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蜀道诗歌的文化价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唐宋蜀道诗歌的文化价值白桂熔李雨黎蜀道历史悠久,从修建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上四川盆地与中原地区交流与交往的主要通道,也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址之一。蜀道本身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都起过非常重大的作用,沿线文物是国家文化瑰宝。因其得天独厚的地位,蜀道也成为了无数墨客骚人叹咏的对象,他们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诗歌作品。这些诗在寄寓思想感情的同时,也多方面反映了蜀中经济、政治军事、社会、风俗民情。民俗方面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沧桑,蜀道酝酿出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杜牧有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描述唐玄宗宠妃杨玉环钟情四川江合?县的荔枝,于是唐玄宗就命人千里迢迢去四川取。但是荔枝的保鲜期只有三天,而西安到四川即使是快马昼夜不停地跑,也要三天。为了让贵妃能够吃上新鲜的荔枝,博得一笑,唐玄宗就命人在金牛道上种下了很多柏树,因此金牛道上的柏树又被称作“贵妃柏”。张咏在他的《二月二日游宝历寺马上作》就是描绘了他在成都二月二日出游的盛况。还告诫巴蜀人民“但使家肥存礼让,岁岁春光好游赏。”唐宋很多诗人都与川菜有着不解之缘。李白幼年在四川生活的十多年中,很爱吃焖蒸鸭子,后知遇唐玄宗后,唐玄宗为此菜赐名为“太白鸭”。杜甫《观打鱼歌》中也道出了他对太白鸭的赞美。四川是苏轼的出生和成长之地,而川菜更是他所爱。在他的诗歌中,有很多是以蔬菜为题材的。“秋来霜露满冬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胞,不知何苦食鸡豚。”表现自己对川菜的怀念。他还撰写了脍炙人口的《老饕赋》,创制了东坡肉、东坡羹等佳肴。陆游虽是浙江人,却在46岁时入川,54岁时出川。虽然蜀道“难于上青天”,但四川的饮食却使他难以忘怀“孝宗念其久外,趣召东下,然心故未尝一日忘蜀也。”蜀道路上的剑阁豆腐也是闻名遐迩。因此剑门也有了“一软一硬”双绝之称。硬的一绝不必多说,自然是天下闻名的剑门关;而软的一绝就是豆腐。故有“不吃剑门豆腐,枉游天下雄关”之说。吃剑门豆腐,自然会联想到它的历史渊源及民俗民风民情。政治军事方面凭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位,剑阁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凡是想要取得四川的人,都必须先攻下这个天险,因此也有了“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公元756年农历六月,在得知安禄山叛军即将攻打长安后,唐玄宗决定弃都逃往四川。路线是由褒斜道入金牛道,李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中写到“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即是说唐玄宗仓皇幸蜀,丢下都城,慌乱之中南逃,只有把天回这个小镇当做都城长安。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中也描写了唐玄宗在纷乱割据之时丢下江山与美人仓皇幸蜀。“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杜甫为了躲避战乱,携一家老幼经剑门蜀道迁往成都。“惟有天设险,剑门天下壮。莲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三皇五帝前,鸡犬莫相放。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至今英雄人,高适见霸王。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他记录了从西安到蜀道的驿关栈道,为后世了解蜀道历史提供了丰富资料,充实了蜀道文学的内容。戎昱旅经蜀地,感怀伤逝,写到“剑门兵革后,万事尽堪悲。鸟鼠无巢穴,儿童话别离。山川同昔日,荆棘是今时。征战何年定,家家有画旗。”描述了唐宪宗元和初年平定西川的刘辟之乱,给繁华锦城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从此天府之国繁华不再。宗教方面自古言“道”者不可不知蜀,言蜀者不可不知“道”。古蜀道上,从来都不缺少修道、得道者。借助蜀道,道家走上了道教发展之路。巴蜀道林人才济济,群星璀璨,较出名的有严君平、张道陵、范长生、李荣、王玄览等。道家发展之初,老子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接触了蜀道;张鲁也在蜀道上传播了貌合神离的道家思想。众所周知,李白的出生地是四川绵州昌隆(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镇)。四川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而李白也是一个痴迷的道徒,他将对神仙世界的幻想和对神仙世界的种种疑惑借助于想象转化为了诗情,所以他的诗歌创作都明显的打上了道教文化的烙印。道教使李白找到了他所向往的精神和肉体都能得到自由的理想之地,而诗歌也让李白找到了能够坦白表露自己心境和理想的艺术方式。所以道教与诗歌的结合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在《登太华观》中,“石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元驾车……”就是描绘了他的家乡青莲的仙云美景。他出生和生长在这如诗如画的奇山异水中,自然产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就契合了道教追求心灵愉悦的观点。在《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何以横绝峨眉巅……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正是李白内心真实的写照。虽学道,却不能从根本做到“齐万物,等生死”,因此他不能真的平静,在人世中徘徊跋涉,却不能找到适合他的位置和属于他的角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道出了行走蜀道与修道、得道,一样充满了艰辛,难于上青天。廖荣隆在《中国剑门蜀道》一书中写道:蜀道和道教是蜀文化的双葩,是巴蜀文化和中原文明交流的产物。道家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蜀道是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唯一一条完整的陆路交通。它们与生俱来所肩负的使命是一致的,就是修道得道。两者只是形式上的差别,一个重精神,一个重物质。蜀道与道教的融合恰好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蜀道助推道教在蜀国的发展而发展,道家思想也因此成为蜀道文化的主流。文学意蕴方面剑门蜀道也是一条诗与画的长廊,镌刻了从古至今许多名家大作。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栖身于翰墨,见义于篇章然后传于后人者,汉代有司马相如、杨雄,唐代有李白、杜甫,宋代有文同、陆游;他们或为辞赋,或为诗歌。蜀道诗歌不仅是对蜀道途中栈道风光的客观叙录,而且还含有浓重的忧国忧民思想和批判意识,侧面表现出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李商隐《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管账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就是诗人经驿感怀,隐含自己志向不遂的感慨。岑参用“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表明他身在蜀道却心怀朝廷。陆游《有怀梁益旧游》诗云“土堠累累只复双,悠然残梦对寒缸。乱山落日葭萌驿,古渡悲风桔柏江。虎印雪泥余过迹,树经野火有空腔。四方行役男儿事,常笑韩公赋下泷。”就记叙为到达陇西抗金前线,第一次踏上剑门蜀道的羁旅生活,是陆游晚年生活的最好写照。在中国古文字中,川和水形状十分相似,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川有贯穿的意思。而在四川这个川中,川并不指河流,而指道路,而道路,不仅决定了四川的过去,也决定着四川的现在和将来。所以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蜀道在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蜀道诗歌作为蜀道文学中的重点,记载了蜀道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集中描写了蜀道沿线的自然人文环境,展示了蜀道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与风采,还证实了蜀道上重要的财富——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代交通道路遗址、古道、古驿站、古码头、古城镇等等。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