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邢台市英才辅导初三一轮专题训练近代化探索(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D.袁世凯统治未被推翻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朝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4、.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与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的权利D、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共产党7、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8、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9、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A.中华民国成立B.同盟会的成立C.国民党政权垮台D.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10、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A.驱除鞋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1、.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12、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为第一次巨变的理由是()①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②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③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④弘扬了民主与科学⑤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⑥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①⑤⑥13、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发生在1910年②推翻了清王朝③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④建立了中华民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A.推翻了帝制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建立了中华民国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5、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其具体体现为()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16、.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A.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7、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活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活动A.反映了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1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想要了解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他们要找的文献是()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2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20、1912年3月13日,孙中山称:妇女缠足“恶习流传,历千百岁,害家凶国,莫此为甚”。该恶习在中国流行了1000多年,说明在历史上中国妇女A.与男子的社会地位平等B.思想落后,害家凶国C.足不出户,五谷不分D.受到了严重的封建束缚2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人文主义B.启蒙思想C.三民主义D.社会主义22、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下列口号中,最能反映其性质的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取消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还我青岛”23、右图刊物所宣传的主要思想是A.自强、求富B.维新变法思想C.民主与科学D.马克思主义24、下列近代化探索中,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正确方向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6、“它无疑是中国20世纪初最伟大的巨变之一,它使古老的中国人从传统走向近代,从愚昧走向科学,从专制走向民主……,总之,这场从武昌燃起的烈火瞬间烧遍了这个古老的中国,说明它正是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呼声。”材料中说的这场革命给中国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当时时代的要求B.经济上:民族工业从此诞生C.思想上:帝制已成为历史,民主是时代的需要D.文化上:从传统习俗迅速向近代化转变27、.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面对以上不足,中国人开展的探索分别有()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五四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8、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B.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29、.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的目的是为了()A.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B.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C.宣传儒家思想D.宣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3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31、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32、下列连线两端的内容没有关系的一项是()A.洋务运动——京师同文馆B.戊戌变法——《万国公报》C.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D.新文化运动——《中外纪闻》33、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下列排序与之相符的是A.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34、(6分)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一两百年间东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不断碰撞,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裴钰《改变中国》材料二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重大运动。(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2分)3(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1分)35、(l1分)l500年以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中国也经历了一个“不屑融人世界——被动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的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敕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贵,并沾余润。”——引自《粤海关志》(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此时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最早被打破的史实是什么?并说明之。(3分)材料二康有为说,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改编自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2)材料二中的“林文忠公”是谁?他为何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3分)材料三右图为孙中山两段语录(3)联系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潮流是什么?为了顺应这股潮流,求得“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作了哪些努力?(3分)(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融入世界。试举两个具体实例。(2分)36、、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师夷长技”(2)变法图强(3)孙中山(4)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1)材料一中,(1)(4)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2分)(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1分)揭开这场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2分)(3)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2分)有人说这次运动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任选一方面说明理由。(3分)(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2分)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2分)437、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