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宏观把握,微观推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梳理论述思路层意要准,层次要清论述类文本阅读:宏观把握,微观推敲江苏卷从2010年至2015年连续六年都考查了对论述类文本论述思路的把握。这凸显出论述思路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重要性。答论述思路题最基本的要求是层意准确、层次清晰。而层意不准、层次不清成为考生实际做题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典型题例:(2015江苏卷)16.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案: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2014江苏卷)17.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案:17.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个层次;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最后,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常见题型:1.请简要分析文章节选段落的论述层次。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把握论述思路题对应的阅读应是整体阅读和局部细读。把握全文论述思路题应先整体略读,再局部细读,后整体阅读;把握段内论述思路题应先整体阅读,后局部细读。无论是哪种读法,阅读时都要注意:突破答题核心问题阅读有径1.耐住性子,沉下心来——一定要调整好阅读心态。江苏卷论述类文本都有一定的难度,思辨色彩较重,使得不少考生不愿去读,不愿深入地读,这是考场阅读的大忌。现代文产生的所有问题都源于读,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回到阅读中。2.整体把握全文思路的阅读分三步:第一步粗读全文,看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什么事,以把握文章全貌;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读,用简明的一句话把段意标示出来,将全文压缩成几句话;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清楚文章的层次。3.把握局部段落论述思路的阅读,在把握全文思路的前提下更需要细读:看看全段有几个句子,每句讲的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有什么联系,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4.无论哪种阅读,都强调勾画圈点,圈出中心句、结论句、过渡句(词)及一些表关联作用的词,如“因此”“但是”等,它们是划分层次最主要的依据。如果没有一些层次标志词,则要善于区分论述对象。如2015年江苏卷第16题对应的第一段阅读,就是先据一、二两句论述的“雕刻”与后面的“雕刻家”分为两层,再据最后一句的“有时”,把三个层次划分出来。要做到层意准确、层次清晰,需要在读的基础上注意以下问题:1.两层概括。第一层是概括出段意。论述类文本段落大多都有明显的中心句或结论句,划出提取即可。江苏卷论述类文本所给的段落大都是五至六个,其中无中心句或结论句的段落不过一两个而已,对这一两个段落划分层次,答题有道归纳合并即可。这是最基础的工作。第二层是在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再概括。这层概括主要是合并段落的问题。如何合并呢?一般而言,首段与尾段较好确定,中间几个段落确定起来较难,这时关键要看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因果关系或者转折关系、正反关系、总分关系等。像“并列”“递进”“因果”关系的可并为一层,像“转折”“总分”关系的可分开,有正反关系的可合可分。这层概括做好了,就接近成功了。2.概括段意与层次要注意分清“论”与“述”部分。论述论述,是“论”加上“述”。论,是作论断;述,是陈述材料,分析事例。3.答案组织。①答案语言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句来组织,这是准确性最可靠的保证。②最好能在组织过程中加进论证角度或论证方法的语言。如“先正面论述……,后从反面举例……”。③“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不只是语言组织的序数词,它们还表示了文本层次,这一点务必注意。4.题型技巧。江苏卷所给文本在五六个段落左右(个别有例外),层次大都是三到四个,每个层次得分是两分。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当然,考场上的“王道”还是从具体文本、具体题目出发,不能形成思维定势。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无缘无故的将所攻击或暴露的对象画作一头驴,恰如拍马家将所拍的对象做成一个神一样,是毫没有效果的,假如那对象其实并无驴气息或神气息。然而如果真有些驴气息,那就糟了,从此之后,越看越像,比读一本做得很厚的传记还明白。关于事件的漫画,也一样的。所以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节选自鲁迅《漫谈“漫画”》)1.请简要分析该段的论述层次。答案首先提出漫画的常用方法是夸张但不是胡闹的观点;接着举例论证不当的夸张反而影响漫画的表达效果;最后指出漫画夸张但要诚实,否则就会变成笑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论自然美李泽厚①就美的本质来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各派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对这个问题,我当年提出了“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亦即“自然的人化”说。②但“自然的人化”说却一直遭到误解和反对。它常常被人们从字面含义上肤浅地理解为被人力开发了的自然对象。其实,“自然的人化”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这是狭义的自然人化。而我所说的,是广义的概念。天空、大海、沙漠、荒山野林,没有经人去改造,但也是“自然的人化”。因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③“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人所培植的花草等,也确乎是美的,但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等没有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所以应该站在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上理解“自然的人化”。此外,还有人经常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如把松、竹、梅比作人的清风亮节,将自然对象作为人格的理想等等。