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共产党人究竟应当确立怎样的发展观、政绩观、利益观、群众观?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先进性存在的可能性。本质上看,共产党的先进性实际上涉及一个怎样塑造“精神形体”和“灵魂形象”的问题。一、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观念从早年马克思主义传播、共产党诞生的实际情况和八十多年党发展的实际历程来看,共产党决不是一个只为自己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益的宗派组织,它承担着拯救民族危亡、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它的宗旨就是为人民谋福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许实际生活与理论和理想有一定距离,但是这个距离并不能淹没共产党初创时的美好愿望,而且从大的时间段来说,从总体大局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在努力兑现它的诺言的。即“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这个最高标准既表明了党的性质,也反映了它的价值导向的最高原则。它是共产党人全部价值观念最集中和最高的体现,是一个核心。无论党的组织还是共产党个人的其他一切具体价值标准,其中包括党制定和执行关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纲领、战略和政策的具体标准在内,都要围绕和服务于这个核心。这个核心也就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观念。二、公仆意识和“主体性”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观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条件下,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这种冲击有的来自外部环境,有的则来自党内。在新的实践面前如何重新经受住考验并进行必要的自我更新,成了摆在每一个共产党人面前的严峻命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其实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公仆”意识,要真正落实和体现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我们必须反思历史,从制度建设和情感培育两个方面把握“主体性”问题。公仆意识问题我们过去解决得并不理想。在计划体制下,国家这个最高主体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单向行政控制来强化自己的作用。而基层集体主体和群众个人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在一些方面并不到位,事实上存在着整体与局部、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之间责、权、利结构不合理、不健全的情况。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思想上,则表现为主体意识的不健全和不落实。“公仆”总觉得自己已经代表了人民,是“为民作主者”;只要对上级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了。因此“公仆”二字更多地联系着特殊的权力、级别和待遇等等,而相应的服务意识、接受监督意识和权力约束感则不够充分。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意味着具体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国家、每个集体和独立经营的个人都成为一定的权责利关系的主体,彼此之间将不再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关系,而是双向或多向的关系。与之相联,群众个人主体对公仆的监督意识和管理意识大大增强。这对共产党人具体实现为人民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做到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食,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爱民、富民、安民成为衡量共产党人党性原则的客观价值标准。而且公仆有没有为人民服务好不能以所谓的政绩或形象工程为尺度,而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尺度。三、以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促进群众观的深化和内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要与时俱进。党领导的改革是从宏观整体上落实和深化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是为了更合理更充分地利用一切资源为人民服务。因此它也意味着:要在全社会建立高度有效、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体制,并形成相应的社会风气。在新的形势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面临新的考验和升华。伴随利益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力度的加大,共产党人如何处理利益分配中各种关系成了深化其群众观的重要前提。能不能做到“情浓钱淡,永葆清白”:“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成为衡量权力观和利益观的试金石。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能不能做到“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在这个问题上,普通党员与党的领导干部要求还不完全一样。党的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群众观确实要通过廉洁从政来体现。一般普通党员是不是跟这一条毫无关系?我个人认为不是这样。因为如果在做群众党员时就随意放松这些方面的要求,一旦有机会成为党的领导干部,恐怕会变本加厉。始终摆好自己作为一个党员的位置,把周围广大人民群众的困惑、忧患感同身受,这样整个党廉洁自律的风气才能形成。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人民群众意见最大的还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不正之风,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但是普通党员不能因此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共产党人就是要处处以公共利益代言人和维护者的身份出现,不能陷入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小圈子。要通过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共同富裕中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共产党人要带头投身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这才是有高度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体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共产党人都不应该把个人和小团体利益摆在群众利益之上,不能允许腐败现象在党内存在,否则无异于从内部改变党的性质,改变共产党人根本的价值观念,而这就是直接对国家人民犯罪。换句话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是深化为人民服务观念的根本所在。为此,共产党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处理好权力与责任、权力与义务的关系,破除“官本位”意识,健全制度建设,真正使手中的权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有效手段。这是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淡忘的信念。四、以合理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党自身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在新的条件下,我们每个共产党人的党性和党的观念的增强,都应该自觉地同维护和加强党的建设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决不能把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建设、个人的发展与党的建设彼此割裂、独立开来。党员向党负责与向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原则要求:党员必须自觉地执行党的路线,通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来维护党的形象,通过卓有成效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有远见卓识的创造性工作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因此,每个忠诚的共产党人都应该把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任务看作时代机遇和党的召唤,看作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入党誓言的真正考验,在各种各样的风浪面前锻炼提高自己,有所作为。“发展是硬道理”不仅适用于经济建设,也同样适用于党自身的建设。党的组织和党员不仅要全力以赴投入党的路线指导下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而且确实也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以发展的观念搞好自身思想、组织和作风的具体建设。例如:怎样处理好党的特殊阶级性质与党的国家民族责任的关系?党的政治任务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党的领导地位与为人民服务的关系?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关系?党内民主纪律与社会民主纪律的关系?党员的权力义务与党员作为公民的权利责任的关系?党员行为的共产主义原则与社会的市场经济规则的关系?等等。在思想上,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党的观念”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它是全党的责任,也需要通过党员的党性和党的观念的增强来保证。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既是党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华民族走向21世纪的精神旗帜,共产党人必须自觉高举这面旗帜。我们所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新的事业。生活在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共产党人需要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勇于改革、开放、求实、创新的精神,去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用创业的努力和成就,去实践自己的崇高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