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络学说中的通思想吴义春(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通”字强调我们对经络流通性不可不通,否则我们就不能“处百病”。何谓“通”?“疏其血气,使之调达”,恢复气血的生理流动性,谓之“通”。怎么“通”?“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难经·七十二难》)1经脉气血的循行方式及引申1.1两种主要的循行方式及应用概括讲,经脉气血循行,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循行方式是:营卫之气回环型。“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灵枢·营气》具体循行方式:“气从太阴出,注于手阳明……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下注于肺,复出太阴。”再结合“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营气之道,内谷为宝”。可得出:①阴阳经之间互相衔接,互为表里,络属相应脏腑;②经气出于中焦,脾胃健运,化生有源,才能“五十营备”,即《灵枢·经脉》“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临床应用:①治疗失眠。失眠为临床常见病,高发病。其病机:⑴《灵枢·邪客》“卫气独卫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⑵《灵枢·寒热病》讲“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入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故治疗:⑴“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矣”汤入中焦,秫米养营补阴,水之有源,源远流长,故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⑵“针刺调阴跷阳跷之脉,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临床常取申脉、照海两穴(注:)启示:治失眠取跷脉、膀胱经的穴针刺,取入中焦脾胃药调理为是《内经》提倡的,临床应该重视;根据《难经·三十难》说的荣卫关系“荣卫相随,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周不息”调理营卫,如桂枝汤不妨临床用于失眠一试。②治疗四肢厥冷。手脚冰凉为临床常见症状(阴血盛的年轻女子属于生理性的,不在此范畴内)。其类型:⑴阳虚,没有源头,治以四逆汤。方中附子先天补后天,“附子无姜不热”,需用入中焦温脾阳的干姜,然干姜守而不走,需附子把火力推出去;绝妙之处还在于甘草,“将将从容藉草匡”,甘者,脾味也,且为“国老”,协调诸药,将能量缓慢释放(细水长流之意)温煦之,不致太猛导致格阳,或太热导致壅滞(如火烧焦会导致浓烟滚滚,正如补气辅以行气药才不致壅塞,四君子加一味陈皮异功散之意)⑵阳郁,没有动力[阳郁没有舒展开来],治以四逆散。本方调节枢纽,交接阴阳。少阳为枢:运动之枢,开合之枢;厥阴,阴尽阳生;肝者,罢极之本(从刘力红的解释);“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少阳春升之气,能通达阴阳):所以治少阳肝胆而能调畅气机。启示:临床大部分病都由少阳(此处当从广义理解,包括肝)作,少阳乃小阳,小寇然,趁其不意(正气不足,有例可证,胡希恕在注解小柴胡汤方时引徐灵胎语:“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肆意作恶。陈慎吾用小柴胡汤为人所公认,堪称一绝,各科杂病每用必效。据前人经验,用方几点注意:①“三焦病变是少阳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勿犯虚虚之戒(参见上文论述);②“但见一症便是”,此“一证”当指“胸胁苦满”,即“少阳病是由上焦阳气不通以致影响到中焦不和,下焦不利”。第二种循行方式是:脉气肢端向心型。根据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载它是从肢端向心行驶并加强头面部的联系,这就使“心为君主之官”有了经络的基础,使“心为六神之府”有了理论根据。《灵枢·经筋》记载的经筋循行亦如此。其治“燔针劫刺”,别有深意:一“火”者祛其寒,通其外周;二“火”通心气从源头抓起。这种循行方式诞生影响很大的“五输理论”。五输分布在十二经肘膝以下。结合《难经》功用描述,临床就可准确选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泉水由小变大,就像冒出的小芽一经破土而出就会茁壮成长,形成参天大树,于是又诞生了重要的“标本”、“根结”理论。