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姓名:秦留洋学号:20090103256院系: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王冰云职称:讲师摘要:严家炎先生曾在《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一书中这样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走向成熟。”①可见,鲁迅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之巨大,也足见鲁迅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和典范作用。鲁迅小说能受到如此高度的评价,是与他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和悲剧性完全分不开的。离开了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便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也削减了小说的文学价值。在鲁迅先生塑造的众多鲜明而活现的人物形象中,又尤其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和心灵感触的震动,同时还伴随着几缕幽幽的伤感和几分莫名的怨恨。也正应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②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典型性社会意义前言谈到小说,鲁迅先生说:“我深恶先前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做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是用白话写小说的第一人。他把1918~1922年间写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白光》等收集并命名为《呐喊》,意思是为革命呼号助威,“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写作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能够用这些文学作品使人民惊醒起来,振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从而变革改良旧社会。后来,他又把1924~1925年间的小说《祝福》、《在酒楼上》、《高老夫子》、《伤逝》等等收录在他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里。这部小说集和《呐喊》有所不同,多了更冷静的剖析、刻画,创作技巧更为纯熟,刻画更为深切,塑造形象更为典型、逼真。《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共收小说25篇,描绘了从辛亥革命时期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概20年间的中国社会。主要塑造两种人物形象:一类是受到经济剥削和精神压迫的善良勤劳又麻木愚昧的贫苦农民,另一类则是沉沦潦倒又穷愁不堪的知识分子。鲁迅先生十分重视知识分子问题。早在日本仙台医学院留学期间,就有感于国人的麻木、愚昧,“尽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于荒寒者乎?”他希望有志之士能够奋起,主张用文艺做武器来改变国民的精神,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本人也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显然,鲁迅先生急切寻找着“精神界之战士”,他在现实中对知识分子从各个方面加以研究、考察。因此鲁迅小说里知识分子由于各自经历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生活及结局很不一样,具有不同的类型。但作者考察出他们的命运却是大致相同:几乎都是在凄苦、贫病、屈辱中悲哀死去。我们可以把鲁迅笔下那些众多的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概括为五种类型,分别给以探讨和分析。一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和《长明灯》中的疯子,,《药里的》夏瑜。他们遭受了叫喊于生人之中,而人们却并无反应的可悲下场。《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小说表面描述一个逻辑混乱、幻觉虚妄,时时害怕被吃掉的“狂人”。他的癫狂发病的情形,实际上代表了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了觉醒:“凡事须得研究,才能明白”,他研究出中国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从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字缝里”看出“吃人”两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这是对封建礼教和社会现实的本质概括。他研究出吃人者“狮子似的心,兔子的怯懦,狐狸的狡猾”,这是中国吃人者的本性,这是对吃人者的深层认识。他发现了他们的吃人方法“大家联络,布满了罗网”,而且这罗网是由“互相劝勉,互相牵掣”的“父子兄弟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组成的,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的本质。狂人形象就是同各种封建势力决战的旧社会旧制度的叛逆。小说中的狂人是一个开始觉醒的国民的典型,他惨遭压迫,面临绝境,不但抑郁而痛苦,而且总在焦灼中思索、期待和追求着,以致于被迫而疯狂,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思想情绪的艺术概括,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开始觉醒的国民的典型形象;而《长明灯》中的疯子是一位在黑暗而残酷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笼罩下却能大胆、勇敢地去吹熄“长明灯”,摧垮“长明灯”的象征者,无不显示出他对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的反抗和叛逆。完全可以称为其中的“勇敢者了。至于夏瑜在《药这》部小说中并没有正面出场,他的故事形象在刽子手康大叔的话里,在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的动作里。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显示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坚定信仰,也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这无疑是与封建帝制水火不容的。夏瑜为这一信仰而慷慨就义,他的流血牺牲被城市贫民华老栓换成为儿子治病的“人血馒头”,结果却更令人悲痛。二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里的陈士诚。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个读了一辈子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着的读书人。在封建教育的长期毒害下.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毒素深入骨髓.因为沉浸在借“科举”这个梯子往上爬,进而飞黄腾达,享受荣华富贵的梦想里。他连起码的生存能力都丧失了,好吃懒做。自视清高。他是小酒店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尽管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但他依然不肯脱掉它,不肯、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在最潦倒时还摆着读书人的臭架子。