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加快新警职业角色转变摘要:新时期我国公共安全形势对警察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进入警员的公安训练教育在公安工作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而现阶段新警来源范围广,差异大,训练时间短等特点突出。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新警的特点,利用科学的策略和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新警培训,从培育其职业精神,构建其核心技能等方面加快新警职业角色的转变。关键词:新警培训职业角色转变警察职业精神警察核心技能公安新警初任培训教学是公安机关培养合格警察的第一关,是公安人才建设的重要环节。公安新警陪训不仅是培养公安新警实战能力、磨练新警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新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培养公安新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公安队伍的新鲜血液,新警学员的人员构成和整体知识结构存在差异,警察岗前培训的时间又比较短(一般为三个月至半年),如何帮助他们准确全面认识警察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以及政治使命,加快新警学员的职业角色转变,是新警培训策略的重要课题。从警察专业化的视角来看,“职业伦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支撑警察职业的内在力量,他们共同构成警察职业素质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其中“职业伦理是警察职业素质之魂,职业知识是警察职业素质之基,职业技能是警察职业素质之本”1。把“突出职业性、加强职业化”作为新警入警训练的逻辑起点,树立新警职业化培训理念,并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充实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机制,有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新警职业化培训体系,在新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新警学员特点及问题刚进入公安队伍的大学毕业生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使他们呈现出很强的可塑性,必须予以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培训。一方面,他们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意愿和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他们也存在1袁广林.警察职业素质论纲:专业化的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着入警动机不正确、职业期待过高、心态浮躁冲动、缺乏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和警务专业知识、技能缺乏等问题,要紧紧抓住不确定和最富变化的时期,按照合格民警的能力结构去塑造,使之成为脚踏实地、具有一线工作能力的民警,为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打下基础。新警学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职业素养待加强近年来,公安队伍招录的新警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学员成长于物质日益丰富的家庭环境,不自觉会有娇气、有惰性,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多从利己角度出发等问题。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看,特别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毕业后选择从警是为了解决工作,有的是作为过渡选择报考公安,还有个别是对公安工作一无所知全权由家长代办。因此,一些新警从警时并未真正做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入警动机的多样性,导致了部分新警职业情感保留、认同度不高、奉献意识淡化、献身公安事业的决心不牢等问题。人员组成的多样性,尤其是非公安院校毕业的学员,由于未接受过正规的军事化训练,导致在纪律作风养成方面存在不足。要培养一支纪律严明、肯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忠诚警队,新警培训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学员的政治意识、法治意识、纪律意识和担当意识,从把握新警的思想动态、从警目的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二)能力素质参差不齐随着招警力度的不断加大,一大批新力量加入警营,不仅有效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压力,更为警营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新招录的民警中,很大一部分并非“科班出身”,仅凭几个月的入警培训,难以让新警合格“出炉”。一些公安机关为了弥补警力不足,新民警一到,便匆忙将其分配至基层一线工作。由于新警业务技能不熟悉、执法执勤不干练,在实际的工作中难免出现差错,给基层公安工作带来诸多被动。因此,为了使新民警较快实现角色转换,在短时间内全面熟悉掌握公安业务基础知识,避免因直接分配而导致仓促上阵现象的发生,新警初任培训应按照推进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要求,着眼于基层民警必备的基本素质、能力要求以及作风养成,科学构建模块化的培训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培训内容,把培训工作的落脚点始终放在“实战、实用、实效”上2,问需施训,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新警初任培训体系二、新警培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依据(一)现实依据:警察职业能力。改革公安新警培训、提高新警教育教学质量是支撑和保障现代警务,提升公安新警职业能力重要途径。公安新警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如下: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警察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等。警察职业岗位所需职业技能分析为构建警察专业实训课2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职业化的公安教育训练体系研究.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程体系框架提供了依据。对职业能力的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力,即知识和技能的层面上,对公安新警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单纯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应当在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职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以培养具有内在职业动力、熟练掌握职业技能的公安新警为目标。(二)理念依据:警察工作任务。任务导向为理念的实训教学注重培养公安新警的综合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任务导向为理念的实训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情境,教学过程注重学员的主体性、主动性,对于培养公安新警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据任务导向教学理念设置的警察实训课程,以培养完成警察职业情境中的工作任务能力为目标,基于警察职业情境设置实训教学情境,开展实训项目训练。实施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以师生及学员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学习形式,切实提高公安新警的职业能力。