临床应用广1.2气街学说和奇经八脉对取穴的影响经络流通异常时,人体就会调用自身的修复代偿系统,如西医的侧枝循环,中医也有类似论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经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灵枢·动输》)。关于气街,《灵枢·卫气》作了具体阐释:“胸气有街,腹气有街,胫气有街……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张隐庵解释说:气街乃十二经脉之外气所循行之路径,既区别与经脉,又是与经脉密切相关的气之聚积和通行的道路。针取“四街”可以调治头胸部和背部或下腹部疾病。“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故“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难经·二十七难》)。奇经八脉加强人体左右(带脉回身一周),前后(任督构成小周天),上下的联系,功同水库起溢蓄作用。“气街”,“沟渠”的提出,使“标本”“根结”的“标”“结”就有了安置,所以头身当局部取穴,这也是分部取穴的理论根源。1.3两种循行方式的联系与统一阴经与阳经在手足部衔接(见《灵枢·逆顺肥瘦》)。在阴经与阳经的交接时,可以推测会产生近似洪水过桥洞的景象:一部分顺流而下,一部分被碰撞回流而上。前者产生了第一种回环流注体系,是大江东流,大势所趋;后者产生了第二种向心流注体系,起点是微弱力的,但是星星之火,是新生的力量、代表东方,是根、本。临床启发:①远端取穴。②取井穴治大病。如《卫生宝鉴》接经治中风法。针刺十二井穴可以沟通十二经脉的气血,使十二经脉的气血能阴阳交接正常的流行。这两套循行体系,概言之:气血二字,气,指脉气;血,指行于脉管中的营血。许文忠老师的“血含阳气”的观点,也有了经络学上的支持。1.4经脉循行体系对配穴影响及引申目前都是以经统穴(如《外台秘要》穴位分布是从五输穴起始,按经脉循行排列,这样操作方便,简单易行,但从经脉的循行体系上看,有失偏颇。更接近内经时代的《针灸甲乙经》中穴位排列却仍是头身分部、四肢分经的,这样分布也可见于铜人。这样腧穴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从理论上说就是并存的。现代实验针灸学研究也表明这点:四肢穴位多显性线性分布,躯干穴位多隐性分部排列。并且四肢分经使五脏六腑的五输穴有了对应,胸腹分部使气街、四海有了安置。临床主要的配穴方法是近端与远端配合:此可从经脉的两套循行体系得出。当然也可用“阿是穴”理论阐述。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秘书长王启才说:阿是穴治疗可分为两方面:①以痛为输的局部区域,如痹症治疗;②用压痛点治疗,该点不一定是病变部位。如处于足胫上的胆囊穴治胆囊疾病。分析《甲乙经》处方,多是先述近取穴,后述远取穴且前者多于后者。进一步分析,又可发现:《根结》论根结言足不言手。为什么?我想不是缺漏疏忽。而是别有深意。《灵枢·邪气蔵府病形第四》说“合治内府”,即六腑有病当刺各经合穴(即下合穴)。手三阳经对应的腑为大肠、小肠、三焦,其下合穴分布在下肢。“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二穴定在足阳明经上;三焦是“太阳之别”“入络膀胱”同主津液代谢,其合穴定在足太阳经上。据此:合治内府,腑者:手足三阳经所属;合者:下合穴,位在下肢也。故根结言足不言手,伤寒也是传足不传手。同时下肢下合穴通过对应的腑联系与其相络的手三阳经,这样临床常用的同名经取穴,“同气相通”也是有理论根据的。2经脉网状结构的构建及络脉的应用2.1经脉网状结构建立“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藏府,外络于肢节。”经脉的循行联络还有十二经别通过离、合、出、入的分布,沟通表里两经,加强了经脉与脏腑的关系;十五络脉的联系,以及奇经八脉的溢蓄构成纵横交错的网络通道。2.2阴络与阳络及其应用“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由“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知其至少分为阳络、阴络两种。阳络者可刺络放血也;阴络者,“久病入络”,可用通络法。第一,刺络放血法,古老而又新兴的治疗手段。首先找准血络。《灵枢·血络论》说:“其奇邪不在经者,血络是也。”“血络者,盛竖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旌。”《灵枢·刺节真邪》讲:“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然后用三棱针、铍针点刺,根据需要可拔罐出血。