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现代化要坚持大众化方向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文现代化要坚持大众化方向《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27日第2版作者:柳斌什么叫语文现代化?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语文现代化是指汉语拼音化吗?不是。历史上的确有人主张汉字改革要走拼音化的道路,甚至文化旗手鲁迅都讲过“中国人或者抱着方块字而死,或者舍弃方块字而生”这样的话。但这些都只是个人的见解或主张,并没有上升为国家意志。而代表国家意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就明确规定:《汉语拼音方案》只是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作为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因而,汉语拼音化的选项被排除了。那么,语文现代化是语文小众化、贵族化吗?当然也不是。实际上,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历史已有上百年了。从20世纪初出现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语言大众化运动,到建国后的文字改革及普通话推广运动、对外汉语教学运动等,都应是语文现代化运动。所有这些语言文字改革的大目标是一个,即实现语言文字的大众化。语言文字改革的基本内涵是为人民的、为大众的,是打破士大夫和少数文人的垄断,将本属于大众的语文工具还给大众,这是语文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救国图存、富民兴邦的历史使命。应当怎样评价语文现代化的成果呢?一百多年来,尤其是建国以来,语文现代化的成果使国民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巨大提高。语文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思想的工具,是沟通交流的媒介,是文化的载体。其实,我们都生活在语言文字之中。具有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后,我们才能谈做人、谈学习、谈数学、谈科学、谈劳动、谈发展、谈弘扬文化、谈报效祖国。四个现代化中,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而国民的语文素养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要消耗巨额财富,而作为人力资源大国,则可以创造巨额财富。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中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化为国民总产值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必须看到,语文教育的大众化和国民语文素养的大提高确实为这种飞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劳动力素质基础,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众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典型例证。我们不能忘记白话文运动、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创制和应用汉语拼音方案等语文改革活动,在我国快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推动劳动者创业创新等伟大进程中立下的汗马功劳。语文现代化当前的任务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当前的任务应是继承百年优秀传统,坚持语文大众化方向,满怀信心地让汉语文以规范、健康、优美、快捷的姿态走向中国、走向世界。语言文字现代化必须是为了大众。让语言文字拥有大众,让大众拥有语言文字,如此则语文长存。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有16亿人使用汉语,占世界总人口的25%。现在有些语言文字只有千人或百人或数十人使用,怎么能生存下去呢?我们应当增强语文自信。我们的文字集形、音、义于一体,内涵丰富,信息量大;我们的文字传承几千年没有间断,文化多彩多姿;我们的文字以字根组字,以字组词,历久弥新,适应性大,生命力强。有了这几个特点,便成就了汉字、汉语的诸多优越性。汉语认字少,组字简单科学,字形达意,掌握1500个汉字后,就能做到温故知新、无师自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英语至今已拥有一百万词汇,要把《时代》周刊读下来,至少得掌握3万个单词。而汉语呢?掌握2500个汉字,就可以阅读中文报刊了。汉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比英语快,语音输入优势更大。未来,计算机将进入二维、三维时代,汉语将越来越显现其优越性。汉字十分优美。鲁迅先生曾说过:“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汉字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汉语要以优美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必须坚持规范化、标准化原则,弘扬健康、纯洁的传统,反对低俗化倾向,扫除粗劣丑陋的坏风气。此外,还要重视保障国家语言文化的安全。(作者柳斌,系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本文系作者在“2016年度中国语文现代化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有删改)核心素养:美术教育高峰值(艺坛走笔)2016-05-2901:56:00来源:人民日报(北京)0分享到:易信微信QQ空间微博(原标题:核心素养:美术教育高峰值(艺坛走笔))基础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任何变动,哪怕微小的变动,都会牵动社会的神经。近期,基础教育在发生什么改变?最新的改变非“核心素养”莫属。“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它们成了基础教育的“头”,“头摇”则“尾摆”,一切将随之改变,谓之基础美术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不同学科?各个学科需要在分析自身学科特征和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美术学科方面,综合考察美术特征、社会特征和教育之关系,专家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它们将成为少儿美术的核心概念,引领其发展和变革。图像作为人类的传播与交流工具之一,在历史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当今更随着网络与多媒体的发展,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能,以致有人将我们所处的时代称为“读图”时代。现代人,包括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只有具备了图像识读素养,才能从浩繁的图像中,甄别和获得有益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以往观看和欣赏美术作品,一般需要到美术馆和博物馆,但现在的观看环境已经极大地拓展,在街头、餐馆、宾馆到处都能看到美术作品。驻足观看之后,能够看到什么,能获得什么知识、精神和情感上的收益,不仅取决于观看的态度,也需要对图像的形式特征、艺术内涵有所了解,包括它们的样式、风格、材料,以及发展脉络,这需要丰富的相关背景知识。在这方面,如果从少儿时期便有所积累,图像识读将会极大地提升其审美素养。如果说,“图像识读”以内在的建构为主,“美术表现”则以外向的表达为主。除了语言、文字、表情、动作,视觉形象也是人类通用的表达方式。