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传统的“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提要传统和谐思想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由来久远,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形成之后,经儒、道等不同哲学体系各有侧重的发挥,逐步深化和不断丰富,最终由宋明理学加以辩证综合,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谐思想主要内容表现在“人与天(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人本”四个方面。传统的和谐思想的生成与传播,昭示和彰显出和谐社会作为人类向往和追求是历史的必然。和谐思想与今天的和谐社会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和谐思想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向导和精神支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代价值。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辩证关系和谐社会Abstract:Theoriginoftraditionalthoughtofharmonywhichhasitsprofoundlylonghistory,isremoteintheclassicalChinesephilosophy.Afterforming,withthedevelopmentofConfucianismandTaoism,thethoughtofharmonygraduallydeepenedandenriched.Intheend,bythedialecticalcomprehensionoftheidealistphilosophy,itbecamethecompleteanddistinctivetheoreticalsystem.Maincontentsofthethoughtofharmonyincludefouraspectsofnatureandhumanity,relationsbetweenthehumanity,relationsbetweenthecountries,humanistic”.Thegenerationandtransmissionofthetraditionalthoughtofharmonyshowsthatitisinevitablethattheharmonioussocietywillberespectedasthehuman’spursuit.Thereisakindofdialecticalrelationshipbetweenthethoughtofharmonyandaharmonioussociety.Thethoughtofharmonycanprovideideologicalbasisforbuildingtheharmonioussocietyandmeanwhile,itisalsotheguideandspiritualsupportforthedevelopmentofaharmonioussociety.Asforbuildingaharmonioussocialistsociety,definitelythethoughtofharmonycanaffordimportantreferencesignificanceandmodernvalue.Keywords: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thethoughtofharmony,dialecticrelations,theharmonioussociety一和谐思想的来源和主要内容1.1和谐思想的来源“和谐”一词由“和”与“谐”二字组成。在句子中同时出现最早可见于编年体史书《左传》,晋侯“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襄公十一年》)在词语中连用可上溯到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周易参同契·二土全功章第十一》)据《国语·郑语》记载,公元前774年,西周太史伯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人,行妓极。故王者居九咳之田,收经人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首次将“和”作为治国之道、作为追求的最高治国境界、作为国家兴衰成败的原因而提出来了。周太史伯这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得到了极大发展。不管是先秦子学、两汉经学,还是宋明理学,都把“和”视为一个重要的价值理念。在此后数千年的历史中,“和谐”一直作为我们民族的主流思想、传统文化的核心而贯穿始终。1.2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和谐思想非常丰富,按其主要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四大部分,即天人合一思想、人际和谐思想、邻邦和谐思想、以人为本思想。⑴“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生态问题上最经典的智慧,即一种生态和谐思想,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古老而科学的原则,是我国哲学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意思是说:尧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君就在于他能效法天。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已及人”、“成物成已”,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庄子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荀子对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更是有一段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是作为一种明确的文化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则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天人协调,主张穷理尽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完成人道,实现天道,最终达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王阳明时期,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达到高峰,他用更精密、细致的理论,把对“天人”关系的诠释做到了真正的所谓“合一”,“我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这时的“天”已经不是物质意义上的天,而只是人的思想的向外延伸,不是人与天合,而是天与人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是相通的。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可以说“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之一。⑵“人际和谐”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传统文化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使用“和谐”一词可追溯到晋代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象傲,而父顽母嚣,咸欲杀舜。舜能和谐,大杖则避,小杖则受。”(《帝王世纪·第二》)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又进一步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准则和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孔子提出过“和为贵”的观点,以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其政治理想,并将“仁”作为哲学思想的核心。儒家认为“仁”是“义”的基础,“义”是“仁”的阐发,而“仁义”又是通过“礼”也就是一种规范来实现的。仁爱,在历史上,有儒家的由亲亲而生出的差等之爱,也有墨家的由人及己的无差等之爱,更有如洪秀全等农民领袖提出的“天下女子皆为姐妹,男子皆为兄弟”的“宗教”式博爱。孟子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写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社会景象。中国古代哲学中还有关于公平正义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儒家关于“义”的学说中,荀子首先使用了“正义”这个词,并且从制度建构的角度把“正义”提高到了治国策略的高度。我国传统上的“信”,在儒家学说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信”乃是孔子用以教育学生的文、行、忠、信之一,也是仁者的恭、宽、信、敏、惠五行之一。总之“人际和谐”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始终引导着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孜孜以求,在许多思想家的著作中,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图景和美好的模式。⑶“邻邦和谐”思想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传统文化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平共处、亲密友好。因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的思想,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尚书·尧典》载:“百姓昭苏,协和万邦。”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汉时的“和亲”政策尤其是“昭君出塞”,三国时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唐时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都是“以德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的典范,成为千古佳话。把“和谐”作为处理邻邦矛盾的一种方法,是应该肯定的。对抗、斗争乃至发动战争,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和缓、和解,也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这两种方法都有人研究过并有不少精彩的论述,但是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和为贵”、“求同存异”的观念和方法。孔子甚至把是否以“和”来处理矛盾作为判定“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他曾经作出这样经典的论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事实上,在处理冲突时一概排斥斗争是不现实的,甚至是错误的,行不通的。在矛盾中求得和顺或和谐,作为处理冲突的一种方法,也是有道理的,是可取的。这一思想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⑷“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确立,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展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考察事物,明辨物理,既要“上揆之天”,“下察之地”,还要“中考之人”,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传统思想,强调人把主体的伦常和情感灌注于“天道”,并将其人格化,使其成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和外在体现,“天”成了理性和道德的化身。封建帝王宣称的“奉天承运”,起义农民坚持的“替天行道”,不过是这种思维格局和心理状态的不同衍射而已。从表面看,是人按天意在“承运”、在“行道”。但在实际上,“天”却成了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天人之间,人为主导,人是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发展是目的。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涉及社会生活许多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与以和谐思想为代表的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