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教育第1页课课后后推推荐荐背背诵诵古古诗诗导导读读((一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古诗。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一座美丽的百花园。历代的仁人志士都十分注重从中汲取思想文化的精华与营养。今天让我们诗海泛舟,拾掇起一朵朵浪花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一、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二、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一、整体感知本课作为本册书中最后一课的古诗词教学,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领略诗词的风格,掌握学习古诗词的一般方法,提高审美品味。本课学习五首诗歌,它们分别是《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除《山中杂诗》为南朝诗人吴均所作,其他皆为唐代诗人的名篇。从风格来看,包含了清新、沉静、含蓄、豪迈等不同类型。有些诗既写景又写意,诗中描绘的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的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二、重点研读(一)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1.作者介绍吴均(469~520年)南朝梁时期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书法自成一体,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在文学方面,他提倡“骈(pián)体文”。2.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上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3.“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兰亭教育第2页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4.诗中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5.小结:本诗作者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当时的山居之乐,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本诗歌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这一主题。句句写景,句句有情。(二)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景:幽静冷清◆情:孤独寂寞◆画面:一片宁静、幽深的竹林里,一个人独自坐在那里,他面前摆放着一架琴。诗人弹着琴,有时仰天长啸,似乎是在抒发内心的孤独和苦闷。然而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又有谁能明了呢?只有天上的一轮明月在陪伴着他。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独坐、弹琴、长啸。3.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岂不是过于喧闹了?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4.小结: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描绘月夜幽静的意境,传达出王维隐居山林时心境的宁静、淡泊。抒发了诗人孤独苦闷的情绪。(三)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3.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二字的妙处。“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4.诗歌的三、四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兰亭教育第3页5.小结:青年李白胸怀大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是一首写他自己初次出四川时,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秋月诗情媒介整个诗境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诗歌特色思乡象征(四)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什么?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什么?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内心的孤寂心情。4.“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5.小结: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的感受。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五)逢入京使岑参兰亭教育第4页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出身仕宦家庭。早岁孤贫,遍读经史。他的诗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热情澎湃。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3.“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5.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6.小结:这是一首思乡的诗。作者此时在去安西(今新疆一带)途中,长安在东,所以说是“故园东望”。途中遇到入京使者,自然喜出望外,虽然骑在马上,没有纸笔写信,但能通过使者给家里捎个平安口信,使家里人放心。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既有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路漫漫泪不干无纸笔涉边塞,思故乡捎口信,话平安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思乡怀亲之情一、考点链接古诗词阅读鉴赏■考点阐释古诗词阅读鉴赏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整合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诗词类别、修辞手法、表现技法等相关信息,从某一角度或多个角度写出阅读评价。考查的形式主要有: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诗词的内容。■技法点拨1.看物象的性质:乌鸦象征着凄凉,喜鹊象征着喜庆;柳和送别有关,浮云象征着游子等等。通过看物象的性质把握诗人的感情主旨。兰亭教育第5页2.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联系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生活图景的性质。3.分析写景用了哪些技巧,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是粗线条白描,还是浓墨重彩、精雕细刻,有没有铺垫、衬托等。4.辨明修辞,品味语言魅力。在古诗中,修辞手法得到普遍运用,例如: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5.从表现手法入手,赏析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是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诗歌要靠表现手法来表现艺术特色。常用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古讽今、白描等。6.把握题材分类,掌握艺术风格。诗歌根据题材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类:咏物诗、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二、典例精讲(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诗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答案: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2.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解析:第1题是古诗词鉴赏中最常见的对重点字词品析的题目,这类题目难度不大,只要我们进入诗词的意境,很容易体会出作者的情感。第2题是对句子的赏析,而且明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判断诗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和熟悉每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赏析这类题目时,我们要注意不能仅仅分析用到哪种修辞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紧扣诗词所写内容进行分析。(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过山农家【唐】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答案:1.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兰亭教育第6页2.“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解析:1.诗的前两句“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描写了五种景物:板桥、泉声、茅檐、日午、鸡鸣,针对这五种景物,展开合理想象,如板桥的窄小光滑,山泉的流水淙淙,茅檐的古朴趣拙,红日当头,鸡鸣声声……紧扣诗句内容,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出自己的想象之景。2.联系诗歌后两句内容看,“莫嗔”的是“焙茶烟暗”,写出了山农感觉自己招待客人不周的歉意;“却喜”的是“晒谷天晴”,多久的阴雨天气,使谷仓里的谷子都发霉了,现在突然天晴了,山农怎么会不高兴呢?“却喜”一词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的喜悦心情。一、知识清单(一)关于诗歌文体知识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诗从诗的体式上分,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古风、楚辞、乐府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从内容和表达上,诗又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古诗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源于《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如杜甫的诗、白居易的诗。源于《离骚》的浪漫主义传统,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如李白的诗。古诗也有各种流派:①唐诗有山水田园诗派(如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如王昌龄、岑参);②宋词有豪放派(如苏轼、辛弃疾),婉约派(如李清照)。2.词又称为长短句。其特点为: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上阙、上片,第二段叫下阙、下片。3.曲又称为词余。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又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我国古代诗歌不仅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不同的诗体各有特色,如古风、乐府多为民歌;律诗体制严格;词或豪放,或婉约;散曲有严肃,有诙谐。(二)关于著名诗人、词人要了解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