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示范工程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科技示范工程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一、工程综合说明1.1工程概述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由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有限公司投资建造,主体结构由北京联华建筑事务有限公司和台湾许常吉建筑师事务所合作设计,基坑围护由上海众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本工程位于昆山开发区前进东路南侧,樾河路东,文峰中学西侧;单体建筑占地面积7426m2,总建筑面积68010m2,主楼地上九层,裙楼地上1-4层,设有2层地下室;1.2该工程地下室阀箱基础-10.6m底板厚60cm,地梁平均高度2m,宽度平均80cm;直线加速器部位底板厚度为1.8m,墙体宽度均为2.1m,高度达到约6m;混凝土浇筑方量均达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要求;为确保该工程施工质量,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顺利进行;1.3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和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80℃;侵蚀性介质对混凝土构成危害以及建筑结构其他部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1.4规范与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1);《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预拌混凝土》(GB14902—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二、术语2.1大体积混凝土最小断面任何一个方向尺寸大于0.8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其尺寸已大到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其温差,控制温度应力与裂缝开展的混凝土。2.2补偿收缩混凝土以膨胀剂取代部份水泥或采用膨胀水泥拌制的具有膨胀性能的用于补偿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少无害裂缝或消除有害裂缝的混凝土。2.3基准混凝土与掺有掺合料、外加剂混凝土相对应的,目的在于与不含某种掺合料、外加剂相对比而拌制的不含该种掺合料、外加剂的混凝土。2.4预拌混凝土相对现场搅拌而言,在具有严格管理,设备完善的专业搅拌站,实行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又称商品混凝土。2.5后浇带整体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为减少温度收缩与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临时性的变形缝。2.6加强带分块施工改连续整体浇筑混凝土,原伸缩缝、后浇带、施工缝被大膨胀率混凝土取代部分或整体施工原设计需增加混凝土膨胀率的部分。2.7混凝土的龄期自浇筑混凝土时起算所经历的日期。2.8后期强度指定超过28d龄期(例如60d,90d)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该值不低于设计强度f28即认为满足设计要求。三、基本规定3.1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与验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尚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3.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加强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四方的交流与合作,共同选择确定最优设计与施工方案。3.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体现技术先进。可行、可确保工程质量且经济的施工方案报施工监理批准后实施。施工设计应对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和最后的收缩应力进行双控计算,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3.4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和裂缝控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5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各种原材、掺合料、外加剂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验报告;其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规定,同时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3.6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不适宜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必须施工时要对原材的加热,混凝土搅拌、运输的保温,浇筑环境的升温以及混凝土的养护制订严密的冬施方案。3.7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贯彻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目标;制订有效的技术措施;实施技术交底及各工序的自检。专检和交接检查。3.8承担配合比设计和试配的试验室应具有相应资质。四、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准备工作1)熟悉图纸,与设计沟通:①了解混凝土的类型、强度、抗渗等级和允许利用后期强度的龄期。②了解底板的平面尺寸、各部位厚度、设计预留的结构缝和后浇带或加强带的位置、构造和技术要求。③了解消除或减少混凝土变形外约束所采取的措施和超长结构一次施工或分块施工所采取的措施。④了解使用条件对混凝土结构的特殊要求和采取的措施。⑤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2)依据施工合同和施工条件与业主、监理沟通:①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在交通管制方面提供连续施工可能性时,才能满足大方量一次浇筑的要求。否则,则宜分块施工。②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时,业主应提供足够的施工场地以满足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和料场的需要,同时尚应提供足够的能源或设置发电设备设施。③施工部门为保证工程质量建议采取的技术措施应报告监理,并通过监理取得设计单位和业主的同意。(2)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试配1)委托设计需提供的条件包括混凝土的类型、指定龄期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混凝土场内外输送方式与耗时、混凝土的浇筑坍落度、施工期平均气温、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及其他要求。委托单位尚应提供混凝土试配所需原材。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必须满足上述各条件的要求外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于缩与温差收缩。