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择题专练【答案】1.C2.B3.C4.A5.A6.A7.B8.B9.B10.C11.B12.B13.C14.C15.C16.B17.C18.A19.D20.D21.D22.D23.D24.B25.A26.B27.A28.D29.B30.D31.D32.D33.B34.B35.C36.A37.D38.A39.C40.A41.B42.C43.C44.D45.B46.A47.B48.D49.A50.B51.A52.D53.D54.D55.B56.D57.A58.B59.D60.A【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判断。说话人在中间,说的话在两边时,“说”后要用逗号。C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说”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ABD三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故选C。2.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特点及用法,根据具体语句来分析判断。A.“具体要看是哪里损坏”是陈述语气,不是疑问语气,问号应改为逗号;B.标点使用正确;C.“十五、六岁”是概数,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应将顿号去掉;D.“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引用部分末尾不用标点符号,句号应放在双引号外,表示整个句子的结束。故选B。3.此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逗号是句子之间的停顿;句号是句子结束;问号是有疑问的句子;冒号有提示下文和总结上文的作用;说的话要用引号。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句中的冒号为逗号,B句中的问号为逗号,D句中的引号为书名号,故答案为C。4.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首先要明确知道各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再在具体的运用中体会领悟。B项中,“历史”和“现实”是并列词语,中间应该用顿号;“融合了”后面内容表示意思的递进,逗号改为破折号;“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是并列关系,逗号应改为顿号。C项中“心里话”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D项中省略号和“等”都表示列举未尽,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运用,将“等”字去掉。故选A。5.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我们在平常学习中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逗号是句子之间的停顿;句号是句子结束;问号是有疑问的句子;冒号有提示下文和总结上文的作用;说的话要用引号。冒号的正确用法是:“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选项B中“海尔——波普”不用加引号,应该去掉;选项C中括号里的话不是注解地址的;这里不应该使用括号,可以把括号删去,在地址后面写上逗号;选项D中的顿号应该是逗号,因为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句子。结合题意,故选A。6.A句中引号中句号删去。7.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知识。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题目要求所涉及到的几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语境。最后要运用平时积累的有关标点符号使用中变化的规律去解决问题。A项考查“说”字后面标点符号的用法,如果把所说的话放在“说”两边,其后面要用逗号,所以A项错误;B项标点使用正确;C项考查选择问句中标点符号的用法,选择问句中,只在问句最后用一个问号,选择项之间用逗号,所以C项错误;D项考查省略号的用法,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所以D项错误。故选B。8.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我们在平常学习中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逗号是句子之间的停顿;句号是句子结束;问号是有疑问的句子;冒号有提示下文和总结上文的作用;说的话要用引号。冒号的正确用法是:“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选项A中书名和篇名之间应用间隔号;C项“申报副刊”中的“副刊”是普通名词,应放在书名号之外;D项“塞上风云“是电影名,应用书名号。结合题意,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各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领悟。要注意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A中“选一块净地”后用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C中后面是选择疑问句,前面的问号应该改为逗号;D中“二、三十米”表约数,中间的顿号应该去掉。B标点使用正确,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各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领悟。要注意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A句中的“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与“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两句话是并列关系,都是对“金黄的大斗笠下”的情景的具体描绘,故“大斗笠下”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起提示下文的作用;B句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D句是一个设问句,“为我们大家而鸣”与“为中国人而鸣”在语意上有递进关系,故第二个“鸣”后面应使用感叹号。C项标点符合使用恰当,故选C。11.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用词语。本题B项“事倍功半”语义与语境含义相反,应是“事半功倍”。12.此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其次结合语境分析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平时要多积累,多做题,多查词典,正确使用成语进行写作。B句中“具体而微”的意思是“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不符合语境,故选B。13.A.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这里虚假消息并非真实的,用词不当,可用“耸人听闻”。B.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使用错误。C.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D.不可磨灭:指功业、事迹或道理永远不会消失。使用错误。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C中“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不符合语言环境,应为“别具匠心”。故选C。15.此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语的含义、对象、程度、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A.“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此句指瘦西湖的风景,成语使用不恰当;B.“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此句并非指有才能的人,而是指观光购物的人,成语使用不恰当;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漫不经心”形容做事不在意、不认真。此句指这些人对广大群众的疾苦的态度,成语使用不恰当。故选C。16.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运用能力。对于课本中所学的重点词语和生活中常见的,出现较多的词语、成语、俗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能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分析四个选项,B项词语使用正确。故选B。17.本题考查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求学生首先要有丰富的成语知识积累,要准确熟练掌握所学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的意思,其次要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成语的运用能力和成语辨析能力。还要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握成语的意思变化。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即可。B项“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不合语境;C项“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不合语境;D项“老气横秋”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不合语境。A项成语运用正确,故选A。19.此题考查词语辨析及运用的能力。做这类题要注意积累词语,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课后与课下的词语,对于意义相近、用法易混的词语,要加强辨析,分类整理。此题可采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先选择较易区别的词语进行排除。A项的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与句中“街上显得静悄悄的”的语境不符合。B项的处心积虑含贬义,不符合“董事们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的语境。C项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不符合“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语境。D项正确,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判断词语运用是否正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别。词义的使用是否恰当,词语的感情色彩使用是否适当,词语的使用范围对象是否准确。本题ABC项词义都正确,D项“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用在此处不正确,故选D。2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先要分析成语本身的意思,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D项别有用心: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意思和语境不符;ABC项词语运用正确。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即可。D项“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非常逼真。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故选D。2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语的含义、对象、程度、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A.“颓唐”的意思是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符合语境,使用恰当。B.“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符合语境,使用恰当。C.“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符合语境,使用恰当。D.“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此句指人们找到理想工作的愿望,词语使用不恰当。故选D。2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辨析成语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A项“不绝如缕”的意思是“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与语境不相符合;B项“光怪陆离”的意思是“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指事情变化多”,这里用来形容社会现象复杂,恰当;C项“美轮美奂”的意思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用在饮食上不正确;D项“当务之急”的意思是“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用在此处与“目前的”语言重复。故选B。25.A项,“无边无垠”的意思是没有界限,没有边际,多用来形容平原、草原等,形容绿色长廊不恰当。26.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关键是对其意义的理解。在具体语境中考查词语的使用,即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强调语境在词语分析中的重要性,既考虑词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词义轻重、适用范围、语法结构、逻辑关系等。A项中“月明风清”指月光明朗,清风微动,用来形容美好的月夜。也比喻清闲无事。常用作衬托环境;B项中“情不自禁”指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C项中“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D项中“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B项中词语运用不符合语境,故选B。27.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本题选项B中“罄竹难书”是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用于此处,不符合语境。选项C中“销声匿迹”是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用于此处,与后面的“隐藏”重复。选项D中“略胜一筹”是指比较起来,稍微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