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赏析之表现手法简析一、表现手法类型从广义角度分,表现手法等同于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方式,抒情方式,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等。从狭义的角度分,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对比,用典,象征,想象,联想,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起兴,渲染,烘托,正侧结合(结合描写手法),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等。二、真题回顾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登洛阳故城许浑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注释】①许浑,晚唐诗人。②古堞,城上的矮墙。③缑(gōu)岭,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东南,距洛阳约百里。传说东周灵王的太子晋修仙得道,在缑氏山头骑鹤升天而去。问:全诗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答:①主要运用典故和视听结合(或动静结合)的手法。②首句“禾黍离离”,化用《诗经·黍离》开首的“彼黍离离”的句子,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尾联借用太子晋修仙得道的典故,慨叹世人不能像太子普那样逍遥自在地超脱于尘世变迁之外。③颔联“水声东去”既是写实景又是双关寓意。诗人由脚下奔流向东的洛水,生发出光阴流逝,人世沧桑的感慨。颈联“鸦噪暮云”为听觉,“雁迷寒雨”是视觉。空寂之中,几声鸦噪,数点雁影,更增添了萧瑟的情味。又如:“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作用:用典使诗文语言精练,内容丰富,表意含蓄委婉,言简意丰。答题格式:通过用典的手法,……(某词或某句)化用/借用……的句子/典故,暗含/表达……(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答:①全诗主要运用对比,②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后二句各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③通过陶者和富家的鲜明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2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表明自己的感情或态度。作用: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强化作者情感。答题格式:运用对比的手法,A和B形成对比,通过鲜明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A的……(感情),对B的……(感情)。【注】1.情感效果必须两者兼顾。2.多组对比要逐个说明。如“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之句有三组对比,应一一说明。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问:全诗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①全诗主要运用反衬的手法。②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诗人借色彩绚丽,美好的春光景色,表达思归的感伤。③全诗以乐景衬哀情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行之早的?答:①主要用了反衬手法。②用天未放亮,分外明亮的星斗反衬夜色之暗;用“草虫鸣”反衬环境的寂静。③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的特征,用类似的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为陪衬。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作用:可分为正衬与反衬。甲事物由於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答题格式:运用衬托(或反衬、正衬)的手法,用A的……(特征)衬托B的……(特征),更加突出了人或物或环境的……(特征)。衬托与对比的区别:(1)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2)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蝉虞世南①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①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②緌(音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答:①象征(答比兴、托物寓意、联想亦可)。②用“蝉”象征君子。“垂緌”饮露,“居高”声远,形象地表现了“蝉”的形态、习性、鸣响,“自”“非是”等词自然引出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③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3格的赞美之情。【补充】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简析: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①,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注】①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简析: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屏风李商隐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问:这首诗的主旨与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别无二致。但表现手法上,却完全不同,试谈谈你的看法。答:①李白的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李商隐的诗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②诗中屏风的“掩灯遮雾”象征以谗言蒙蔽视听的小人。诗人借咏屏风表达了自己的怨恨。③整首诗借对“屏风”的歌咏,极为含蓄地表现自己内心的怨恨。显得极其含蓄委婉。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表现手法。如鸳鸯象征爱情,梅花象征傲霜独立,坚强不屈的品格。又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就象征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象征手法一般出现在咏物诗中。作用: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答题格式:运用象征的手法,诗中A象征B,诗人以A自喻,借A表达……(情感)。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问:全诗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①全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和对比的手法。②前两句写去年此时桃花艳丽,佳人之美是“虚景”;后两句写佳人已不见,桃花依旧美丽,是“实景”。以虚衬实,怅惘之情顿生。③同时今昔对比,只是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心头,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4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问: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①全诗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②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作用:清朝唐彪《读书作文谱》: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虚实之间或相辅相成,渲染烘托,或相反相成,强烈对比。答题格式: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是实写,……是虚写,虚实相生,强化眼前(现实的)……情感。【注】虚实结合有时伴随着对比手法的运用。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元代文学家。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问:这首散曲一句一景,作者是如何描绘眼前之景的?请结合全曲分析。答:①作者运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或俯仰结合)的手法。②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是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是近景;同时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③全曲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静态,动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作用:动静结合,有化动为静,如:遥看瀑挂前川;有化静为动,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有以静衬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以动衬静,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动静结合使意境和形象和谐统一,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远近结合的作用是使画面更有层次感。答题格式: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是静态的,……是动态的,有动有静,刻画了……(环境的特征)。【注】动静结合与衬托的手法分不开。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5贾生才调更无伦,宣室求贤访逐臣,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问:本诗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①主要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②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③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抑扬结合:对要褒贬的人或物,先后写其长处和短处。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均是强调后者。答题格式:运用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是褒扬(扬),……是贬损(抑),抑扬结合的手法,赞美或讽刺了……。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注】据史载,唐王朝经常和东北边境上的契丹族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广大人民希望统治者能够安抚边庭,过安定团聚的生活。问:本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情感的?答:①本诗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②描写了一位闺中少妇打跑啼叫惊梦的黄莺的情景,看似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③本诗通过写少妇怀念征人的小事,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的大主题。三、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问:本诗是如何刻画白梅形象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问:首联用什么表现手法?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