①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需提供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附按预定程序施工的坍落度损失和坍落度现场调整方法,普通混凝土7d、28d的实测收缩率,所选用外加剂的种类和技术要求。②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尚应按GBJ119的试验方法提供本试验室的,试块在水中养护14d的限制膨胀率,该值应大于0.015%(结构厚在1m以下)或0.02%(结构厚在1m以上);一般底板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以0.02%~0.025%,加强带、后浇缝以0.035%~0.045%为宜;6个月混凝土干缩率不大于0.045%。③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以依后期强度换算的28d强度为准。对补偿收缩混凝土,若以7d强度推算换算的28d强度则应以限制膨胀试块的7d强度为依据。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①混凝土配合比按设计抗渗水压加0.2MPa控制,储备不可过高。②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填加掺合料,粉煤灰应不低于二级,其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当有充分根据时掺合料的掺量可适当调高。③送达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泵送宜为80~140mm,其他方式输送宜为60~120mm,坍落度允许偏差±15mm,到达现场前坍落度损失不应大于30mm/h,总损失不应大于60mm。④混凝土最小水泥量不低于300kg/m3,掺活性粉料或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少于280kg/m3。⑤根据水泥品种,施工条件和结构使用条件选择化学外加剂。⑥水灰比宜控制在0.45~0.5之间,最高不超过0.55;用水量宜在170kg/m3左右;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用水量在180kg/m3左右。⑦粗骨料适宜含量≤C30为1150~1200kg/m3;>C35为1050~1150kg/m3。⑧砂率宜控制在35%~45%,灰砂比宜为1:2~l:2.5。⑨混凝土中总含碱量使用碱活性骨料时限制在3kg/m3以下。⑩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0.3%,当结构使用年限为100年时为0.06%。○11凝土的初凝应控制在6~8h之间,混凝土终凝时间应在初凝后2~3h。○12缓凝剂用量不可过高,尤其是在补偿混凝土中应严格限量以防减少膨胀率。○13膨胀剂取代水泥量应按结构设计和施工设计所要求的限制膨胀率及产品说明书并经试验确定;其取代水泥量必须充足以满足膨胀率的要求。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下列规程标准的技术规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3)施工方案编制要点1)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①工程概况:建筑结构和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平面尺寸与划分、底板厚度、强度,抗渗等级等;②温度与应力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必须进行混凝土绝热温升和外约束条件下的综合温差与应力的计算;对混凝土入模温度、原材料温度调整,保温隔热与养护,温度测量;温度控制、降温速率提出明确要求;③原材选择:配合比设计与试配;④混凝土的供应搅拌:运输与浇筑;⑤保证质量、安全、消防、环保、环卫的措施。2)技术要点①混凝土供应:a.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在设施完善严格管理的强制式搅拌站拌制。b.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应选择备用搅拌站。C.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所使用的膨胀剂,施工单位或工程监理应派驻专人监督其质量、数量和投料计量;最后复核掺入量应符合要求。d.混凝土浇筑温度宜控制在25℃以内,依照运输情况计算混凝土的出厂温度和对原材料的温度要求。e.原材料温度调整方案的选择:当气温高于30℃时应采用冷却法降温,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用加热法升温。f.原材料降温应依次选用:水:加冰屑降温或用制冷机提供低温水;骨料:料场搭棚防烈日暴晒,或水淋或浸水降温;水泥和掺合料:贮罐设隔热罩或淋水降温,袋装粉料提前存放于通风库房内降温。g.罐车:盛夏施工应淋水降温,低温施工应加保温罩。○2底板混凝土施工的流水作业:a.底板分块施工时,每段工程量按可保证连续施工的混凝土供应能力和预期工期确定。b.流水段划分应体现均衡施工的原则。c.流水段的划分应与设计的结构缝和后浇带相一致,非必要时不再增加施工缝。d.施工流水段长度不宜超过40m。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不宜超过60m,混凝土宜跳仓浇筑。e.在取得设计部门同意时,宜以加强带取代后浇带,加强带间距30~40m,加强带的宽度宜为2~3m。f.超长、超宽一次浇筑混凝土可分条划分区域,各区同向同时相互搭接连续施工。g.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无缝施工的超长底板,每60m应设加强带一道。h.加强带衔接面两侧先后浇筑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应大于2h。○3混凝土的场内运输和布料:a.预拌混凝土的卸料点至浇筑处;现场搅拌站自搅拌机至浇筑处均应使用混凝土地泵输送混凝土和布料。b.混凝土泵的位置应邻近浇筑地点且便于罐车行走、错车、喂料和退管施工。c.混凝土泵管配置应最短,且少设弯头,混凝土出口端应装布料软管。d.施工方案应绘制泵及泵管布置图和泵管支架构造图。e.沿基坑周边的底板浇筑可辅以溜槽输送混凝土,溜槽需设受料台(斗),留槽与边坡处垂线夹角不宜小于45°。f.底板周边的混凝土也可使用汽车泵布料。○4混凝土的浇筑:a.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厚1.0m以内宜采用平推浇筑法:同一坡度,薄层循序推进依次浇筑到顶。厚1.0m以上宜分层浇筑,在每一浇筑层采用平推浇筑法。厚度超过2m时应考虑留置水平施工缝,间断施工。b.有可能时应避开高温时间浇筑混凝土。○5混凝土硬化期的温度控制:a.温控方案选择:当气温高于30℃以上可采用预埋冷水管降温法;或蓄水法施工;当气温低于30℃以下常温应优先采用保温法施工;当气温低于-15℃时应采取特殊温控法施工。b.蓄水养护应进行周边围挡与分隔,并设供排水和水温调节装备。c.必要时可采用混凝土内部埋管冷水降温与蓄热结合或与蓄水结合的养护法。d.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方案应详示结构底板上表面和侧模的保温方式,材料,构造和厚度。e.烈日下施工应采取防晒措施;深基坑空气流通不良环境宜采取送风措施。f.玻璃温度计测温:每个测温点位由不少于三根间距各为100mm呈三角形布置,分别埋于距板底200mm,板中间距5m~1000mm及距混凝土表面100mm处的测温管构成。测温点位间距不大于6m,测温管可使用水管或铁皮卷焊管,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管口高于保温层50~100mm。g.电子测温仪测温:建议使用用途广、精度高、直观、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的半导体传感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温。每一测温点位传感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