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数学说课稿人教版初中数学说课稿一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1本课在教材、新课标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内容是二次根式章节的复习课,是学生在学完新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下册第十六章后的一个总结复习。二次根式是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与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考直接考查的一个重点内容。本课复习内容的教学将让学习更为系统地认识二次根式,并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得到一个升华。同时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在下一张勾股定理以及九年级的解直角三角形学习中打下一些有效的基础。关于二次根式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求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2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在本章内容新授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对概念及运算法则的讲解,对方法、技巧、能力等各方面并没有对学生作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学生本身在学习新课知识时,也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对课程标准提出的第2点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并不能很有效的完成。而本节复习课的教学将给学生一个巩固提高的机会,让大多数学生能加深对二次根式的运算的理解,同时更是为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能力提供机会。彻底地贯彻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完成九年级学生应完成的任务。2本课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本课内容是综合性复习,所讲知识点学生基本都熟悉,只不过是没有真正的理解透彻,甚至有些学生可能都已经有部分渐渐淡忘。本节内容的教学其实从本质上讲就是为学生理清知识点,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与结构。把已学知识系统、全面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二次根式的理解与运算真正落实到位作出努力。其实,本课内容的教学不单单是为了复习巩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本章的知识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明确地位与作用,让学生感受本章知识的重要性,为即将学习后面的知识做好铺垫工作。3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由于新课内容结束离综合性复习时间较长,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对本章的知识并不是非常熟悉,但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完全具备的,只不过需要一个回顾的过程。同时,随着知识面的拓广以及一些章节中对二次根式的应用,逐步让学生对二次根式这一章的内容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在复习时,学生应该说还是很易于接受的。4学生学习新知的障碍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其实更主要的是经历回顾、理解、巩固的过程。本节教学内容的新知并不是真正的新的知识点、新的知识技能、新的知识能力,而是一种对已学知识的一种重新加工处理的能力,从已学的知识上提炼出更精粹的东西来。这也正是学生在这方面的缺憾,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与分析。这更是学生的主要障碍。二、目标的设定及重难点1目标的准确与完整知识目标1能够有效回顾本章的重要基础知识;2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情感目标1对章节内容的总体把握,全面分析;2体会对问题的解决办法的优化处理;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善于处理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系统的能力;2重点、难点确立及依据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是新授时的重点,更也是复习课上的重点。前面的公式、运算法则等都是为了这些计算与化简服务的,学生真正体现所学的基础知识应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故此,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设定为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伴随着重点内容的出现,学生的问题也得以体现。要熟练地解决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问题,需要学生真正理解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并灵活的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继而重新回归到重点内容上。然而这些都是学生的困难之处。也就是说本课的重点内容就是难点内容。3重、难点突破方法本课内容的重点也就是难点,突破的方法都在于如何有效地理解二次根式的模型,以及如何运用基础的知识去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都在基础的回顾上让学生得以重新的认识,所以,突破的方法之一就来源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通过对比以前所学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的探索以及能力的培养,这正是重难点突破的方法之二。三、教法设计自主复习基础知识整理知识点、复习测评→→合作探究→→达标训练→堂清检测四。学法设计1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应采取的方法由于本课是复习课,更多的情况之下学生参与课堂的比例很大。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通过对比新授与复习之间的不同,在课堂上形成新的认识,教师更是注重对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2培养学生能力采用的方法复习课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升华的阶段,在本节课上应着重关注前后学习方法,问题的思考方式的对比,让学生主动的讲,主动的暴露更多的问题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技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能力。3学生主题作用体现的方法与手段合作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解决本课内容所采取的一个必要环节,敢于质疑更是解决本课内容的关键所在。在整个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确立,教师只是通过问题的形式以及组织课堂活动的形式将学生的思维联系在一起,而学生在课堂上无疑是一个真正的主宰者。五、教学过程①基础回顾与测评将本章的基础知识都以一些常见的基础问题的形式展现,便于学生理解更便于学生对二次根式的模型的真正理解;②整理知识点一个问题整理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能对号入座,便于掌握与分析;③合作探究对本章中典型的计算与化简进行专门的探究讲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④达标训练对所复习的知识点进行巩固训练,已达到进一步掌握;⑤堂清检测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检测,以确定其对本章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达到实现面向全体教学的目标;五、作业设计1作业设计目标根据不同学生掌握新知的程度不同,对作业的完成也有不同的要求。为此,对于类学生应能运用新知解决相关程度的问题巩固提高第1、2、3、4、5题;而类学生要求解决相关的基础性问题巩固提高第1、2题,对与新知相关程度的问题应积极尝试;2难易梯度和针对性学生学习新知掌握的程度不同,对新知进行训练的要求就不同。但是,作业的目的都应针对本课内容的教学,故本课作业应完成课后第1~5题。第1、2题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学生大体上应能解决。