近年来,珠海警训支队围绕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实战,积极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将职业精神培养、专业能力教育和警务技能训练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公安专业实训课程内容的组合,应强调公安新警对知识的构建过程,应与其在公安实践工作中的行动实现融合,即以公安工作过程为参照来整合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三、珠海警训支队新警培训策略(一)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素质养成警训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严把思想引导关,增强新警的纪律作风建设。一是抓基本规范。适应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法规和纪律、公安史等基本要求,采取新警入警宣誓、组织军事化训练,开展新警进行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公安优良传统和局纪局规、警纪警规灌输。促使新警从入警的第一天起就具备较好的人民警察思想根基,明确公安民警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二是抓职业养成。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从细小方面对新警的日常行为养成严抠细纠,从严规范新警的上下班、值班备勤、警容风纪、内务卫生等细小工作,以细节的量变促成新警日常养成的质变,培养新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严谨作风。三是抓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运用谈心谈话、慰问家访、党团活动等方法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有成绩及时肯定鼓励,发现缺点和问题及时告诫提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激发其积极情感,消除其消极情绪。作风建设具体内容展开。。。(二)端正入警动机,提升职业认同现代心理学认为,意识是指人的自觉心理活动,即人们对客观现实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包括以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为基础的对客观事实的总体认识。角色意识则是指扮演某种角色应具备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角色是社会对个人的行为期待。警察职业意识则是人民警察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社会职责、社会权利和义务在警务实践中的反映,是体现人民警察职业要求的规范化的自我观念,是公安民警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核心。3强化警察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学员从岗前培训开始就能自觉认同警察的社会角色,用人民警察的行为模式约束自己,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使其符合社会对人民警察的要求,为将来正式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警学员正处于从普通公民向正式警察转变的角色转型阶段,他们对警察角色的理解与认同程度如何意义重大,正确的警察意识能够指导他们今后依法合情合理地开展各项警务实践活动,反之,则可能出现错误的行为。事实证明,当前公安队伍中存在的滥用职权、知法犯法、执法害民等问题,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事民警缺乏警察意识,对于公安工作的意义和警察的特殊性都缺乏应有的认识,从而导致行为失范,严重损害了人民警察的形象。因此,加强对新警学员警察新警学员警察意识培养的探索意识的培养与教育是初任教育培训的基础和重点。1、新形势下警察职业意识主要内容警察的职业意识是对警察职业所承担的特定的社会责任及其基本特点的理性认识和自觉把握。警察职业就是以行政、刑事执法、管理和服务来满足社会各方对安全、稳定、秩序需要的一种职业活动,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管理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也意味着其基本特点必然包含法律性、危险性3赵晓风.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角色意识的培养.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0.和服务性等,由此决定了警察职业意识的构成必然包括法律意识、临战意识和服务意识等。在社会生活中,公安机关承担着行政和刑事执法的双重职能,警察则扮演着权力的角色。这一角色要求警察必须具备高度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从事各项警务活动。4警察的临战意识则是由当前比较恶劣的执法环境所决定的。在当前形势下,大大小小的袭警案(事)件处于高发阶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警察在临战状态缺乏有效、到位的规范意识、防卫意识和自卫技能,这种由于缺乏临战意识而造成的伤亡是血的教训。新警学员的培训必须在上岗之前就强化这方面的教育与实战演练。警察的服务意识亦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现代警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力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在警民关系中,警察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必须先有行动上的付出才可能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和配合。新警学员作为公安队伍的新生力量,必须认识警察的根本职能和警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唯有如此,方能自觉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述三种职业意识是警察职业的每一位从业人员必备的,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对公安机关的满意率,甚至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以及警察自身的安全。新警学员在日常的教育训练中就应当有意识地加强职业意识的培养与树立。2、加强警察职业意识培养途径4魏红歆.公安院校警察角色培养有效化途径之社会学探讨.公安教育.2005.10.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都要遵循由思想认识到内心认同,再到外化行为这一普遍规律,警察意识从培养到发挥作用亦是如此。有鉴于此,加强新警学员警察意识的培养可从以下三条途径展开5:(1)教育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使人实现社会化,即培养和教育青年成为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人。为培养正确履行社会职责的合格新警,教育就是最关键的途径,其中主要包括入警动机教育、课堂教学教育、日常养成教育等三个基本模块。入警动机是加入警队的内在动因,其实就是新警学员最初的警察职业意识,而且会转变为他们的个人意志,并指导他们的行动。正确的入警动机有助于强化新警学员的思想基础,从而主动学习公安业务技能,积极适应公安工作的各项要求。不当的入警动机则可能弱化其思想基础,甚至偏离公安工作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跟进,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在坚定从警信念上加强平日与新警学员的沟通与交流,使他们认识到不当、不良动机的危害性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摒弃错误动机,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警察意识,增强今后在学习训练、实习工作等方面对警察职业的忠诚教育。课堂教育始终是对新警进行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通过课堂教育传授的警察职业道德,警察价值观等知识,不仅仅是为他们掌握和运用职业技能提供基础,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在上岗之前就能提供一个完整理解警察职业、警察与社会、警察与人民之5李清浩.论民警意识.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间关系的基石,任课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育人意识,在传授业务技能的同时,注重对新警学员的思想引导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得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都能与警察应有的职业素养有机结合,实现警察意识与警察技战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