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贯彻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国家文化部部长蔡武(2012年7月10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刚刚闭幕,我们及时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动员部署,努力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努力为文化遗产强国建设作贡献这个主题,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规划未来,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是一次团结、求实、鼓劲的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等领导同志亲切会见了会议代表。长春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文物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文物事业发展道路、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强调一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要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四是要坚持促进交流、走向世界,五是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延东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科学概括了十年来文物事业2的辉煌历程,深刻阐述了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奋斗目标,全面部署了新时期文物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同志们围绕学习理解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进文物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通过这次会议,广大文物工作者深受教育、倍感振奋,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文物事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坚定了做好文物工作的信心决心。下面,我就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文物事业科学发展讲三点意见。一、全面准确把握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在推动文物事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对当前和长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深刻总结,客观评价文物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对十年来文物工作取得的成就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既是中央对广大文物工作者负重拼搏、开拓进取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的赞许和鼓励,又是对文物系统坚持科学发展、加速发展的期望和鞭策。这些成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文物战线全体同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经历各种3风险挑战和重大考验的情况下取得的。实践证明,广大文物工作者对祖国文化遗产有真情挚爱,对文物工作有担当奉献,对文物事业有坚守追求,是一支党和人民值得信赖、大有作为的队伍。2008年全国文物系统及时有效地组织开展了一场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多的汶川震后文物抢救保护行动,有力支援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这就是很好的例证。(二)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发展文物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加快文物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着重强调了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文物工作的主线,把保护利用、传承发展作为文物工作的主题,把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作为文物事业的使命,把人民群众共享文物保护成果作为文物事业的宗旨;准确判断了文物事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保护压力继续加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的“矛盾凸显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压力依然巨大,责任依然重大,任务依然艰巨。广大文物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勇于担当保护文物的使命和责任。2010年长春同志在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发表《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文章,第一次提出加快推进文化遗产强国建设的战略思想。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切实肩负起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历史责任。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物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相承接的文化遗产强国,符合世界文明古国、文物资源大国的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和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共同愿望。这是着眼于推动我国文物事业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是解决文物事业突出问题的客观需要,是顺应当今时代特征、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可以说,建设文化遗产强国,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四)把握规律,严格遵循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针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在总结文物工作生动实践的基础上,凝练了指导文物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就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文物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要求;三是坚持文物事业的公益属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事业与利用文物资源开发相关产业的关系,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性质;四是坚持服务社会、惠及民生,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目的;五是坚持改革创新,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动力。“五个坚持”,既是对文物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今后文物工作一以贯之的基本要求。(五)凝聚合力,明确全社会保护文物的共同责任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文物保护,全民有责。人民是文物资源的创造者,也是使用者,更是保护者。全体人民的支持与理解,是文物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一定要按照延东同志5的要求,切实增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保护文物的责任,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遵循文物工作自身规律、国家保护为主并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体制,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不断提高文物工作科学化、社会化水平。(六)抓住关键,落实文物工作的重点任务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围绕文物工作的突出问题,从六个方面对做好新时期文物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一要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切实把文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二要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重点工作,切实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三要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更多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惠及民生;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文物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五要进一步健全机构和队伍,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六要进一步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这些重大举措,明确了新时期文物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了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对推进新时期文物工作、努力建设文化遗产强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二、扎实推进文化遗产强国建设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努力为文化遗产强国建设作贡献,既是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的鲜明主题和核心内容,也是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的突出亮点和重大贡献。我们要把推动新时期文物工作创新发展和文化遗产强国建设,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6结合起来,与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用会议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对破解事关文物事业长远发展的责任落实、队伍建设、能力提升等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文物局和地方各级文物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抓好落实。(一)建立基础工作长效机制,提升文物保护能力基础工作是实现文物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要着眼文物基础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继续把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要以文物立法、文物资源调查登记、文物人才培养和文物安全保障为重点,建立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基础工作,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基础工作,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基础工作。健全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加大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加强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文物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抓紧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关键领域的实用技术人才、紧缺人才,制定实施基层文物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文物人才队伍。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项目放在基层,把更多的服务延伸到基层,不断打牢事业发展的根基。(二)创新文物保护传承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了文化遗产事业“两步走”的发展目标,强调了“2010年目标”是以初步7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为主要目标;强调了“2015年目标”是以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为主要目标。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努力构建好文物保护体系,显著改善文物保护状况,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努力构建好文物传承体系,深入挖掘文物资源价值,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年来,文物系统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促进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要建立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共融、互利多赢的长效机制。要推进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较好地解决大遗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实施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基本建设工程中的文物抢救保护工程。要加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和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中心建设,为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要建设好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保护基地,开展好水下文物调查保护工作,为捍卫海洋权益和国家主权提供历史佐证。(三)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博物馆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要加大博物馆建设力度,着力构建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推进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新形态博物馆建设,引导、规范和扶8持民办博物馆发展。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机制,逐步将国有行业类博物馆以及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纳入国家政策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创新管理运行模式,建立绩效评估制度,强化内部激励机制,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文物鉴赏服务。健全博物馆馆际交流、陈列展览项目交流合作、藏品开放工作制度,建立博物馆藏品共享平台和藏品利用激励机制,建立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核心的博物馆专业协作网络,激发基层博物馆的活力。加强文物博物馆领域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强社会文物管理,规范文物流通秩序,提高文物科学鉴定水平,引导民间文物收藏行为。(四)拓展文物利用途径,不断提高文物事业对促进发展、惠及民生的贡献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推动文物事业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拓展文物传承利用途径,促进具有市场前景的文物资源在与产业与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发展,使文物保护利用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面貌、彰显地域魅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这是最积极、最有效、最有利于文物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传承方式。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依托文物资源发展文物旅游及相关产业,提供特色文化服务,使文物保9护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要把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与城乡建设、与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展示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努力使文物保护工程成为民生工程和惠民工程,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生活环境。要把文物保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展示、宣传蕴含文物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使人民感受教育启迪、陶冶思想情操、充实精神世界。要把文物保护与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结合起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物交流与合作,推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