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服务菏泽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菏泽学院服务菏泽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为进一步适应菏泽市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的需要,推动菏泽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全市现代科技创新基地、文化传播中心、高素质人才摇篮的作用,形成学校和地方发展的良性互动,推进服务菏泽科学发展工作,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制订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要求和菏泽市“十二五”规划,以党委政府和社会支持为基础,以服务菏泽“五大基地一大产业”为切入点,紧密结合菏泽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课题,整合办学资源,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突出知识创新与管理创新,建立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互动协调机制,搭建“学校为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利双赢平台,使学校成为菏泽市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先进文化孕育传播的重要基地,成为菏泽市延揽和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高地,成为引领地方文化研究和开发创新的学术高地,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二、主要内容(一)发挥科技研发优势,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科技支撑整合现有办学资源,充分挖掘利用学校自身优势,选择部分重点领域与菏泽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建立面向菏泽市的开放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紧紧围绕“五大基地一大产业”中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商贸物流、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生物工程、农副产品、集约化养殖等领域关系菏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积极进行重大技术攻关与项目推广。加大校企联合力度,着眼企业存在的实际难题,积聚人才联合攻关,为企业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在有实力的领域,寻求合作伙伴,建立学校试点高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开拓技术市场,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研究开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1.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生物技术及应用、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为依托,以企业的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积极承担企业的技术改造、工艺改进等项目,重点做好“高新技术推广”“传统生产工艺改进”“延伸产业链”“智能操作管理模式应用”等项目,为菏泽市的大项目建设做贡献。2.以网络工程、物流管理等专业为依托,吸引国内外一流的物流工程师,充分利用菏泽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物流标准建立和第三方物流等进行研究,为菏泽市商贸物流基地建设创造好的条件。3.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依托,围绕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聚集科研人才,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结合企业实际,促进煤化工、石油化工等基地建设。4.利用农产品质量检测、园艺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涉农专业的人才优势,重点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农技人员培训、无公害种植、生态养殖等项目的实施,联合有关部门扶植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农业核心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菏泽现代农业的发展。5.发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人才优势,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在控制理论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应用软件研发、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加快菏泽市的信息产业化进程。(二)发挥人文社科优势,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服务针对重大问题,组建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的研究团队,通过与市内研究机构的联合攻关,对菏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形成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为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提供高质量、高层次决策咨询服务。1.依托菏泽历史文化研究所,以汉语言文学、政史类专业为主,整合历史、哲学、文学、民俗等学科的研究力量,重点进行菏泽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以历史促进文化,以文化促进旅游,以旅游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菏泽文化软实力,为打造菏泽历史文化名城贡献力量。2.以汉语言文学、历史、美术、音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主,充分发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设在学校的优势,深入进行菏泽历史研究、历代文化名人研究、水浒文化研究、菏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一城四乡”研究、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系统挖掘、开发、利用、弘扬牡丹文化、戏曲文化、书画文化、武术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3.以心理学等专业为依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为社会各类群体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4.以法律事务等专业为依托,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普及法律知识,为社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三)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联合省内外知名高校和培训机构,建设教师教育中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和各种业务培训、资质培训,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围绕菏泽市社会、人文环境资源、高新技术,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发展工科和应用理科、应用文科专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本专科毕业生。2.发挥学校教师教育优势,利用校内师范类专业及郓城师范、单县师范资源,与菏泽市教育局等单位合作,建立菏泽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行定向培养,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3.适应菏泽市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积极联合省内外高校,为菏泽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研究生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4.深入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的从业素质,弥补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同时置换出中小学教师到学校进修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立起实习、支教、培训一体化的长效机制。5.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历教育,与市委组织部合作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任务,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参与菏泽市社区教育,通过建立社区教育基地等形式,构建和优化菏泽市社区教育网络。6.以菏泽市专业技术人员菏泽学院继续教育基地、菏泽市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为依托,与菏泽市教育局、菏泽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合作,为中小学教师、企事业单位人员学历提高和终身教育搭建培训平台。开展各类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社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和资格认证等。(四)发挥办学条件优势,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学校有关场所和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为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服务。1.逐步向菏泽市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开放电子电工、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学实验室、天然资源化学研究与应用实验室、量子信息与物理计算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2.逐步向社会开放体育馆、图书馆等体育文化设施。3.组织学校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利用大众传媒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或深入社区,面向菏泽市民定期举办系列文化讲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五)发挥知识辐射效应,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综合性、人才集中、知识密集的特点,发挥知识辐射效应,积极推动菏泽市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发挥城市名片作用,办好文化讲坛,学术论坛,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凝聚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城市文化健康和谐发展。2.发挥开展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招收外国留学生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外国专家和留学生为菏泽市的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相关服务;利用国际合作办学,提高菏泽市的国际影响。3.利用《菏泽学院学报》“水浒文化”研究特色栏目,加强学术交流,形成区域特色文化,促进菏泽文化事业发展。4.以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学生社团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服务、文化服务、社会调查、公益事业、文明共建等活动,带动城乡和谐发展。三、重点服务项目(一)科技服务类煤化工气化技术研究;石油深化提炼加工研究;生物医药研究;实用软件及网络技术开发设计;模具的制造及CAD/CAE技术的应用;济宁青山羊高繁品系选育与标准化推广示范;优质肉牛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菏泽牡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菏泽城区主要园林害虫的危害调查及生物防治研究等化学化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机械电子、动物科学相关项目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二)咨询服务类菏泽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菏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菏泽市公交车运行线路优化研究;菏泽市乡村改造与规划研究;菏泽市国土资源科学利用研究;菏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研究;菏泽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菏泽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菏泽市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菏泽市和谐教育研究;菏泽市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学生科技兴农志愿服务模式研究。(三)人才服务类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成人教育学历提高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教育工程;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高端培训工程;在职职工经济、管理、营销知识培训;企业在岗职工岗位培训;企业、中小学职工安全知识培训;新任职公务员培训;公务礼仪培训;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种资格认证培训。与各县区和企业合作,一是选派高层次的专家学者以挂职的形式到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二是选派年轻的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赴地方政府基层挂任区县科技副职或助理;三是积极推进高校教师到农村、到社区、到车间挂职锻炼,通过深入一线,既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又为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等提供技术、智力服务。(四)文化服务类菏泽通史研究;菏泽文物保护研究;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菏泽市历代名人研究(庄周、左丘明、氾胜之、孙膑、王粲、温子升、王禹偁、晁补之、何思源、何兹全、何芳川等名人研究);菏泽市道德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菏泽中小企业品牌文化研究;菏泽市新农村安全文化建设研究;菏泽市大众体育发展模式构建研究;菏泽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菏泽民俗文化研究;菏泽旅游商品开发研究。(五)公益服务类公共咨询活动;联合主题活动;学生志愿者活动;合作共建活动;科技活动周;社科普及活动月;逐步开放实验室和图书馆。学校服务菏泽科学发展,要落实在具体项目上,体现在实际效果上。要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模式。要根据菏泽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不断提出新的项目和课题,以求更加切实,更加完备。四、组织实施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项目管理、互动双赢”的原则,搞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一)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菏泽学院服务地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与教务处合署办公。(二)领导小组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建立和加强学校与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各大企业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全面落实各项目的启动、中期检查与评估,做好方案的管理与组织实施。学校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具体负责服务地方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三)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菏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水浒文化研究所、牡丹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材料化学研究所、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等研究机构,构建学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四)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校内各单位及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行动计划的课题和项目。(五)学校制定以服务地方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标准和奖励制度,纳入职称评聘和业绩考核中,对在服务地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科技人才给予特别奖励。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