑制腺体分泌作为治疗目的时,其他作用可视为副作用;而用于解痉时,则口干、扩瞳可视为副作用。⒈举例说明药物的副作用。定义:药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分类:简单扩散、易化扩散和滤过。特点:1)顺浓度差进行,膜两侧浓度达平衡时为止;2)不消耗能量;3)不需要载体,无竞争性抑制;4)分子小,高脂溶性,极性小,非解离型易被转运。2.试述被动转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首关效应是指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因经过灭活代谢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也就随之减低,称为首关效应或首关消除。舌下含锭.肛门灌肠或给予栓剂,其吸收途径不经过肝门静脉,可避免首关消除,药物就不被灭活,而发挥全部药效。3.简述首关消除及其临床意义。4、用来比较同一种药物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程度的是?用来比较不同厂家药物的吸收程度的是?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