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还是死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恩格斯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年)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宁可不要100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英国谚语莎士比亚故乡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出生于1564年4月23日,巧合的是,又卒于1616年4月23日。于是,英国人便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莎士比亚戏剧节”。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作品简介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论世:文艺复兴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特点的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其思想基础为人性论:肯定人的价值,赞美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推崇知识,主张平等。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最高水平的就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知人论世(1)早期(1590~1600年):这时期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①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②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O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③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2)中期: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创作了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代表作是《哈姆雷特》。(3)晚期: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写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暴风雨》(1611)写米兰公爵用魔法把谋权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等所乘的船摄到荒岛,并宽恕了他,其弟也交还了王位。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人类有史以来杰出的经典戏剧※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莎学研究的最大课题。《哈姆雷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三、作品简介《哈姆雷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雷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雷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雷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雷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雷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雷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雷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莎翁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紊乱wěn吐露lù创痛chuāng鞭挞tà嫁奁lián忏悔chàn罪孽niè匍匐púfú延宕dàng吮吸shǔn陨落yǔn烟视媚行字词积累故事情节①心怀鬼胎的国王与侍臣密谋商量试探是否“因失恋而疯狂”的哈姆莱特。(国王与身边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②奥菲利娅被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③国王与侍臣试探后的密谋。(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和乔特鲁德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克劳狄斯和乔特鲁德波洛涅斯雷欧提斯多森格兰兹(朝臣)吉尔登斯吞(朝臣)人物关系讨论人物关系王子哈姆雷特与国王克劳狄斯:是叔侄又是仇人哈姆雷特与王后乔特鲁德:是母子,又有着母嫁仇敌的隔阂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是恋人,又有因误杀奥菲利娅的父亲所产生的不可化解的矛盾国王克劳狄斯与王后乔特鲁德:原为叔嫂后结为夫妻,但克劳狄斯有着毒杀乔鲁特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御前大臣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克劳狄斯的帮凶,又是奥菲利娅的父亲。奥菲利娅:既深爱着哈姆雷特,又与其有着杀父之仇,与波洛涅斯有着骨肉亲情。雷欧提斯:既是哈姆雷特的好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反目成仇。结论哈姆雷特的复仇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环境。亲情爱情友情尖锐的矛盾冲突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主要)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哈姆莱特内心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冲突答案第①段是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的高度评价和由衷的失望。体现了奥菲利娅的天真。第②段是哈姆莱特表达对叔父和母亲结婚的反对,特别是对现任国王克罗迪斯的痛恨。理解文章中的两段话的含义:1.“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这样无可挽回的陨落了!”2.“我说,我们以后再不要结什么婚了……进尼姑庵去吧,去。”答案国王克罗迪斯怀疑哈姆莱特是装疯。从让奥菲利娅去试探并听了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的对话准备把哈姆莱特赶到英国去这两件事上,都可看出国王克罗迪斯不相信哈姆莱特是疯了。思考国王克罗迪斯真的相信哈姆雷特已经疯了吗?从那些情节可以判断出来?出色的戏剧语言具有强烈的激情的形象性语言——形象性、对比性善用排比、比喻等诗化性语言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出色的戏剧语言形象性的语言哈姆雷特的语言: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请大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克劳狄斯的语言:亲热,和善,阴毒,足见其是一个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家伙。哲理性的语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哈姆莱特)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莱特)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波洛涅斯)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价值。(奥菲利亚娅)……“看到这些强烈的词句你怎样想?它们是这样出人意料,不是迟缓地吃力地一个跟着一个而来,而是流畅地大量地成千上万蜂拥而来,犹如泉水中涌出无数水泡,簇拥在一起,纷纭杂沓,层出不穷,使人来不及看到它们的扩展,也来不及看到它们的消失。”——法·泰纳《莎士比亚论》莎士比亚剧作语言特点1、语言生动精炼,一方面运用书面语言和口语,一方面也广泛采用民间谚语和俚语,灵活丰富。2、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形象化。3、大量运用修辞格,善于形象譬喻,语言具有音韵节奏之美,充满诗意。人物形象品评人物的方法听其言,观其行,外貌心理和神情。人物关系要理清,勿忘体察作者情。讨论在你的眼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忧郁的王子愁容满面沉默寡言性格也有明朗的一面,诙谐幽默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聪明机智,有勇有谋,敢爱敢恨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主观原因: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哈姆雷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基本特征:身穿墨黑的外套,脸色悲苦沮丧,酷爱思索而又一再延误行动的忧郁的王子。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来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男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他是个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现在一般用“哈姆雷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鲁迅名家观点“从天性上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精力充沛,灵魂伟大,他在软弱时也是伟大而强有力的,因为一个精神强大的人,即使跌倒,也比一个软弱的人奋起的时候高明。”——别林斯基哈姆雷特挑着理性的灯笼在寻找大写的人。——苏联·阿尼克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