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放松状态与创造性的关系屈沙摘要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也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顿悟被认为是实验室条件下的创造性思维。近百余年以来,,顿悟的本质问题一直是思维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听音乐和静坐具有放松的效果,他们不仅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对发展记忆力、知觉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思维想象力等也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作用。许多研究还发现,创造性与大脑的工作状态有关,大脑越放松,越有助于创造性活动。所以,在学校,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放松、舒适的教学、学习环境,让学生能有一个放松的良好心态学习,这样有利于其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词放松状态创造性顿悟一、顿悟问题的提出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也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由于研究角度和取向的差异,研究者们对创造性的理解和界定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分歧,但是大多数的研究者对创造性的定义更倾向于从创造性的结果入手,认为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心理学基础》,2002)。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既可以表现在科学问题的重大发明中,也可存在于对日常生活中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所以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大致上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从广义上来说,创造性思维是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角度的思维产生出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思维过程。从狭义上来说,对某一具体的思维主体而言,凡是具有新颖、独特意义的任何形式的思维,都可以被叫做创造性思维。这种观点强调的是: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是相对于某一具体的、特定的思维主体而言,而并不一定是相对于全社会而言的。通常情况下,心理学家更加关注的是广义层面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就目前大量的实验研究来看,由于实验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研究者往往从狭义层面来研究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汪安圣,1992)。顿悟被认为是实验室条件下的创造性思维。近百余年以来,,顿悟的本质问题一直是思维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顿悟包含着一种特殊的、不同于通常的线性信息加工的加工过程。有研究显示(Schooler,1993)顿悟问题拥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解决顿悟问题通常情况下不需要特殊的认知技能;第二,顿悟问题解决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明显的障碍,这个障碍会使问题解决者百思不得其解;第三,这个明显的障碍一旦被打破,顿悟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问题解决者会有一种似乎是伴随着情感释放的“啊哈”体验。我国国内学者关于顿悟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庆林(1989)认为顿悟是在搜索问题空间的过程中把获得的信息由混沌转向有序的突变,是对要解决的问题空间的整体结构特点忽然间领悟的结果。顿悟不是经过一次努力就能完成的,而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更多的启发信息的过程,在不断地思考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表征逐步发生变化,紧接着,相应的思维策略也一次又一次地向启发性更高的方向转化,在这个不断转化的过程中顿悟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二、音乐放松法和静坐法的放松效果音乐作为可以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工具,正日益受到心理治疗者、心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音乐治疗即治疗师利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产生的情绪等体验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利用音乐发展起来的动力治疗关系帮助来访者者达到基本健康的干预过程即为音乐治疗。19世纪时,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来探讨音乐的各种作用。Rauscher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聆听“莫扎特奏鸣曲K.448”后,被试的空间智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音乐除了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对发展记忆力、知觉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思维想象力等也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音乐还具有放松的作用。