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区分日语自他动词?大家都知道,日语每个级别的词汇中都存在自他动词。下面首先请大家试着将以下词汇按照自动词、他动词的词性分开。上がる会う叩く踏む上げる下げる着く腐る聞く見る下がる眠る答案如下。他动词:上げる叩く踏む聞く見る下げる自动词:上がる会う眠る着く下がる腐る一般来说,他动词和自动词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能与格助词“を”连用。比如:他动词自动词手を上げる手が上がる頭を下げる頭が下がる声を聞く魚が腐る壁を叩く家に着く但是当格助词“を”表示起点、经过点时,连用的动词一般为自动词。比如:起点:家を出る。東京を出発する。经过点:橋を渡る。山を越える。我在翻译训练的课上经常让学生做下面这样的练习。那么先请大家将下列短语中的自动词转换为他动词,他动词转换为自动词。体が温まる→寄付が集まる→ドアが閉まる→電話をつなぐ→道をふさぐ→店が開く→腰を痛める→連絡が入る→枝を折る→岩を砕く→通过以上练习,可以让同学们很好地掌握下面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自他动词的固定规律。aru→u他→自塞がる→塞ぐ繋がる→繋ぐu→asu自→他動く→動かす乾く→乾かすeru→asu自→他逃げる→逃がす冷める→冷ますaru→eru自→他掛かる→掛ける曲がる→曲げるeru→su自→他流れる→流すこぼれる→こぼすeru→u自→他砕ける→砕く見える→見るu→eru自→他開く→開ける痛む→痛めるiru→asu自→他生きる→生かす満ちる→満たすiru→osu自→他起きる→起こす落ちる→落とす这种规律可以总结如下:此外,有的日语单词兼有自动词和他动词的性质,比如:自动词他动词風が吹く笛を吹く水かさが増す定員を増す波が寄せる枯葉を寄せる母が心配する母を心配する这样一来,日语里的自他动词可以分为四类:绝对自动词(没有对应的他动词的自动词)、绝对他动词(没有对应的自动词的他动词)、相对自动词/他动词(由共同的词根派生出来的自动词、他动词)、两用动词(本身兼有自他两种性质的动词)。对中国学习者来讲,最难的或许是对サ变的自他词性的判断。首先请从以下サ变动词中找出自动词和他动词。刺激する打倒する処理する対処する反対する賛成する鍛錬する応答する中国的学习者特别容易在这一部分犯错,这是因为中文里的语法规则和日语不同,中文里没有自他动词的说法。下面是与以上日语词汇意思相近的中文词汇:刺激打倒处理对待反对赞成锻炼答复这些动词都需要与宾语连用,且汉字的意思也与日语较为相近。但是在日语,却将它们明确分为了自动词和他动词。因此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要掌握サ变动词的自他词性的区别。尤其要注意,某些含有他动词性质的自动词前面也使用格助词に。下面试着将日语自他动词和中文的动词做一个比较。一般来说他动词在中文里叫做“及物动词”,常用“动词+宾语”的形式。自动词叫做“不及物动词”,常用“主语+动词”的形式。比如: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动词+宾语”“主语+动词”吃饭打人敲门买东西我每天跑人死了我哭了但是我们往往又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动词+宾语”还是“主语+动词”,都可以表示同样的意思(结果)。比如:“主语+动词”“动词+宾语”门开了开门客人来了来客人了演出开始了开始演出吧产量增加了增加产量也就是说,中文里没有严格的自动词、他动词的区别,大部分词都是兼有两种词性的。寺村在1982年就指出,日语里相对自动词/他动词较多,而中文和英语里两用动词居多,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下面整理了一下中日文较大的一点区别。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中文中没有相对自动词/他动词。那么中文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一般日语中,相对他动词连接的宾语正是相对自动词连接的主语。这种情况的一大特征是:相对自动词一般用来表示变化。如果从因果关系来区分二者的话,可以这样理解:相对他动词包含他动性引起的原因,以及对象事物的变化两个方面;而相对自动词则只能表现对象事物的变化。也就是说,“子供が電気を点ける(小孩打开了灯)”既强调“开灯”的动作,也暗含了“灯亮了”这一变化。因此,“電気を点けた(打开了灯)”这句话同时含有“電気が点いた(灯亮了)”的结果。下面我们从动词的因果关系来看看日语与中文的动词中对“结果”的包含有什么不同。○抓了,可是没抓住。×捕まえたが、捕まらなかった。→犯人を捕まえた=犯人が捕まった○买了半天,可是没买到。×ずいぶん買ったが、買えなかった。→物を買った=物が買えた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日文动词的区别:日语中,动词含有“做了,也做到了”这一层意思,而中文没有。日语的动词不光包含动作,大多还包含结果这一变化,而中文中,一般动作和变化的结果是两件事情,动词中一般不包含变化的结果,而如果想要表达出“结果”,则需要在动词后加入“住”、“完”、“到”等结果状语。比如:中文○武松打死了老虎。日语×武松は虎を打ち死んだ。日语○武松は虎を打ち殺した。“打死”翻译成日语应该是“打ち殺す”,日语没有“打ち死ぬ”这一说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刚才的观点。如果想要表达“动作实现了”,需要在动词“打”后边加上补语“死”,才能表结果。看下一个例子:中文里,“坏”不是动词,更没有他动词的词性,因此以下说法是不成立的:×太郎坏了墙壁。×太郎把墙壁坏了“坏”通常只表示变化,如果想说明这一变化的结果,需要加入“弄”、“搞”等代动词。太郎弄坏了墙壁。太郎把墙壁弄坏了太郎搞坏了墙壁。太郎把墙壁搞坏了这里面的“弄”和“搞”包含着他动性的原因,日语的他动词与中文的代动词结构有着如下的对应关系。壊す濡らす汚す砕く殺す割る弄坏弄湿弄脏弄碎弄死弄破搞坏搞湿搞脏搞碎搞死搞破我们可以看出,日语中的相对自他动词(自他动词成对出现)现象,在中文里可以用“动词+状态”的形式表达,比如“弄”、“搞”加上表示变化的“坏、湿、脏、碎、死、破”等。比起日语来,学习中文可以少背诵许多他动词,学习量大大减少,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不过有趣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日语一样,存在着大量的他动词。邓禹令杀犬血污之,使不能行。光武催军急赶。明《东汉秘史》登子反之床,起之。《春秋·左传》古代汉语:污杀摧毕视現代汉语:弄脏弄死折断做完看见综上所述,中文的自他两用的词汇很丰富,而且可以通过“代动词(弄、搞)+表变化的词汇”这种结构高效地表达出相对自他动词的意思,因此中文学习量相对较小。对于广大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说,可能学习自动词、他动词时会觉得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