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诺龙铸造(中国)有限公司落砂、造型工艺除尘项目系统说明1、系统概况1.1除尘系统介绍除尘系统流程吸罩系统管道混风箱除尘器风机烟囱装袋外运在两台振动落砂机及闪却振动输送冷却通廊等扬尘点处设置安装吸尘罩,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调节蝶阀,以调节含尘气体风量及系统阻力平衡,引风机设在除尘器后,因此布袋除尘器在负压状态下运行,此种方式,既减少离心风机叶轮被粉尘粒子磨损,除尘器又不会产生含尘气体的外泄漏,整套系统运行效果较佳。在此系统中,主风机安装在+4.000米的平台上,使风机底部作为通道,使立体空间布置更为合理,除尘器落地布置,卸灰口标高为2米,以方便叉车搬运粉尘。由于设备布置较为紧凑,两台振动落砂机吸尘点抽取的风量汇集一起后,再进入除尘器的入口处的混风静压箱体,静压箱内的风速较小,以减少局部阻力损失,振动输送冷却通廊吸尘点抽取的风量也进入混风静压箱体,两风管中性线不在同一轴线上,以避免气流“打架”现象,以减少不必要的阻力损失。除尘器的净化气体出口处同样受到空间的限制,也采取设静压箱体的方式,以实现主风机与除尘器的紧密布置,由于风机安装在平台上,除尘器落地布置,在以后的施工设2计中,可通过调整风机平台或除尘器出风口的标高的方式使除尘器出风管道直接接入风机入口。在此除尘系统的布置中,排气筒(烟囱)安装在除尘器的同层平台上,以避免影响通道的空间。2、系统设备性能参数2.1除尘器主要技术性能参数⑴处理烟气量:100000m3/h;⑵烟气温度:<120℃;⑶过滤面积:1176m2;⑷过滤速度:1.42m/min(一室清灰时1.55m/min);⑸滤袋材质:涤纶针刺毡复膜滤料;⑹滤袋规格:φ130×3000mm;⑺滤袋数量:960条;⑻除尘器室数:12室;⑼脉冲阀规格:CA76MM.S;⑽脉冲阀数量:12只;⑾压缩空气压力:0.5~0.7MPa;⑿压缩空气耗气量:3.6m3/min;⒀提升阀数量:12个⒁除尘阻力:<1500Pa;⒂出口排放浓度:<30mg/m3;⑹空气炮型号规格:CA40MM.S(DC24V);数量:4组,2×4=8只32.2主风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⑴处理烟气量:100000m3/h;⑵风机压头:2928Pa;⑶转速:1390rpm;⑷功率:132Kw;⑸风机载荷静载荷:动载荷:3、系统设备工作介绍⑴除尘器基本结构采用LMQ-12×80气箱脉冲除尘器(见图),清灰方式为离线型箱式脉冲清灰,为减少除尘器在清灰过程中,对整个除尘系统的冲击及保证良好的喷吹效果,选用室数为12个小室的气箱脉冲除尘设备,采用此离线结构清灰时对除尘器过滤速度的影响很小,并避免过滤室二次污染以及粉尘的二次吸附,降低清灰阻力。由于受厂房高度的限制,为方便除尘器滤袋的安装,滤袋框架分为双节式。除尘器底部钢结构采用H型钢制作,保证足够的强度。⑵除尘器工作原理含尘气体由除尘器楔形风道进入(采用矩形断面楔形风道,一方面起静压箱作用,便于各室风量均匀分布,另一方面使除尘器结构紧凑,减少占地面积),含尘气体进入灰斗的速度约为1.95m/s左右,通过安装于楔形风道及灰斗上的管道,进入灰斗,使气体中部分大颗4粒粉尘受惯性力及沉降作用被分离出来,直接落入灰斗。含尘气体通过灰斗后进入中箱体的滤袋过滤区,气体穿过过滤袋,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经滤袋口进入清洁室,由出风口排出,除尘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滤袋阻留粉尘的增多,过滤阻力将增大,此时除尘器将对滤袋进行清灰。本除尘器采用分室停风离线气箱脉冲喷吹清灰方式。由自控系统按照设定的(时间为主,压差优先)控制程序,逐室逐排执行自动脉冲喷吹,清落的粉尘集于灰斗,由螺旋输送机输送至灰斗的一端,由星形卸灰阀卸出。该低压离线脉冲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自动重复控制程序,保证含尘气体达标排放。⑶集尘管道的设计由于本系统所处理的粉尘含有水分,故集尘管道的管内流速采用20m/s左右,该流速既能保证粉尘在管道内不易沉降,为方便管道磨损后的更换,系统管道弯头两端以及在适当的三通联接处用法兰联接,并且管道弯头用相对较厚的材料。⑸烟囱的设计为了防止净化后气体高速冲入大气产生啸声噪音,排气筒的管内流速采用13m/s左右。除尘系统的排气筒(烟囱)设计高度为高出周围建筑物1.5~2m,因此本烟囱设计高度为23m。3控制原理和解释当布袋除尘器处于运行工况时,本装置可选择按时间、压差和混合方式三种模式工作,通常情况下,置于混合方式控制。该设定可在控制柜或上方的CRT画面,我方提供的参数给定。5该方式的原理基于时间为主,压差为辅。压差设定值为~1400Pa。当在运行期间压差≤设定值,则按时间设定工作(可在控制柜或CRT上设定)。当在运行期间压差>设定值时,则对设备强制清灰一周。4系统能耗及风机噪声值4.1耗电量:主风机功率:132KW螺旋输送机电机功率:3KW×2控制电源:3KW4.2耗气量:3.6m3/min4.3风机噪声值101dB(A)上海凌桥环保设备厂技术部二○○二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