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阮和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阮和平(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其管理学院�400715)�摘�要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使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但是,日渐突出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却在制约着国有资产退出的进程,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形成了障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展开与推进,国有资产流失也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隐到显,进而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如何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原因;对策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基础,也是推进我国建设和改革,不断改善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保证,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然而,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国有资产流失日趋严重,国有资产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流入了私人的腰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洞。显然,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含义:国有资产流失,就是指国有资产及其权益在未得到补偿或补偿不足的情况下,被非国有性质的产权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事实;或者国有资产虽未被非国有性质的产权主体所拥有或控制,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或其他效果的全部或一部分,被非国有性质的产权主体无偿占有或控制的事实。二、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可以说国有资产流失是一个立体的过程。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一)错误决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地方政府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一是拉郎配,即地方政府为促进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强行进行重组,对控股权的放弃不够慎重,甚至过于盲目草率,导致新进入的大股东轻易获得控股权;更有甚者,如果重组过程中夹杂着权钱交易和内幕交易,新进入的企业管理者为尽快获得投资回报以补偿其额外灰色成本,更有可能大举侵占国有资产获取转移利益。二是自买自卖,即一些政府领导和国企管理层在改制中一面高调改革,一面千方百计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大搞看守者交易,自己定价自己买,一夜暴富。三是运动式改制,地方政府对于国有企业改制认识不到位,把改制当作甩包袱,认为只要国资退出,劳动合同解除,职工得到相应补偿,改制就算成功,从此与政府再无干系,于是出现了行政命令主导下的运动式改制,热衷于追求改制政绩,不详细制定改革方案,盲目扩大改制面,造成了国有资产的白白流失。(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明确,产权责任不清晰长期以来,由于国有经济中独特的多层次多元化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几乎任何政府部门都可以以国家所有者身份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造成权益面前人人平等却又无人真正对国有资产承担责任。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不可能像私营企业主那样对国有资产行使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是因为缺少一套可以追溯产权经营管理责任的体制。多元化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权利与责任的失衡违背了市场经济要求的权责对称性原则,这种矛盾构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基础。此外,产权交易市场不规范。国企改制已经进入到推进产权改革的攻坚阶段。产权交易是改革传统企业制度的基本手段,产权交易市场化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必然要求。但是在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产权流转和交易中的资产定价难以确定,再加上由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主体缺失,交易行为不透明、不公开,产权转让的收益处置不规范等因素,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三)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从整体上来说,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依然是形似而神非。在国有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股权行使方式也不尽合理,并且尚未形成有效制衡机制。此外,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给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四)大股东或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采取非经营手段内控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一是非相关产业重组,即在国有资产改革中,若控股股东实力不强又不能进行相关产业的内涵式扩大重组改制,仅仅进行非相关产业式的重组,就会导致被重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得到提升,企业不能创造不断增长的利润和现金流,大股东侵占的动机就会大大加强,最后当企业濒临困境的时候,往往会发生大股东侵占、非法转移国有资产以达到全身而退的目的。二是零成本购买,我国高管层(MBO)存在强烈的机会主义倾向,有些地方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大搞零成本购买,一些国有企业管理层通过操纵财务报表压低股价、操纵利润分配以及隐匿扭曲应披露信息等手法,人为压低出售价格,由原企业管理者低价收购,将国有企业搞到手,使国有资产成了管理层的私产。(五)社会价值取向有偏,不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资产作为成本换取私己利润由于政府和企业这两大科层组织中拥有权力的大小决定了获得财富的多寡,所以不少政府公务员不是考虑如何为社会及公众服务,企业负责人不是考虑如何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而是花费大量精力去进行权力的角逐以获取一己私利。这使得在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政权软化、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层出不穷,极大地违背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侵蚀了人们的社会道德和政治责任感。因此,我们可以说,国有资产的流失已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15!管理纵横�Sweepingoverthemanagement三、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一)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完善国有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如资产评估、资产统计、产权登记等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统计工作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深入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全面、准确,对领导决策和加强各项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经营者在进行投资时首先要做好考核、决策,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及可行性分析等工作,以便掌握可靠的信息,避免盲目扩大生产,防止计划与市场供、求相脱节,使新投资的项目既符合市场情况的变化,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防止无效的投资和重复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二)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法律体系,树立依法治产的观念,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尽快制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基本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和配套制订国有资产各单项法律法规,以形成国有资产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制上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同时,完善修订∀公司法#、∀银行法#等一系列法规,法规的修订要体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加大执法力度,真正遏制住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势头。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规范的产权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法律法规,规范资产评估程序和制度,加强对资产评估的监督,保证国有资产评估价值合理准确。坚持市场取向的交易原则,用以规范股份制改革中国有资产的转让行为,使其充分实行产权进场交易,从而推进公开、公正、透明的产权交易制度的建立健全,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三)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健全权力制衡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一应设置有效的内部机构。有效的内部机构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执行机构等内部有形组织来建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关系。二应构造合理的股权结构。为了从体制上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需实行持股主体的多元化和公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可采取债券转股权、吸收私人投资者入股、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等方式降低国有股的股权份额。三应改善公司的营运制度。主要是为提高公司运行状况的透明度,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在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构建权力的制衡机制,通过合理地配置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科学地设置运作程序,强化对管理层的约束,克服内部人控制的缺陷,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四)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形成诚信、守法、廉洁的有效经营机制。在生产经营中,切实作好国有资产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到位,要求企业责任人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建立相应的考评制度,实行责任追究。企业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企业的各业务部门之间应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对国有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管理。其次,加强企业财务监督。除企业内部财务人员按照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开展日常财务工作,保证会计帐簿的完整性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之外,国有出资人还应选派独立于企业之外的财务总监对企业日常的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对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起到事前预警的作用。再次,对经营者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采取年薪制、控股分红、股票期权等形式。但是激励机制必须建立在对经营者经营业绩的科学核定和严格考评基础上,坚持先考核,后兑现,使经营者切实承担起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维护企业和所有者权益。(五)重视社会公众监督,明确社会价值取向中华人民其和国的国有资产即公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因而维护国有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应当面向社会公众而不是仅仅依靠专业队伍。国资委应当呼吁和鼓励广大社会成员关心并参与其中,对国有资产相关组织和个人行使活动进行民主的干预和监督,特别是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促使国有资产权力主体遵循公其道德秩序。同时要加强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及国有企业领导的保先教育,增强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观念和防止资产流失的意识。通过道德教育和社会公众监督使其知廉耻而无奸邪之心,明确以国家、集体、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重的社会价值取向,提高自身行为的自律程度,从而降低因滥用权力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道德风险。结语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须经济保障。随着我国改革的力度的加大,层次的深入,在对国有资产产权进行改革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国有资产在改制过程中出现了流失的情况,而且有日益加剧的趋势。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参考文献[1]李含琳编著.国有资产大流失(中国国有资产流失渠道探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2]陈剑编著.流失中的中国[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2月。[3]赵一锦.国有资产流失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4]中央企业工委∀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形式和对策#编写组.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形式和对策[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年3月。[5]许怀义,徐任,申庆琦主编.国有资产知识问答[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6]蒋乐民等主编.国有资产管理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4年9月。[7]杨晓丽,李序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7年第2期。[8]徐传堪,孟繁颖.国有资产流失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9]艾琳.国有资产流失的五大成因[J].产权导刊,2007,06。[10]白青芳.浅谈国有资产流失及其控制途径[J].经济问题,2007,05。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