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养:动物通过摄食、消化和吸收,获取足够养分的过程。养分食物中能被有机体用于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消化率:动物从食物中所消化吸收的部分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内生氮和代谢氨:鱼虾在摄食无蛋白饲料时,其排出的粪和尿中亦含有氨物质等代谢产物,从粪便中排除的是代谢氨,从尿排除或鳃分泌出的为内生氮。氮平衡指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粪和尿中排除的氮量之差必需氨基酸:指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氨基酸平衡:指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比例等于动物对其的需要量。限制性氨基酸:指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水产动物对必需氨基酸需要量不同,其相对不足的某种氨基酸称之。蛋白质互补:将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使饲料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补偿,使其比较接近鱼虾需要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之。必需脂肪酸:指那些为鱼类所必需的,必需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n-3,n-6系),必需脂肪酸在体内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出现在线粒体和细胞膜中。鱼虾的摄食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鱼体的摄食量称之。配合饲料: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讲多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而成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维生素:维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很少)。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糖类:多羟基醛和多羟基酮或水解后能产生多羟基醛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糖的分类:1、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木糖、甘油醛2、低聚糖:蔗糖、麦芽糖3、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树胶、糖原、糊精、甲壳素。脂类:在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脂溶性化合物的总称。脂类分为中性脂肪(油脂)和类脂质。饱和脂肪酸:凡是脂肪中氢原子输喂碳原子数目两倍的脂肪酸。六大养分:蛋白质、矿物质、脂肪、纤维素、水、糖类。六大概略养分: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粗纤维、水分、无浸出物蛋白质的生理功能:a提供提呢蛋白质的更新,修复以及维持蛋白质的现状。b用于生长c作为部分能量来源d组成机体各种酶或激素等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物质。糖类的生理功能:1糖类及其衍生物是鱼虾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2为鱼虾提供能量3、是合成体脂的重要原料4可为鱼虾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提供碳架5可以改善饲料蛋白质的利用。脂类的生理功能:1、是鱼虾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2、为鱼虾提供能量3、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在体内的运输4、可作为某些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原料5、节省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的利用率。矿物质的生理功能:1.骨骼、牙齿、甲克及其他组织的构成成分。2.酶的辅基成分或酶的激活剂3.构成软体组织某些特殊功能的有机化合物。4.无机盐是体液中的电解质,维持体液中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保持细胞定形和消化液中的酸和碱。5.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敏感性。磷脂的作用:1.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加速脂类的吸收2.提供和保护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3.提高制粒物理质量,减少营养物质在水中溶失4.可引诱鱼虾觅食5.提供一种未知生长因子。鱼类对糖的需要:糖摄入量不足,饲料蛋白质利用率下降长期摄入不足还会导致代谢紊乱,鱼体消瘦,生长速度下降。摄入过多导致脂肪在肝脏和肠系膜大量堆积,发生脂肪肝,使肝脏功能减弱。肝解毒能力下降。尿糖排泄增多等。鱼虾对脂肪的需要:受鱼的种类、食性、生长阶段、饲料中的糖类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环境温度的影响。鱼虾对维生素的需要影响因素:1.鱼的种类2.生理状况3.饲料中维生素的利用率4.鱼类的食物来源和集约化程度5.维生素之间的相互影响6.饲料中其它成分7.消化道内的一些微生物可合成一些维生2素。影响矿物质吸收的因素:1、饲中矿的水平2、维活性形式3、消化管的酸碱度4、原料种类影响消化速度的因素:1食性2水温3饲料形状4投饲频度5应激反应影响消化率的因主要素:1水温2投饲频度3生长阶段4营养物质的含量及营养物质间的相互作用5加工工艺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1饲料原料2配合饲料配方3饲料加工4饲料原料与成品的贮藏。影响鱼类摄食的因素:1、内因(a鱼虾的种类和规格;b鱼虾的空腹状态;c群食行为;d对食物饲料的习惯;e对环境的适应性;f健康状况,繁殖和洄游等生理因素);2、外因(a食性;b水温;c饲料形状;d投饲频率;e应激反应)。影响钙吸收:饲料中钙的水平,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消化管的酸碱度,原料种类。影响铁吸收:共给量与铁的存在形式,肠液酸碱度,食物成分,体内铁的储存量脂肪酸氧化酸败的两种类型:1.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分子量较低的酸和酸的复杂混合物2.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油脂酸败,在温度高、湿度大和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微生物或植物细胞内部脱出的脂肪酶可使油脂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进一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在β-碳原子上发生氧化,生成β-酮酸经脱羟生成酮。危害:1.鱼虾生长受阻,胰脏组织病变2.