对此法用绝的当数攻下之张从正。眼科名医姜仲安用刺络放血法治愈张氏目疾,张氏甚为感慨,甚至认为“出血者,乃所以养血也。”淤血不除,新血难生。其学本内经,“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小针解》)。其刺法捍猛,胆识过人:出血务求邪尽,一般不用止血法,定要等到流出黑紫色,恶血完全排尽,血液转为正常颜色方可。然其绝无滥用之嫌,对于虚寒病证多有禁忌。此法渐成时髦,尤其在大城市,肥甘厚味,麻辣盛行,血含浊气,年轻女子脸上长痘,取穴分肺热用肺俞,肝热取肝俞、胆俞等点刺放血,效果明显。再如股外侧皮神经炎(感觉障碍)当先揉掐充血,再用梅花针叩刺拔罐出血,比其他治疗方法都好。在针灸界挺有影响的贺普仁的三通法之一“强通法”实质就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强通法”体现了贺老所提出“病多气滞”的思想。他认为:“气滞则病,气通则调,调则病愈。”第二、通络法。本法是用活血通络药物以促进血液周流,络脉畅通的一种治法。汉代张仲景用旋覆花汤治肝着,鳖甲煎丸治疟母,开创了通络法之先河。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的病理特点,并提出“凡病宜通”的治疗学思想,扩大了仲景通络法的范围.叶氏运用通络法,多取辛润,虫类药物。辛润之品多能滋阴血,宣通脉络,可用旋覆花,归尾,桃仁等,而“虫蚁迅速飞走诸灵”则可搜络脉,松透病根,追拔沉混气血之邪,可用蜈蚣,全蝎,地龙等,本法一般用于治疗病久入络或努力伤络以致脉络瘀阻,气血沉混,隐伏幽深,出现久痛,徵瘕积聚,偏瘫等一类久病顽症,多伴有脉涩,舌色紫暗等。用之临床,注意虽然“搜剔经络之风寒痰瘀莫如虫类”,但因此类药物多服、久服易破气耗血,故可配以黄芪,党参之属补气药助其搜剔逐邪,玉竹,淮山之类防其伤阴。3经络支配下的外在的经筋、皮部及其应用3.1十二经筋经筋跟软组织损伤关系密切,常用平衡对称法按揉压痛点或阳性反映区来治疗,其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恢复气血正常流通。3.2十二皮部《素问·皮部论》讲:“皮者脉之布。”临床用法有三:(1)浮针刺法。即用浮针在病变周围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即浅筋膜层)针刺的一种治疗方法。“十二经脉伏行分肉之间”(《灵枢·经脉》)提示经络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关系。扫散动作为浮针疗法的特色,现代研究表明外力影响疏松结缔组织可产生压电效应。不通则痛,痛症当首选。通则不痛(2)腕踝针法。该法是用皮部、根结理论在腕踝关节部位的腧穴(尤其原络穴)用近似于“浮刺”的刺法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发现针刺皮下有关部位越表浅,症状消失就越捷,越彻底。临床可治疗四十多种痛症,止痛明显、疗效迅速。(3)内病外治法。中药镇痛膏(温通行气,活血化瘀),外用治疗癌性疼痛效果较好。《医学源流论》曰:“药性从皮肤入腠理,通经贯络,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4疏通经脉的常用方法引起经脉不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内经》提出不同的疏通方法,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千金方》说:“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宜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4.1针刺法4.1.1激发针感以及控制针感传向病所的方法首先,减少进针穿皮痛,可用“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标幽赋》)。其次,“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因为“气到而有效”,具体操作:“用大指甲切之,其气自通行也。”或用“运气法”:“凡用针之时,必先行纯阴之数,若觉针下气满,便倒其针,令患人吸气五口,使针力至病所……可治疼痛之病。”对针感差的人[据《灵枢·行针》载“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欲达疏经之目的,可施行“接力”针法,或用通经接气法“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驱运气血,顷刻周流,上下接通,可使寒者暖而热者凉,痛者止而胀者消”。4.1.2透刺手法清·周树冬《金针梅花诗钞》:“不但双穴可以前后互通,而且两经亦可以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