而第3~5题是与本课教学相对应的相关程度的问题,类的学生应能较好的解决,类学生则要求积极的尝试。人教版初中数学说课稿二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三节实数的第一个课时。下面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媒体,课堂结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几个方面来对这节课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在中学阶段,大多数问题是在实数的范围内研究的,它也是进一步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实数是非常重要的。无理数的引入,数系的扩展充满着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及分类思想,所以这节课不仅仅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还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感受数美的有效载体,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2、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重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难点对无理数的认识。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无理数的引入,经历数系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过程,培养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及分类的思想。情感与态度了解无理数的产生过程,使学生感受丰富的数学文化,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二、学情分析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掌握实数要求不高,但实数的知识却贯穿中学数学始终,所以我们只能逐步加深学生对实数的认识。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平方根、立方根同时也初步接触过等具体的无理数。无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特别是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实数与数轴上的一一对应关系都需要一个渐进的理解过程。要让学生充分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三、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为了更好的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连续性,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入新课,让学生回顾认识数的过程;通过类比归纳法和探究分析法经历实数的认识过程,从而较好地完成实数概念的构建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的认识,达到教学目标。2学法分析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把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及知道实数与数轴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为教学重点;无理数的认识确定为教学难点。课堂上充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进行观察、类比、分析,让参与到概念的建立,真正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四、教学媒体教学形式上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课堂效率。五、课堂结构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以下课堂教学流程。第一个环节探究新知,引入课题第二个环节自学新知,自主探索第三个环节探究新知,拓展深化第四个环节应用新知,及时反馈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反思新知第六个环节布置作业,巩固新知六、教学过程1、探究新知,引入课题问题1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如果将下列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师生活动学生完成分数到小数的换算,观察小数的形式。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对小数点后数字的探究,让学生发现任意一个分数一定都能写出有限小数或是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整数的研究,让学生得出结论整数可以看成小数点后是0的小数。最后总结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是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探究活动开始,体会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注重新旧知识的连贯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内容是融会贯通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自学新知,自主探索问题2你认为小数除了上述类型外,还会有什么类型?师生活动通过对数的归纳辨析,与有理数对照,师生共同归纳出前两节学过的一些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他们不同于有限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一类不同于有理数的数,由此教师给出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并指出π=314159265…也是无理数。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例如、、π是正无理数,—,—,—π是负无理数,进而给出实数的概念及实数的分类。分类如下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无限不循环小数是不同于有理数的数,为教师引出无理数概念作准备。问题3因为非零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那么你能类比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按大小关系对实数分类吗?师生活动教师在逐步引导时,启发学生类比有理数的分类,明确分类的基本原则按照某个标准,不重不漏。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到如下分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互相的讨论和交流,可以加深对无理数和实数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明确实数的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初步形成对实数整体性的认识。3、探究新知,拓展深化问题4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那么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呢?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无理数的点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借助第61节的得出和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图1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知道无理数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问题5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师生活动教师参与并指导实际操作,指出无理数π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图2。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无理数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解决了问题4,5后,教师直接给出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结论。设计意图通过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在数轴上的滚动,让学生知道无理数π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4、应用新知,及时反馈1、下列实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