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庄子式自由”的内涵及其启示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无数思想流派曾在中国历史上发展辉煌。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三家思想又是支撑中华民族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石。作为三大主流思想中最强调“自由”的道家思想,其崇尚道法自然并推崇自由,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思想和命运。在道家创始人老子其后,最为著名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庄子除推崇道法自然思想外,其文章还处处透露出其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由的独特理解。本文便将会以“自由”为主体内容分析庄子思想内涵和庄子在现今时代所具有的意义。关键词:庄子内篇无待自由经典文学背景:一、有关庄子的简介1.庄子其人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司马迁所著《史记老庄申韩列中》中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从中我们可看出庄子学识渊博,涉猎广泛,但其思想主要立根与老子学派。其文章多寓言,擅以寓言说理。在下文对“庄子式自由”的探究与解读中,也会涉及到庄子所作寓言。庄子个性洒脱恣意,曾游历多国,不应楚威王之聘,后因与统治阶级思想不和归隐自然。在其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也能从不论是行文方式的浪漫主义手法抑或是文章所传达出的思想感受到庄子自由洒脱的个性。2.《庄子》内篇概况《庄子》又名《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著名思想著作。《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思想与人生观。郭象分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其中,内篇为庄子思想的核心,有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庄子》全书中仅内篇七篇可确定为庄子本人所写,其他多位其后学所著,或多有改动。《庄子》内篇七篇包括阐述庄子人生观的《道德经》,阐述庄子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齐物论》,阐述庄子生命观和价值观的《养生主》,阐述庄子处世观和社会观的《人间世》,表达庄子道德观的《德充符》,表达庄子生死观的《大宗师》和表达庄子政治观的《应帝王》。正文:一、庄子式自由1.对“庄子式自由”的解读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可以算作是第一位强调自由,并自由作为自己哲学主线的哲学家。陈怡先生认为,庄子的贡献在于发现了“自由”:人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不断超越追求真正的自由。而这种自由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这种自由所指是人与环境、与周围的人的相处是顺应自然和顺应内心的一种状态。如果我们单独看“自由”,这一状态,我们会发现在无论是西方或是东方哲学史上都有许多人曾对此做过探究与分析,密尔在《论自由》中提出,唯一名副其实的自由就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只要我们不试图剥夺他人的这种自由。”而卢梭认为“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禽兽根据本能决定取舍,而人则通过自由行为决定取舍。”这些思想家哲学家普遍将自由分为两个层面:物质自由、思想自由。所谓物质自由便是在人处世时不受外界环境牵绊,可以随心所欲(根据内心的需要利用环境(包括物与人)),所谓思想自由就是人的思考和想法可以无约束的发挥。而“庄子式自由”除包括上述两个层面的自由外,还包括“通过超越获得的自由”,即通过不断的用功完善自己以获得更高的境界,当境界到达一定程度,人们便可以获得“道”的思想,道法自然,洒脱超越,获得自由。“庄子式自由”还应被注意到一点,就是“自由”的前提条件是“无待”,即不因外界限制而失去自己对内心和外界的权利,这是一种积极自由,因这种自由的前决条件即“无待”是否能够被达到取决于人的内心是否愿意去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庄子强调辨,“有无之辨”、“小大之辨”等文章论述都反映出了庄子思想中的思辨精神,这一点我们也能从庄子对待自由的态度中看出来,庄子在《庄周梦蝶》的一文中,以自己和蝴蝶之间身份的转换,强调出彼此行为上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物我的转换并未影响庄子的自由,因庄子的内心为自己营造出了无待的环境,所以这种相对自由便能长期存在于庄子的精神状态中。2.“庄子式自由”如何实现台湾学者吴怡在《逍遥的庄子》中说:“后世许多读庄的人,似乎只注意到境界,认为庄子思想如何洒脱、如何不羁,他们误境界为方法,只求无己、无功、无名,而不知庄子逍遥的境界背后,有切实的修练功夫。”并作一公式:有名还需无名,无名而后得实名;有功还需无功,无功而后成大功;有己还需无己,无己而后见真己。这便是达到“庄子式自由”的最基本的一步,完成由无名到无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无与有并非我们寻常所理解的“无”与“有”,这里的无与有同出于“道”。“无非真无,有非实有”。“有”指的是环境中可以获得的可以利用的资源,“无”指的是超越,即不再需求。由无功到无己的转变后,我们还需要注意做到“无用”和“无为”。而做到这几点,我们便能说一个人达到了无待的境界。所谓无待便是“乘正御变,不需要依靠外界环境的力量,顺其自然,只凭借凭借自己,不需要考虑外界,行动依靠内心的本能想法”的状态。做到了这种状态,我们便可以说我们获得了庄子的“庄子式自由”。二、庄子式自由在不同几个方面的启示1.对个人处世的启示庄子的自由是有所待而有所不待的,而我认为,个人处世的自由的达到,其根本是“无己”。在现今社会中,便可以将其理解为个体顺应周围环境处世,不强求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合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很多情况下,人们感到烦恼的最主要原因便是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这种欲望的产生,直接原因就是个体没有做到无己,很多时候过于认定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所以过于渴求去达到自己心中所想。