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进行直观的表达。比如用照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或视频,用电脑软件改变和创造图像,用剪刀剪出一个形象,用笔在纸上描绘一幅示意图和关系图表达和呈现自己的想法,都属于美术表现。如此说来,美术表现并不复杂,也不足畏,只要少儿通过美术学习,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了解并能运用各类媒材,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就能做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也是文化心理和行为。爱美的前提是审美判断,如此才会使得爱美的心理和行为指向更高的品位。审美判断是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其前提是形成美感和建立内在的审美标准,尤其要知晓对比与协调、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和谐呼应的形式美法则。进而言之,审美素养还有助于建立起美好的家庭、社区、城市、国家乃至世界,帮助人们建构高品质的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创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创意实践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创新意识,是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在正面价值的引导下,追求创造和新意的自觉。创新也是艺术的生命源泉。美术更是一个没有唯一答案、能够包容个性的学科。从人类历史中不同地域文化和个性经验中吸收不同的创造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少儿就能逐步获得创意实践素养。文化具有“人化”和“化人”的双重性。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和不同的文化现象,这一素养将帮助少儿形成文化视野,用文化的眼光观察社会和人类。当代社会,不同的文化彼此交融,形成了多元、重叠的文化空间,生活在不同文化空间中的人,都需要思考自身所属的文化与其他文化构成的相同、相似、相近或相异的关系,思考如何保留自己的优秀文化,如何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从而才能使自身素养得到优化、使生活品质得到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五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针对美术专业人士而设定的,而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只是美术专业人士可能在这几个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和优秀。对五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表现的描述,是基础美术教育的高峰值。少儿时期则是获得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期,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从少儿抓起。而美术学科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少儿美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如何规划和设计,则是留给广大少儿美术教师的必答题。(作者为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作者: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用美的方式,播下素养的种子2016-05-2901:47:23来源:人民日报我要评论湖南吉首市矮寨镇民族完小“蒲公英行动”集体作品。北京朱嘉仪《她的星球》,十三岁。陕西范彬颖《瓶子们》,十二岁。天津于若涵《我爱哭,我爱笑》,八岁。广东丁舒悦《课间》,十一岁。北京郭坤祺《我妈妈是一架飞机》,七岁。广东何茹逸《赛》,九岁。广东龚炜棋《三只羊》,十一岁。读图时代,每个人都处在一个“视像膨胀”的环境中。面对同样的图像传播,人们却往往捕捉到不同的信息。犹如面对一幅优秀的人体画,有的人看到的只是裸露的身体,有的人看到了生命的力与美,有的人则看到了艺术的创造与表达。简而言之,一个人的所见、所思、所想,是其人生积淀的综合体现,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便是当前基础美术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核心素养。儿童眼中的世界尤其奇妙。从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那一刻开始,儿童便开始了一个学习的过程,而视听是其学习的主要途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视觉信息“视而能见”的部分能力,是后天通过实践习得的。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美育的功能不可小觑。从涂鸦式的想什么画什么,到各种形状的简单罗列;从想当然的图形符号,到自有逻辑的空间再现……儿童眼中那个简单而直接、无限放大了的甚至与成人的所思所见相反的世界,在充满想象力的涂写中再现。这期间,如若在孩子们的心田,播种下能够引导与激发其观察力、感知力、表现力、创造力等审美素养的种子,并倾洒文化之光,无疑可以照亮儿童的成长之路,温润更多儿童的心灵世界。面对教育的转向,如何正确理解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少儿美术教育?“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本刊特约请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请少儿美术研究工作者撰文,从文化理解、美术表现、图像识读等方面,阐释基于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理解。从知识至上到素养为重,我们在路上!杨绛的作品“有什么好”?2016年05月27日星期五第04版:文化周末本报记者王珺5月25日,杨绛先生仙逝。一时间,微信被刷屏,真假“百岁感言”齐飞,悼念文与鸡汤文共舞,本想安静“回家”的老人还是“被喧嚣”了。杨绛在“读小说漫论”之一《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开篇即说:“议论一部作品‘有什么好’,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或是认真探索这部作品有什么好,或相当干脆地否定,就是说,没什么好。两个说法都是要追问好在哪里……”其实,纪念作为知识分子的杨绛,莫过于安静地读读她的书,这样才能明白她的作品究竟“有什么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20世纪80年代在课堂上讲杨绛先生的小说、散文,曾为学生读《干校六记》写“学部”(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下放”五七干校出发情景的一个段落。当读到“下放人员整队而出;红旗开处,俞平老和俞师母领队当先”的时候,学生都笑了。“但似乎有某种苦涩袭来,大家顷刻又寂静下来。”情绪的这一转换,应该是学生体味到了杨绛接着写的感触:眼见俞平伯先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人了,还像学龄儿童那样排着队伍,远赴干校上学”“看着心中不忍”。洪教授当即发问:“这样节制、朴素平实、略带揶揄的文字究竟‘有什么好’?”这是他留给学生的问题,也是留给自己的问题。在洪子诚教授看来,杨绛是一位独特的作家。她写剧本,写小说,写散文,也做翻译。她是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撰写研究论文又是她的“专职”。但她是小说家?散文家?还是学者?翻译家?身份似乎难以界定。她自己否认是学者,又说写小说还停留在“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