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改革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向终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国有企业改革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向周小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经济研究所摘要: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就是允许民间和外国资本参股国有企业。其意图是减少来自政府的干预,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决定》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至议程,希望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平台,促进国企实力与民企活力的融合,创造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希望促使公司治理结构更加透明,加强对违规支出的监督,打破国有企业贪腐横行的“商业惯例”。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国两会中,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突出了国有企业改革在2015年总体工作部署中的战略性地位。国有企业的发展要满足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就必须调整经济所有制,创新经济模式,而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举措。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实力民企活力(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战略意义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而言的财产所有结构,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放大国有资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国企在规模,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优势明显,而民营企业则具有运行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创新意识强等优势,因而二者融合发展有助于彼此取长补短,发挥更大优势,最终在市场公平竞争中实现“国民共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李克强总理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国企国资的改革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由此可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混合所有制既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打破行业垄断壁垒,激发市场活力的需要,更是进一步带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难点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有资产总量逐步壮大,质量显著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涌现,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形势和不断开放的市场环境,现有的国企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中国国情,因此,国有企业改革阻力重重,任重道远。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制度、体制的完善和变革,难度非常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涉及巨大国有资产“存量”的功能转换、市场主体再建设等牵动全局的变革,诸多利益关系的重要调整,不仅事关“大社会”、“小社会”的稳定和谐,也事关国家经济安全。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制度、体制是上层建筑,是改革的难点,在完善和变革过程中,利益所得者和权力掌控者会有不同的诉求,有的自觉不自觉地会产生抗力阻碍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同时,体制、机制的改革风险大,一旦出现一些曲折,各方面的压力骤增,这也会阻止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二,企业活力不足,运行低效,过分依赖行政垄断。国有股“一股独大”往往导致行政干预难以避免,使得经营者不能以市场经济原则经营企业,加之很多决策都需要上报政府相关部门,审批程序冗长,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大打折扣;同时,市场化程度不高,特殊的市场地位造成了不公平竞争,产品定价长期背离价值,强化行业保护,排斥市场竞争、保护低效率,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社会公平正义;企业负责人的选拔基本上沿袭了行政任命、行政考核模式,加之约束机制缺失、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不完善,一些企业负“官本位”责人意识浓厚,经营企业的目的往往不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而是做好政绩以求升迁。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铁饭碗”观念倾向严重影响员工积极性,企业很难落实用人自主权,容易出现“有用的人留不住”、“不合适的人推不走”、“逆淘汰”情况。三,与谁发展混合所有制,选择是个大难题。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的大趋势、大环境下,国有企业发展方向和路径之一是走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之路,这逐步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跟谁“混”,怎么“混”,“混”多少,如何不越“混”越差等,都是摆在国有企业面前要解决的大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国有经济决策者们不太敢和民营企业接触,因为政策风险较大,把能赚钱的资产拿出去,会说国有资产流失了;把不能赚钱的资产拿出去,民营企业和其他资本不愿意进来,根本“混”不了。同时,因体制机制障碍,很多领域非公有制资本还无法顺利进入,在已经实现股权多元化的企业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比较突出,非公有资本话语权不足,小股东利益很难得到有效保障,阻碍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间的良性互动。四,经营目标和文化的差异,融合难。在混合所有制企业里,国有出资人的经营目标和其他出资人的经营目标不完全一致。国有出资人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因此,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能像私人企业那样,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这样,就会造成国有股权所有者与其他股权所有者之间经营目标的不一致。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服从国有股东的目标追求,为了公益性和政治性,其他股东就要改变其盈利性目标;考虑其他出资人的利益,国有股东又不得不追求盈利,要牺牲公益性和政治性目标。鉴于经营目标的差异,混合制企业很难做出令所有股东都满意的决策,其执行力也很难达到一致。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难在经营目标的融合上,还难在文化融合上。在混合制企业里,文化融合也是难点,各出资人在经营和管理文化方面的理念不同,往往导致决策冲突,经营、管理中矛盾难以协调。如何让不同所有制、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加盟融合成为一体,而不是硬性捆绑,这也是混合所有制面对的一个大难题。五,经济决策和经营管理监督困难。在混合经济体中,决策和经营管理制度必将重构,制度的重构本身就是个难点。而利益各方为决策和经营管理权的分配都很看重,怕话语权缺失,利益得不到保证。因此,在混合经济体中,谁来监督,如何监督,是必须妥善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如果不能有效地对决策和经营管理进行监督,混合所有制经济就很难顺利发展。(三)促进混合所有制发展的策略针对国企改革面临的种种困境,对于下一步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将通过三种市场化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即产权市场、股票市场、股权投资基金及其他战略投资者。一,要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做好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尤其重视对资本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分层监督和管理体制,使企业内控体系和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在进行国有资产的转让时,要遵循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另一方面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不必要的前置审批,给民间资本投资松绑,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由于改革使得许多原先一股独大国企加入了新成员,导致原来的管理体制方式已不再适用企业的运行与发展,尤其是对特殊产业的一些规制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有些方面需要特别加强监管。二,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和股权流动性,建立强制分红和强制回购制度,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探索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企业负责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大社会化选聘力度,实行经营目标契约化管理度,通过经营者持股、股票期权等员工持股计划、方式,把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人才的薪酬激励与公司长期利益挂钩,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真正建立起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三,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要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尽快实现整体上市,产权多元化;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也要积极推动主业资产上市,或通过产权转让、交叉持股等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为发展混合所有制提供依据和执行规范。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去行政化,政企分家,给企业以更大的自主权。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根据平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制定公司治理制度,建立权力分设、相互制衡、协调发展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让公司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四)结语国企改革并非一“混”就灵。但要把改革蓝图变为现实,首先必须走出犹疑,坚定意志,真抓实干。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中国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路径,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对改革的具体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向全国人民立下了一份雷打不动的军令状。在这个庄重承诺的后面,相信国企改革也将成为未来国企效率提高和我国市场化进程提速的源动力。参考文献1.梁法院.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J].企业研究,2014(03).2.黄群慧.新时期如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J].行政管理改革,2013(12).3.栗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4.(6)4.朱敏.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与路径[J].中国新时代.2014(05)5.吴爱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4(10)6.和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红利与实现途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5)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