而如果人们能够在产生欲望时改变自己的心态,能够削减自己的内心欲望,并做到只凭借现有的环境或以己之力能够得到的环境,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人便能够感到没有凡事牵绊的轻松。举例来说,在网络学堂中有人曾说出门乘坐高科技的交通工具的是一种“有待”,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在现今社会,高科技的交通工具等物资己成为社会组成的有机部分。我们利用周遭事物时,是不必为此付出超出我们内心接受范围的代价的。这种对环境的利用,不被称为有待,相反,因为我们不必因此而舍弃自己内心的自由,我们还可将其称之为无待。这是社会发展为人带来了能夺得自由。而与人交往中,我们亦能够运用庄子的自由哲学。我们的自由,便是决定要不要与一个人交往,并在交往的过程中任自己的思想与他人发生碰撞。如同《达生》中所写,“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往是非,心之适也。”这种让自己的思想根据本心发展的自由,是会让自己的内心不受是非对错约束的,是一种思想上的自由。2.对专业学习(以建筑学为例)的意义作为建筑系的学生,我想从专业学习上探讨下“庄子式自由”。在专业学习上的“庄子式自由”,绝不是做学习自己想学习的知识,拒绝自己不喜欢或不感兴趣的知识;相反,而是一种“无功”式的自由。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以建筑设计学科为例,以我在内的很多同学都会急于求成,在学习时不重视知识技能的积累,凭自己的想象和极不完整的知识体系去求新求成果,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过于急切的追求成果便是“求功”,往往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而庄子的自由观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如《庖丁解牛》,只有充分积累知识,经历“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的两个阶段,即学习技能、尝试运用技能两个阶段,才能真正是知识技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在工作时得心应手、不受拘束,不给予取得成果,将经历放在提高自己上,从而获得自由。3.对现今中国社会改革的指导作用现中国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没有正确的认识“庄子式自由”中的“无为”。在任官员采取错误的中庸之道,怕犯错误、怕踩到雷区,行为作风小心翼翼,不办实事,不为民着想。这是事实上是一种被过于谨慎小心、“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束缚住的“不自由”。这种官员的“无为”思想急需改变,依据“庄子式自由”,官员应正确对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及与其相对应的为官模式。在其位司其职,既然手中有权力,就像“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所说,为民办实事,满足民众的需要,顺应民心和时代的发展。官员通过百姓的发展若能做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则这种和谐环境与百姓的做法才能算是顺应时势,不强求不勉强的。这种做到这种“无为”,中国的社会问题和民生矛盾才有可能得到改善。4.对人类发展的意义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人们在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改善生活环境,并使自己的生活的更加幸福。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无数次的与环境作斗争,并试图战胜环境以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但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我们也要记得“庄子式自由”给我们讲述的道理,即要在做到无名、无功、无己的同时正确认识无用、无为,最终达到无待,并达到自由的境界。具体来讲,就是每个人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候不奢求名望,在处世时不强求自己一定要为社会做出贡献但却一直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去发现内心的真实需求并为实现其而努力使因内心的欲望不再存在所以感到自由。并且人类因正确对待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在应对环境时要道法自然且不去破环现在既有的体系和平衡,用“无用”的眼光去处理资源,“无为”的心态去发展人类即“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这样,人类的发展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与环境和谐共处,是全人类的幸福得到实现,是社会成为“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的社会。致谢:感谢陈怡老师在清华大学为本科生开设《庄子导读》这一课程,庄子的自由思想和处世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极其深厚的意义,这一课程给予了我真正意义上与庄子这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陈怡老师在授课时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解读《庄子》内篇,其授课态度严谨认真,令我作为学子深受感染。在陈老师的授课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希望以后能够再次学习陈老师的课程,并更加深入的探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参考资料:1.《庄子内篇精读》陈怡东南大学2.《庄子今读今译》陈鼓应北京大学3.《庄子自由观浅析》殷鸣放中国人民大学4.《庄子“自由”观及其思想价值研究》仇园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