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名词解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一、名词解释1、营养:指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谢后,或参与构建组织器官或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必须的生物学过程。2、植物化学物:指植物性食物中的一些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保护人体,预防心血管和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作用。3、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能提供机体一个合适的量,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4、合理营养:指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能满足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劳动环境及不同劳动强度下的需要并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5、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或疾病状态。6、个体化营养:一些营养代谢相关基因突变讲引起营养代谢的改变,导致不同个体对营养吸收代谢与利用的差异,并最终引起个体对营养素需要量的不同。7、分子营养学:主要是研究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记忆健康影响的规律和机制,并提出促进健康和防治营养相关疾病措施的一门学科。8、营养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是应用流行病学研究膳食因素发展中的作用,监测人群营养状态,制定和评估人群健康的膳食模式,研究健康和疾病状态下膳食因素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及协同作用的学科。9、条件必须氨基酸:可减少人体对某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如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10、氨基酸模式: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11、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氨基酸,余者以此类推。12、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以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叫蛋白质互补作用。13、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提供,不参与机体构成也不提供能量,机体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时回出现相应的缺乏症。14、维生素A原:可在小肠和肝细胞内转变成视黄醇和视黄醛的类胡萝卜素统称为维生素A原。15、食物营养价值:指某种食物所含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16、营养质量指数(INQ);作为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指标。其含义是以食品中营养素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营养密度)对同一种食品能满足人体热能需要的程度(热能密度)之比值来评定食品的营养价值。17、营养调查;为了掌握居民的营养状况,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或特定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以判定其当前营养和健康状况,是公共营养的基本方法和内容。18、营养监测:对营养进行监护,以使作出改善居民营养的决定。19、营养配餐:按人体的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段时间的食谱,使人们摄入的营养素比例合理,以达到平衡膳食要求。20、食品强化: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营养素或天然食物成分,以提高食品的养育价值使之适合人类营养需要的一种食品深加工。被强化的食品通常称为载体;所添加的营养素称为添加剂。21、食品新资源:指在我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或在个别地区有食用习惯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物品。22、膳食结构: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23、营养标签: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征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应该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24、临床营养:又称病人营养,是研究人体处于各种病理状态下的营养要求和营养输注途径的科学,即在正常生理需要量的基础上,根据级别的种类、病情、病人的营养状况等,合理安排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能力,改善代谢,修补组织和积极促使疾病的转归,从而使病人早日康复。25、治疗膳食:指根据不同的病理与生理状况,调整病人膳食的营养成分和性状,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促进病人康复的膳食。26、诊断膳食:通过调整膳食成分的方法协助临床诊断,即在短期的试验期间,在病人膳食中限制或添加某种营养素,并结合临床检验和检查结果,以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27、肠内营养:具有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病人,因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一些治疗的特殊需要,需利用口服或管饲等方式给予营养制剂,经胃肠道消化吸收,提供能量和营养素,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营养支持疗法。28、肠外营养:指通过肠道以外的通路即静脉途径输注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达到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维持营养平衡目的的营养补充方式。29、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30、营养支持治疗:根据病人的诊断和病理、生理及心理的变化,选择适宜途径,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达到疾病的好转或痊愈的治疗方法。31、食品污染:指在各种条件下,导致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或食品成分本身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32、食品细菌菌相: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其中相对数量较多的细菌称为优势菌。33、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改变,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的过程。34、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霉个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35、油脂酸败:油脂由于含有杂质或在不适宜条件下久藏而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和感官性状恶化,称之为油脂酸败。36、罐头食品: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装罐、密封、杀菌或无菌装填、密封,达到商业无菌,在常温下能长期保存的食品。37、冷冻饮品:是以饮用水、食糖、乳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植物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经配料、灭菌、冷冻而制成的冷冻固态制品。38、无公害食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过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39、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40、有机食品: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的规范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41、保健食品: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42、食源性疾病:通过摄入食物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即指通过食品摄入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43、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44、食物过敏:又称食物的超敏反应,指所摄入人体内的食物中的某组成成分,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45、商业无菌:罐头食品经过适当的热力杀菌以后,不含致病微生物,也不含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微生物。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