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护理常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血液内科护理常规目录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P1第二节缺铁性贫血………………………………………..P2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P3第四节出血性疾病…………………………………….…...P4第五节白血病……………………………….……………...P5第六节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护理………………………….P62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有贫血、皮肤黏膜出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等。1.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活动: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3.饮食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4.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发热、贫血及出血情况。若出现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抢救。5.药物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6.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尽量减少和避免肌内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7.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用软毛牙刷刷牙,选择合适漱口液,于餐前、餐后及睡前含漱。8.肛周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便后清洁肛周或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感染。39.健康指导:使病人掌握与本病有关的基本知识,加强心理护理,树立治疗信心。10.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减少或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第二节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储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急、头晕眼花、纳差、腹胀、舌炎、口角炎等。其病因为慢性失血,铁吸收不良,摄入铁不足或需铁量增加。实验室检查示血清铁低于10.7/μmol/L。1.按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2.休息与活动:轻、中度贫血者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血红蛋白40g/L以下者应卧床休息。3.饮食护理:补充营养和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血、香菇、肝、豆类、蛋黄、菠菜等,要注意多样化及均衡饮食。4.病情观察:观察贫血的一般症状,如全身倦怠,头晕,皮肤、黏膜苍白,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5.药物护理: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避免与茶、咖啡、蛋类、乳类等食品同时服用。口服液体铁剂时应使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注射铁剂应采取深部肌内注射,且经常更换4注射部位。静脉注射铁剂的速度宜缓慢,匀速,备好急救药品以防发生过敏性休克。6.输血护理:输血治疗时,应做好输血前准备并密切观察输血反应。7.健康指导:重度贫血病人注意卧床休息,增强营养,纠正偏食习惯,多食用含铁多的食物。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类贫血。特征为外周血中全血细胞减少,伴低增生性骨髓,骨髓造血组织被脂肪组织替代,造血细胞过度减少。急性再障发病急,贫血呈进行性加剧,常伴严重感染、内脏出血。慢性再障发病缓慢,以贫血表现为主,感染、出血均较轻。1.按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2.活动与休息:根据贫血的程度适当休息和活动,重度贫血者绝对卧床休息。3.病情观察:急性型观察发热、出血部位及程度,警惕严重感染和颅内出血。慢性型应观察贫血程度、药物疗效及有无转为急性型倾向。4.发热护理: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避免用酒精擦浴。5.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全身皮肤清洁卫生,预防口腔、阴部、肛周感染。56.健康指导:告知如何预防感染和出血,指导正确服药。避免接触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化学、物理因素和药物,定时复诊。第四节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hemorrhagicdisorders)是止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不易止血的一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临床上将该疾病分为3类,即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异常、凝血因子异常。临床上常见病有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1.按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2.活动与休息:有出血倾向时应卧床休息,对关节型病人在出血停止、关节消肿后应鼓励下床活动。3.饮食护理:依据病情选用流食、半流食或普食,宜软食少渣,防止消化道出血。4.病情观察:内脏出血要注意观察出血量和出血是否停止;皮肤黏膜出血注意观察出血部位、范围;眼底出血要警惕颅内出血。5.预防出血: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延长出血时间的药物。除去过敏原污染,如食物或药物过敏因素,执行操作时动作应轻缓,避免损伤组织发生出血。6.健康教育:保持大便通畅,不剧烈咳嗽及活动,避免身体挤压和碰伤,定期复查血小板,有出血倾向及时就诊。6第五节白血病白血病(1eukemia)是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原始和幼稚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疾病。临床表现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机体各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相应表现。临床上按白血病形态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化疗原则为强烈联合药物诱导和缓解后早期强化及维持治疗,选择治疗方案个性化。1.按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2.休息与活动:卧床休息,防止晕厥。3.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化疗期间以清淡饮食为主,防止口腔黏膜破溃出血。4.病情观察:注意出血部位及程度,如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颅内出血早期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紧急处理。5.发热护理: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禁用酒精擦浴。6.化疗护理:注意观察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局部血管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等。7.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流通,每天定时紫外线消毒30分钟,病人粒细胞数低于500/μl时,应安排单人房间进行保护性隔离,避免受凉,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口腔、7鼻腔、皮肤及肛周护理,防止感染。8.健康指导:使病人掌握疾病知识,保持乐观精神,坚持按期维持治疗及强化治疗,定期随访血象,若有发热、出血、关节疼痛等应及时就诊。第六节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护理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是一组造血干细胞疾病,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可合并有感染和出血倾向。血液学特点是周围血表现为一系,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大多增生活跃,少数病例增生低下,有两系或三系造血细胞呈病态造血。评估要点1.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2)贫血程度及面色。(3)有无乏力,头晕,心悸,体力活动后气促等症状。2.心理状况。3.自理能力。4.护理措施(1)根据病情评估病人活动能力,适当休息,注意活动中体力变化,加强保护,避免意外,病情危重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应按医嘱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性强过硬带刺的饮食8(3)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对需要隐瞒病情的病人应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对于病危或终末期家属,应予特别的关切,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安排好探视(4)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减少细菌附着,严格消毒制度,定时空气消毒和细菌培养监测(5)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内衣,保持口腔清洁,三餐后漱口,便后坐浴,保持肛周清洁(6)观察用药反应(7)病人常表现悲观焦虑甚至绝望,恐惧,护士应给予病人更多的同情关怀,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情绪,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5.健康指导(1)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又称难治性贫血,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使病人在舒适的环境中保持乐观情绪。(2)安排适宜的养病方式,保证足够的睡眠。(3)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减少感染机会。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