一直以来,研究者对音乐产生放松作用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Campbell(1983)认为音乐之所以能够达到放松的效果,是因为音乐可以通过其旋律与节拍作用于脑部边缘系统与下视丘,进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O'sullivan(1991)的研究表明,音乐要产生放松的效果,要具有以下特点:节奏慢、中低音高、低音量、旋律优美,即放松音乐主要是由管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古典柔和音乐。Husain等(2002)的研究结果也发现速度较慢的音乐可以降低唤醒水平,产生放松作用。已有的对音乐放松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西方古典音乐,但是与具有放松作用的西方古典音乐相比,使用国乐(古筝、二胡、箫等)演奏的中国古典音乐同样具有放松音乐所具有的所有特点。已有研究已经证实了中国古典音乐同样具有放松的作用,李哲(2009)关于中西方古典音乐放松效果及生理唤醒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古典音乐同样具有放松的效果。毋庸置疑,人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生活成长所经历的文化,即使从来都没有听过“春江花月夜”的人也能够从该曲目里发现较为熟悉的民族古典韵味,且“春江花月夜”具有能让人放松的音乐的所有特点,所以我们认为听“春江花月夜”能够让人放松。许多研究表明,静坐也是一种极好的放松方法。美国研究者本森(Benson)在1975年的时候根据瑜伽语音冥想法的特点创造了与静坐类似的松弛反应法(RelaxationResponse)。这种方法要求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舒适地闭目静坐,将全身的肌肉放松,同时平静缓慢地用鼻子呼吸,并在过程中保持一种随和的态度。本森认为:这种松弛反应法简便易行,每天重复练习,可以使生理觉醒水平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并产生深度放松。司克乐等(2001)、姜镇英(2000)、李安民(1996)、丁雪琴(1981,1998)、张力为(1990)、王树明等(1986)的研究也表明:音乐放松法、静坐法能显著地降低练习者的心率。但也有研究(张文彩,2005)结果显示:音乐放松训练使身体静态时的心率显著降低,音乐放松训练使心脏活动处于与静坐完全不同的状态。三、放松与创造性顿悟创造往往发生在休息或者做白日梦(RichardFisher,2012)时,如亚里士多德沐浴时发现皇冠问题的解决办法、凯库勒打盹时顿悟苯分子结构、中国航天科学家在吃虾子时获得航天服设计的灵感。这些事实说明,创造的发生与特定的大脑工作状态有关。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让被试获得多元文化经验(让被试阅读十个原始部落的介绍资料),然后再学习原型和解决科学问题,结果阅读多样化的无关资料对于科学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聆听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或《梁祝》,以及异性旁观者的存在,都对创造性问题的解决产生了影响。近期的一些列研究也显示,创造的发生总是与特定的大脑工作状态有关。例如,原型学习(张庆林等,2004-2012)、多元文化经验获得(Leung等,2008,2010)、心理距离变化(Förster等,2004;Jia等,2009;Trope等,2007;Polman等,2011)、情绪诱导(陈丽等,2008;卢家楣等,2002;Matthijs等,2008;沈承春等,2012)、睡眠状态(Wagner等,2004)、音乐、运动(Blanchette等,2005;Cavallera等,2011;Curnow等,1992;Gondola等,1985,1986,1987;Tekin等2010;Memmert等,2010;Steinberg等,1997)等大脑工作状态都对创造活动的发生有积极影响。张文彩(2005)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放松训练除了可以可以降低心率以外,还可以提高思维的流畅性。思维流畅性是创造性的三个指标之一。四、结论综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脑越放松越有助于创造性活动。所以,在我们为学生塑造学习、生活环境的时候,就要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我们一直倡导创造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具有创造性是所有教学的共同目的,但繁重的学习任务、频率紧凑的考试、厚厚的作业压得学生几乎喘不过气来,尤其是临近期末、期中的时候,导致学生的精神趋于紧张或者高度紧张,更有一些学生平时学习的不错,但是关键时刻掉链子。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能让我们的创造性教学有所进展,我们应该首先为学生营造放松、舒适的教学、学习环境,让学生能有一个放松的良好心态学习,这对于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参考文献:[1]曹贵康,杨东,张庆林.顿悟问题解决的原型事件激活:自动还是控制.心理科学,2006,29(5):1123-1127.[2]曹贵康.顿悟问题解决的原型事件激活:自动还是控制.心理科学,2006,29(5):1123-1127.[3]傅小兰.探讨顿悟的心理过程与大脑机制——评罗劲的《顿悟的大脑机制》.心理学报,2004,36(2):234-237.[4]李哲,汤永隆.中西方古典音乐放松效果及生理唤醒对比.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4(5):195-200[5]刘春雷,王敏,张庆林.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106-111.[6]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06.[7]邱江,张庆林.再探猜谜作业中“顿悟”的ERP效应.心理学报,2006,38(4):507-514.[8]任国防.顿悟:是进程监控还是表征转换.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5.[9]沈靖.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3,26(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