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血液分析仪HematologicAnalyzersKEYPOINTS1.Basiccontentofhematologicanalyzers.2.Principlesofhematologicanalyzerbasedononeortwoclassicmethods:electricalimpedanceand(or)opticaldetection.3.Parametersfromhematologicanalyzersandtheirclinicalvalues.4.Characteristicsandsignificancesofbloodcellhistogramsandscattergram.5.Functionassessmentofhematologicanalyzer.血液分析仪,临床血液一般检查最常用仪器。50年代,美国库尔特(W.H.Coulter)发明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并申请专利。血液分析仪优势检测项目多速度快精度高易操作第一节检验原理一、仪器基本结构1、机械系统2、电学系统3、光学系统二、电阻抗法1、电阻抗原理,又称库尔特原理2、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原理仪器将体积为35~450fL的血细胞,分为256个通道(channel)。每个通道:1.64fl。根据细胞大小,分别置于不同的通道中,显示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Histogram)。经溶血素处理脱水后,血细胞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第一群(35~90fl)小细胞区:淋巴细胞(体积最小)。第二群(90~160fl)单个核细胞区,(中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原始、幼稚细胞、异常细胞等。第三群(160fl以上)大细胞区:嗜中性粒细胞(体积最大)。三分群血液分析仪正常白细胞分类模式图(直方图)%3590160300400450(fl)3、红细胞检测原理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测定与白细胞计数相似。100200300400(fl)%4、血小板检测原理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随红细胞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检测。直方图在2~28fl(不同仪器不一)。102030(fl)%三、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组合应用电学光学细胞化学等1、白细胞检测(1)容量、电导、光散射(volume,conductivity,scatter,VCS)法原理细胞体积技术(测量细胞大小)电导性技术(测量细胞内部结构)光散射技术(测量细胞形态、细胞核和细胞颗粒)。体积电导光散射VCS可显示3种细胞散点图DF1(体积值和散射光值)DF2(体积值和电导值)DF3(体积值和电导值)(2)电阻抗与射频法(能透入细胞内,测量核的大小及颗粒的多少)。RF:射频电流细胞内部结构信息DC:直流电细胞大小的信息(3)激光与细胞化学法过氧化物酶检测通道嗜碱性粒细胞/分叶核检测通道。(4)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ulti-anglepolarizedscatterseparationofwhitecell,MAPSS)法0°:前角光散射(1°~3°),可粗略测定细胞大小。10°:狭角光散射(7°~11°),可测定细胞内部结构相对特征。90°:垂直光散射(70°~110°),测定细胞核分叶情况。90°:消偏振光散射(70°~110°),区分嗜酸性粒细胞与其他细胞。2、光散射法红细胞、血红蛋白检测原理低角度(2°~3°):测量红细胞体积。高角度(5°~15°):测定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血红蛋白检测原理比色法4、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原理:用新亚甲蓝染色使红细胞RNA着色或用荧光染料对RNA进行染色。光散射法网织红细胞检测散点图第二节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参数一、检测参数中高档仪器检测参数:20项左右或超过40多项。二、相关参数的临床应用第三节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图形一、血细胞直方图横坐标为血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1、白细胞直方图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异常白细胞直方图2、红细胞直方图(1)正常红细胞分布:50~200fl(2)异常红细胞直方图3、血小板直方图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2~30fl分布,主要在2~15fl。异常血小板直方图第四节仪器质量保证一、可比性(comparability)指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与常规方法所测结果相比较。显微镜法是血细胞检验基础。P>0.05有可比性;P<0.05无可比性。结论:计数细胞越多、选用吸管、计数盘越多,计数结果接近真值。实际工作中,镜检法很难达到此要求。二、准确性(accuracy)准确性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值一致性的程度。三、总重复性(overallrepeatability)指同一份标本多次测量的结果接近的程度。重复测定1份抗凝静脉血10次,计算CV值。四、精密度(precision)批内(within-batch)精密度:同一批样本重复测定结果的评价。批间(between-batch)精密度:对两批或两批以上样本重复测定结果的评价。精确度和准确度五、携带污染率(carryover)连续测定1份高值样本3次(i1、i2、i3)再测定1份低值样本3次(j1、j2、j3)携带污染率(%)=(j1-j3)/(i3-J3)六、稀释效果指测定值与稀释倍数是否呈比例关系。线性关系范围越宽越理想。P<0.01,非线性相关;P>0.05,未偏离线性。稀释效果MCHMCVMCHCR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