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教学目标】了解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邓小平理论的体系框架和基本特点,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建设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指导价值。【教学方法】学生以课件学习为主,以参考书和参考资料为辅自学,教师通过布置修改作业,组织网上讨论、答疑、测试等方式指导学生自学。【学习时间】4课时。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当代中国和世界一系列客观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为基础的。这就是说,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基础邓小平理论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也是在总结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创立的。对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这一时期其他一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20世纪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大的事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有力地证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步性,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是,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始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模式,而且都面临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经验或模式可供照搬,而需要这些国家的党和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本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和创新。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此进行了艰苦的探索。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全面确立,这标志我们走出了一条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却又受到苏联模式的巨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禁运和经济封锁,使我们只能向苏联寻求援助,再加上我们没有经验,只能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因此,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一开始就基本上照搬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曾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我国很快抑制了通货膨胀,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56年苏共20大的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暴露了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和历史局限性,促使我们党开始以苏为鉴,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惜由于我们党当时对改革苏联模式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在左倾路线的干扰下,这次有益的探索没有能坚持下去,并于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深重灾难。正是这场危机充分暴露了“左”倾错误的危害和我们体制的弊端,从而促使邓小平认真总结教训,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和形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和挫折都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准备。一方面,1956年后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积极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源泉;另一方面,这二十年探索中的错误所提供的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机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和重要契机。当“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放眼看世界之时,我们看到战后新技术革命和新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亚洲“四小龙”已经崛起,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而社会主义国家从70年代后期在同资本主义的经济竞争中已明显处于劣势,长期被社会主义国家搬用的苏联模式的弊端已暴露无遗。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形成的一种建设社会主义模式,是当时苏联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集中了当时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量,取得了震惊世界的高速增长,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并依靠强有力的工业基础,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保卫了社会主义制度,也显著地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有明显的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特点。在发展战略方面,以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忽视经济效率;以粗放发展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片面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以实现自给自足为重要目标,具有封闭和半封闭的特点。在经济体制方面,具有所有制成分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特点。在政治体制方面,也具有官方机构庞杂、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和高度集中的特点。随着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渐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与备战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作用开始弱化;粗放发展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体制的潜力也逐渐耗尽;新技术革命把苏联模式的企业缺乏活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缓慢的缺陷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新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暴露了这个模式封闭半封闭的弊端。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苏联东欧国家没有作出有力的调整和改革,从而导致苏联东欧国家在6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在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军事竞争中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境地。苏联模式的僵化和普遍化,已经阻碍了人民群众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终于发生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宣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终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苏联模式的衰败为历史条件而兴起的。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特别是苏联模式的兴衰成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任何一个伟大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都反映着时代精神的精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它有自己产生的特定的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产生不同于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特点。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都是在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邓小平理论产生时,国际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时代主题已经发生了转换,和平与发展已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二战后,资本主义度过了大动乱年代,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和平发展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周期。六十、七十年代,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迫切要求发展经济,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世界走向多极化,世界范围内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力量在不断地加强,制止战争的因素日益增长。二战后,虽然世界局部热点地区的战争时有发生,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苏对峙、两伊战争、印巴战争、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南斯拉夫内战、科索沃冲突等。但是世界还是在走向缓和,战争的因素减少了,和平的因素增加了,短时期内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尤其1991年8月19日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成为一超多极的世界。目前,世界要和平,经济要繁荣,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和迫切愿望。尽管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彻底解决,但是时代的主旋律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则是历史的必然,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时代主题发生变化的同时,战后逐步兴起的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开发、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使当代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有了迅猛的发展,另一方面新科技革命也同时加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等原因未能适应新科技革命的需要,70年代经济发展大都陷入停滞状态,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决定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多、底子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工作方式陈旧,这一切都不适应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根据对时代特征的把握,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也是邓小平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战后世界新技术革命巨大历史作用认识的必然结果。和平与发展包含了世界上政治和经济两大基本问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人民生活要提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所以,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总之,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在抓住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挑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三、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伟大的理论需要伟大的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发的伟大实践中,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原则、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框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领导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使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成。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经验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内容的农村改革,带来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推动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兴办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大踏步地走向对外开放。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义道路的右倾错误思潮,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以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进入了全面改革新阶段。这一时期,邓小平开始鲜明地、频繁地提出并阐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它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一起,成为当时实行全面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邓小平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之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对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认识问题作出了深刻回答,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等,从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南方谈话是代表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党的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宪法。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