引起瘦瘠病,高度贫血,肝脏脂肪变性,蛋白质消化率下降。防止方法:改善储存条件,缩短贮藏时间,防止饲料霉变,对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饲料添加抗氧化剂。渔用配合饲料和畜禽饲料的异同点:同a营养全面,六大营养素营养平衡,符合动物标准。b卫生安全一致,脂肪不氧化,不含黄曲霉素,霉菌等致病菌。细菌数在一定范围内,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不超标,不发霉。无结块和异味,色泽和颗粒大小均匀,混合均匀度小于百分之十。异a原料粉碎粒度不同,畜禽10-20目,鱼料40目,虾料60目以上。b水中稳定性,水产动物需求较高c饲料形状d营养需求与营养标准。确定鱼虾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的方法:蛋白质梯度法,N最高的正平衡法,体内N的最大积蓄法。饲料蛋白质的最适量的影响因素:鱼的品种,鱼类的健康状况,环境条件(水温、溶氧、盐度和饵料生物)d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e集约化程度。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1、生物学评定法:测定体重的评定法:增重率、蛋白质效率、精蛋白质效率;测定氮量评定法,蛋白质净利用率;测定氮的平衡测定法;2、化学评定法:蛋白价;必需氨基酸指数;3、生物化学评定法:血浆的必需氨基酸平衡;血浆中游离氨基酸模式分析。生态转换率(Eg)=(Pt/It)x100(1);特定生长率(SGR)=(lnWt-lnWo)/tx100(2).水溶性维生素:大多数易溶于水,在机体内不能大量贮存,当组织含量趋于饱和时,多余部分即随尿排出。种类较多,解构与生理功用各异,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组成酶的辅酶而对动物物质代谢发生影响,大多数必须依赖饲料经常提供。主要包括维生素B1、B2、B3、B5、B6、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C、胆碱、肌醇等。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及脂溶性溶剂如乙醚、氯仿等,在饲料中常与脂类共存,其吸收也须借助脂肪的存在。主要包括维生素A、D、E、K。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觉,粘膜细胞的正常结构,调节养分的代谢。缺乏症:眼球突出,水肿,眼球晶体移位生长失调,鳃盖扭曲,鳍皮肤出血。维生素D:钙磷代谢,促进肠壁对钙磷的吸收,同时还调节色和肾脏对钙磷的排泄,控制骨髓中钙磷的贮存,改善骨骼中的活动状态,影响动物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缺乏症:生长减慢,钙平衡失调,白肌抽搐,骨中灰分下降。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促进性腺发育,受孕,防止流产,调节性激素代谢。缺乏症:生长成活率下降、肌肉营养不良,脂质氧化体液增多,色素减退。维生素b1:动物体内细胞酶的辅酶,维持神经组织及心肌的正常功能,维持肠蠕动。缺乏症:生长不良,死亡率高,运动失调,神经过敏,皮下出血维生素b2:氧化还原酶类的辅酶,与色氨酸代谢,铁代谢红细胞功能与寿命解毒有关。缺乏症:厌3食,身体短小,畏光,鳍条充血,色素沉着,白内障。饲料:凡是能为饲养动物提供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的天然物质或其加工产品,是他们能够正常生长,繁殖和生产各种动物产品的物质。饲料分类: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蛋白质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少于18%而粗蛋白含量大于20%的饲料。植物性饲料:1豆科籽实2油饼、油粕类3其他加工副产品4草粉及其他叶蛋白饲料。动物性蛋白饲料:1蛋白质含量丰富、品质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2某些种类含脂肪多3含糖量低,基本不含粗纤维。4灰分含量高5维生素含量丰富1鱼粉2肉粉3血粉4羽毛粉5蚕蛹6虾头7软体动物内脏8其他鲜活饵料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藻类,酵母类、细菌类。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小于20%的饲料。物质能否开发作为在、饲料的关键:1资源量及收集、运输、贮藏的难易程度2资源有无其他用途,考虑物尽其用3资源的化学物质组成4开发成本。载体:用于承载微量添加剂活性组分,并改变其物理性状,保证添加剂成分能够均匀的分布到饲料中去的可饲物料载体和稀释剂的条件:1水分含量不超过18%2容量和比重与添加剂微量活性组分基本一致3载体表面应粗糙或具小孔4酸碱度应接近中性5选择时应不产生静电吸附现象或静电荷比较容易消除6具有良好的流动性7无毒无害清洁卫生每克含细菌不超过30万个。饲料添加剂: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添加于饲料内的某种微量物质作用:补充配合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不足,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善饲料口味,提高适口性,促进生长发育速度,改善产品品质,防止疾病,改善饲料加工性能,减少饲料贮藏和加工运输的营养成分损失。添加剂:1长期使用或在使用期间对动物不会产生任何毒物作用和不良影响2必须具有确实的作用3在饲料和动物体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4不影响鱼体对饲料的吸收5残留量不超过规定标准6选用化工原料不能超标7维生素、激素等等生物物质不得失效作为添加剂应具备的条件:a不会对动物产生任何毒害作用和不良影响b需要有明确的目的c在饲料和动物体内稳定性好d不影响鱼虾对饲料的适口性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e在动物体内残留不超标,不影响动物产品的质量,不危害人体健康f有毒金属含量不超标,不含发霉有毒物g维生素、激素、酶等生物活性物质不失效不过期。非营养添加剂:促生长剂、防霉剂、抗菌剂、抗氧化剂、促消化剂、诱食剂、着色剂、粘合剂、中草药添加剂。配合饲料:指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而成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优点:按照生理特点、营养全面平衡,饲料易于消化;通过加热,淀粉糊化,增加黏性;来源广;预存原料和常年储备;添加糖氧化剂。设计原则:饲养标准编制配方,生理特点、稳定货源、掌握原料、保证品质。工序:原料清理、粉碎、混合、制粒、破碎、筛分和包装、贮藏。工艺流程:1、先粉碎后加工(设备:料仓、粉碎设备、配料计量设备、混合设备、制粒设备)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①饲料原料;②配合饲料配方;③饲料加工;④饲料原料和成品的贮藏。饲料质量管理:配方的管理,原料的管理,加工过程的管理,岗位责任制和培训,产品质量管理。混合饲料: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者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置的均匀混合物。优点:1、有利于标准化,对各种添加剂;2、配料速度快,精度高;3、添加剂应注意其稳定性。饲料原料开发的意义和要求.1.资源量及收集、运输、储藏的难易程度。2、烤炉物尽其用3.资源的化学物质组成4.开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