满口之乎者也。更令人可笑的是他很热情地去考酒店的伙计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并富有耐心地讲解茴字的四种写法。生路断了的他就去干偷窃之事,偷了书卖,反而振振有辞地为自己辨白,“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最后却让同是读书人的丁举人打折了腿.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他最终永远地消失了他卑微的身影。也很快被人遗忘了。小说以鲁镇的成享酒店为背景勾画出森严壁垒的阶级差、等级别.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为孔乙己的悲剧提供了典型环境,并对那个摧残人、杀害人的罪恶社会及其文化教育制度提出了最沉痛的控诉。·白光》中的陈士成是和孔乙己相类似的人物,也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生迷恋仕途.从个几岁的孩童考成了两鬓斑白的老翁,参加“初试”十六回,到头来却连个秀才都没捞到。但他仍未有丁点儿的醒悟.更不能正视现实.最终发了疯,在求贵不成,求富不得的情况下,茫然走出城外.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万流湖里。孔乙己、陈士成作为鲁迅小说揭露的封建知识分子。其生活时代是封建社会崩溃时期。因为科举制度一崩溃,走科举之路的知识分子就必然会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封建社会正因为孕育了这样~代代保守、迂腐、愚昧的国民.才导致了它的最终崩溃。孔乙己、陈士成均属。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作者通过此类典型,对腐朽反动的封建文化教育、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愤怒的控诉.表现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战斗精神。三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和《高老夫子》高尔础。鲁迅小说中维护封建统治的知识分子,主要有赵太爷、赵秀才、假洋鬼子、鲁四爷、四铭、高尔础等。其中四铭和高尔础是鲁迅着力刻画的两个维护封建统治的丑类。《肥皂》这篇小说,是揭露一伙道貌岸然、自我标榜为正道者的伪善与无耻之人的。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四铭,就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卫道者,又是一个灵魂丑恶的假道学。他极端仇视社会的革新和旧习的改造,他内心深处充斥着许多卑鄙醒醒的东西,而表面上却又要打着正人君人的旗号。四铭本来曾是光绪“百日维新”的拥护者,也曾提倡过办学堂。但时代前进的力量把他推落在历史的泥塘里,反改革的狰狞本相,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这个反动的封建卫道者,对“自由”、“解放”,怀着刻骨的仇恨,他声嘶力竭地叫喊、诅咒,妄图拖住时代的车轮。连女学生剪发,在大街上行走,也引起了他兽性的憎恨。在他看来:“军人和土匪倒还情有可原”,独独这女学生剪发,简直是“搅乱天下”的大祸患,是“道德沦丧日下”的罪恶渊蔽。他要把妇女重新赶回封建家庭,永远禁锢在礼教的牢笼里,供他们玩弄。而他丑恶的表演,恰成为学生取笑的对象。在《高老夫子》中,鲁迅从另一种社会层面上,开掘了新国粹主义者腐朽、堕落的灵魂,并用另一种笔锋和色调,形象地描绘了新国粹主义者高干亭十足无知和无赖的流氓相。高干亭本来是一个打牌、看戏、喝酒、追女人、设骗局⋯⋯所谓烟酒漂赌无所不为的社会渣滓。但是,由于他写了(中国国粹义务论》和《论中国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的文章,被国粹主义者推崇为“少年人的座右铭”,因之,这个“老杆”也上了讲坛,挂上了“有名学者”的金字招牌,为维护封建统治效力。高干亭分明不学无术,却要给自己涂上一层“留心新学问、新艺术”的油彩,把自己装饰成“学贯中西”、“融化新知”的才子。他想利用高尔基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而改名高尔础,简单到连起码的历史知识都不懂。他那一知半解的东西,不过是什么桃园三结义、孔明借箭、三气周喻,黄忠定三军斩夏侯渊,以及秦琼卖马之类的演义小说里的故事,却招摇撞骗以“整理国史”自命,而且得到贤良女校的聘书,要去作历史教员。对四铭、高尔础这类维护封建统治的知识分子,鲁迅对他们进行了深刻揭露与讽刺。以便让人们清其丑恶面目。四曾经热情,而后沉沦的孤独者。如《在酒楼上》里的吕纬甫,《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在学生时代曾经是一名革命的闯将.他曾经“到城隍庙里去拔神像的胡子”.并且因“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他曾勇敢地站出来向封建神权挑战。是一个“敏捷精悍”、英姿勃勃的青年。然而在辛亥革命失败后,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化,历史的逆转。使他失去了方向,逐步磨光了棱角。蜕变为封建教育的传声筒。他千里迢迢从山西太原回到江南S城.不过是为了给早就死掉烂掉并且踪迹全无的小弟“迁葬”,以骗骗母亲,安慰自己。他自己在办完这些无聊的事情之后,仍然要去教什么“子日诗云”.用《孟子》《女儿经》中的封建思想去毒害青年。他就这样敷衍着过日子。混日子.。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吕纬甫的退伍、落荒。继而颓唐、消沉。终于由战斗者变成了苟活者。他不甘心颓废,却又无力自拔,明知道在消沉,也可不去振作。按着他自己的比喻说,像一只苍蝇.。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走了.但是只飞了一个小圈.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吕纬甫这一甘心落伍又不能自拔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以后,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五四“时期比吕纬甫激烈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比吕纬甫长久。主张“家庭应该破坏”。常发表“没有顾忌的议论”。见解“奇警”.表现对旧礼教的蔑视与反叛。但在生活的重压下。他终于躬行起先前他所憎恶和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抑、所主张的一切了’。他不得不自言自语地说:。自己已真的失败了”。然而他却又阿O似地觉得自己胜利了。因为他有了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他虽然觉得自己不配活下去,别人也不配。同时.他又觉得偏要为不愿意让自己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心灵在极度的苦痛中受着煎熬,致使他终于静静地死去。个性主义使魏连殳“亲身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了里面。”他也愤愤地以躬行所恶而畸形地报复世俗的压迫.不但未得到解脱。反使他陷入更深的精神孤独和痛苦的境地。他以自戕似的毁灭宣告了自己的失败。作品借这个形象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革命力量与习惯势力的冲突,展示了笼罩着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这类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深受新文化的熏陶,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作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五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