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露天设备的防直击雷采用什么规范对露天设备的防直击雷措施,有不少设计师采用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但此规范只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不适用露天设备的防直击雷,这在此规范中有明确的说明.规范的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制定本规范”。此条表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针对建筑物(含构筑物)的防雷规范.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此条更明确指出《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根据以上两条的条文,露天设备包括建筑物顶部的设备的防直击雷措施不能采用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露天的石油与石油设施的防直击雷,能否采用GB15599—1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也不能,因为此规范的4.1.1“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确定参见附录A,其它情况下保护范围的确定详见GB50057附录四,”而附录A中“A1.4hr—滚球半径,m,对石油类防雷建筑物取30m。”表示《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只适用于石油类防雷建筑物,而不适用于露天的石油与石油设施的防雷。查阅了大量的防雷规范,都未找到有关露天设备的防直击雷规范,因此绝大多数电气设计师对露天设备及建筑物屋面上的设备的防直接雷措施,采用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2.露天设备的防直接雷要求远高于建筑物的防直接雷要求如果一幢建筑物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那末此建筑物屋面上的设备,能否用45m的滚球半径,计算设备是否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否!GB50057—94(2001年)《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用45m的滚球半径进行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但只适用于此建筑物的防直接雷设计,对此建筑物屋面上的设备不能用45m的滚球半径进行保护范围的计算.因为露天设备的防直接雷要求远高于建筑物的防直接雷要求,设计师应根据设备的功能、重要性、价值等因素选择滚球半径,因为建筑物遭到直击雷破坏的后果远小于设备遭到直击雷破坏的后果,以安装在建筑屋面上的热泵为例,一旦热泵遭到雷击损坏,大楼的空调系统就无法工作,如果发生在炎热的夏天,大楼内的工作人员就无法工作.相比之下,如果建筑物遭到雷击,击坏建筑物的一角,建筑物内人员的工作,不会受到影响,因此露天设备的防直接雷要求远高于建筑物的防直接雷要求,用避雷针对设备进行保护时,滚球半径应小于建筑物保护的滚球半径,设计人员在设计露天设备的防直击雷时必须注意这一点。3.对露天设备避雷针的滚球半径选取GB50057—94(2001年)《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建筑物防雷,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等提出三种滚球半径,但建筑物屋面上设备的防雷,保护滚球半径如何选取?找不到相关的国家规范。设备的防直接雷设计不能等同于建筑物的防直接雷设计,对露天设备,包括建筑物屋面上的重要设备,建议采取IEC62305规范中的一类保护(高度保护)措施,即取滚球半径为20mIEC62305规范中对应各种雷电防护等级(LPL)的雷击电流参数和滚球半径最大值如表1所示.在第二讲中我们已谈到;采用不同的滚球半径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时,可能进入保护区的雷电流大小,例如大于16kA的雷电流被挡在滚球半径为60m的保护区外,小于16kA的雷电流能进入滚球半径为60m的保护区内;同样可得出大于10kA的雷电流被挡在滚球半径为45m的保护区外,但小于10kA的雷电流能进入滚球半径为45m的保护区内;大于5kA之四,避雷针对设备的保护黄晓虹上海市防雷中心2的雷电流被挡在滚球半径为30m的保护区外,但小于5kA的雷电流能进入滚球半径为30m的保护区内;滚球半径为20m的保护区则能挡住大于3kA的雷电流,但小于3kA的雷电流能进入滚球半径为20m的保护区内。表1各种雷电防护等级(LPL)的雷击电流参数和滚球半径最大值雷云和设备之间发生闪击时产生的雷电流,虽然时间极短,但电流是极大的,露天设备有金属外壳保护,其抗雷击的能力高于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但设计者总是希望设备可能受到雷击的电流越小越好,因此我们建议对露天设备采用避雷针保护时,采用高度保护的滚球半径—20m.4.设备离避雷针的距离根据滚球法的理论,设备离避雷针的距离越近,可能受到的雷电流越小,例如处于20m滚球半径保护范围内的设备,可能受到的雷电流是3kA.必须注意:设备离避雷针的距离不能过近,,因为避雷针往往不能全部把雷电流通过避雷针本体--引下线—防雷接地极泄入地中,一部分雷电流会以球状形式沿避雷针往下滚,直到碰到地面或屋面上的避雷带,被地或接地的避雷带吸收为止.在雷电流滚动过程中,如果碰到设备,必然会对设备产生雷击,因此设备离避雷针不能过近,在可能的情况下,离开避雷针1~3m为宜.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做到设备与避雷针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情况下降低防雷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和采用多根防雷引下线是最有效的办法,使雷电流尽量从防雷引下线入地.5.雷电感应对设备的危害在研究避雷针对设备的保护时,必须考虑雷电流通过避雷针引下线向地中泄放时,对周围金属物产生的电磁感应,尤其是此电磁感应对设备的弱电系统产生的破坏,拉开与避雷针引下线的距离是有效的办法,但往往难以做到,例如天线塔上避雷针与通讯天线的距离很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绝缘并有屏蔽层的专用防雷引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