这是康德讲的“道德的象征”。这样理解“自然的人化”只能是种借用。④社会美有历史尺度问题,自然美亦然。那么,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的历史尺度,又如何理解和计算呢?这个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大体从何时开始的呢?⑤首先要指出,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原始人为什么不能欣赏山水花鸟,就是因为当时狭义的自然人化水平即生产力水平,使他跟自然的关系不存在那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在狩猎的时代或狩猎的原始民族中,大概只有某些种类的动物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其他的自然事物不是与人无关,便是与人敌对。农业社会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最大进展也正在于它使人类安居,并循天时、地利而延续着巩固着秩序化的生活,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对象。这虽然还不是审美对象,却是它们日后成为个人审美对象的前提基础和根源,即是说,它们开始获有了美的本质,具有了审美性质。可见,“自然的人化”作为哲学美学概念,只涉及美的本质,它是山水花鸟、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至于具体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则属于需要具体地逐一研讨的实证科学问题。(节选自李泽厚《美学三书》,有删改)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答案首先针对自然美的美学难题,点明自己“自然的人化”的观点;接着剖析了别人对“自然的人化”所作的狭义化理解和比拟性理解的错误;最后阐述了对“自然的人化”的正确理解。2、强化“三种意识”,概括内容要点,分析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阅读:宏观把握,微观推敲观点是论述类文本的核心,把握住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又是高考考查的核心。虽然说文章的基本观点、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论述类文本中很鲜明,但因表达方式的复杂化、多样化,所以分析、概括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只要我们从论述类文本特点出发,仔细勾画圈点,认真推敲思考,相信掌握这类题型并非难事。典型题例:(2015江苏卷)•17.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解析】答题区域在2、3、4段,注意上位概括(观念、内容形式)、分点概括。常见题型:1.拥有鉴别力,需要哪些条件?依据文章三、四两段,简要回答。2.现代的学校教育存在哪些弊端?请简要概括。3.技术时代,如何保护文化的灵性?请根据文本从文化的角度简要概括。概括内容要点、分析观点态度题对应的阅读应是选择式阅读,即只重点阅读能表明文章基本观点、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或段落。为此,确定“选择”的范围和部位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标题、首尾、段首与段尾是要重点阅读的部位;隐含在文段中的观点式句子与分析式句子,也是阅读的重要内容。另外,依据题干关键词语去把与之对应的句子或段落“选择”出来阅读,也要予以注意。突破答题核心问题阅读有径答题有道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与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与技巧平时已强调很多了,为什么不见成效呢?其中一点原因就是“意识”不够,换言之,就是未强化自己做这类题的三种意识。1.挈要意识观点是论述类文本之魂,鉴于作者表达观点的复杂性,准确把握其观点态度尤为重要。所谓“挈要”,就要抓住能表明基本观点与作者情感态度的文眼句、中心句以及句中的关键词,文本标题、开头、过渡、结尾等的重要语句,段落的关键句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挈要”。只要是读论述类文本,答论述类文本题,首先必须拥有并强化这种意识。2.索隐意识文章的观点、作者的态度在文中有时不是都那么直接、集中、明显的,因为它们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达出来的;而一些关键词句在那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义(隐含意义)。只有把语言的深层意义挖掘出来,才算真正理解了阅读材料;全面吃透作品的含意,才能准确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同时,作者的观点态度又带有分散性、间接性和含蓄性等特点,它们往往分散于文章不是很显眼的位置,隐含在注释、说明或情景材料中。因此,要把上述的隐性信息挖掘出来,借助这些信息才能更好地归纳概括分析。3.上位意识归纳与概括,就是把一些散见的信息放在一起,用一个能涵盖这些信息的词语。这个词语叫“上位词”,概括就是学会使用上位词语。请看2015年江苏卷第17题的答案:①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②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③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画横线的三个短语就是上位词。需要答出上位词的题,题干一般会出现“角度”“方面”等词语。如何确定上位词呢?一是从文中找,文中有时会出现这个词;二是靠自己思考、推敲来确定。3、从文体、文本特点出发,分析概括论据作用论述类文本阅读:宏观把握,微观推敲江苏省《考试说明》在2014年调整了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点,其考点与文学类文本阅读完全相同,2015年则继续沿用。而事实上2015年高考卷命题仍沿用2013年高考卷的考点,并未按调整后的考点命题。估计2016年高考卷考点将有所变化。那么,变化点将选在哪里?从2010年、2011年高考卷的命题经验看,极有可能放在对论据作用的考查上。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说“忍”陈子展孔子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话,这话本来不错。因为他只教人忍小事,当然权衡轻重,以成就大计划,忍耐小事件为是。倘若对方要使你的大计划弄不成,那就不是小事,只要你还有做人的血性,一定忍无可忍了。比如他看见鲁国当权的季氏在家里擅用自我诊断,找出答题能力短板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乐舞,他就气愤愤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五代的冯道以孔子自比,他忍性的修养功夫,似

1 / 8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