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案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引入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讲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教学设计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据课标的以上理念,我设计了本课时的教学。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2、认识角的单位“度”;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4、理解角的大小决定因素。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1、多媒体演示:指出下面各个角的各部分的名称。123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一下队吗?学生排队,集体订正。教师指着∠1和∠2,继续问:你知道它们相差多少吗?2、教师: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设计意图:“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在让学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称之后,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你知道∠1和∠2相差多少吗?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二、探究新知:(一)介绍量角器。1、演示:出示远教资源量角器的图片。教师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o”来表示。(1)1度的角教师边演示边说明:把半圆形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的角,记作1o学生看课本第40页图示,观察1o的大小。教师再用量角器标出1度的角,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度角的实际大小的表象。(2)介绍量角器教师:请拿出你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抽生汇报。2、小结归纳:量角器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上标一个数。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外圆刻度(顺时针方向)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内圆刻度(逆时针方向)也是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设计意图:在认识量角器时,利用远教资源,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量角器,知道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在让学生认识1度的角时,主要采用了讲解式教学法;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量角器时,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这样将讲解式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很好地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二)量角1、自学课本第41页。2、由学生汇报度量角的方法。3、出示课本第41页的放大图。教师一边演示量角,一边让学生对着课本上的∠,跟老师一起用量角器度量。问:∠的度数是多少?怎么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0o4、继续演示。播放视频量角方法。5、尝试测量角的度数,第41页做一做,教师巡视。6、订正第41页做一做,同桌互查。7、教师举出几种学生常见的错误。错误类型一: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有重合。错误类型二:量角器0o刻度线与边没对齐。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8、讨论:怎样才能避免以上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0度在哪个圈上,就在哪个圈上找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设计意图:在教学量角时,教师一边演示量角,一边让学生对着课本上的∠,跟着教师一起用量角器度量(模仿),接着继续播放远教资源里的量角方法,然后马上让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做第41页做一做(动手实践)。这样由模仿到动手实践,巩固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数学技能的掌握。(三)角的大小决定因素,1、多媒体出示:第41页2、的两个角,请学生说一说两个角有什么不同。估计一下,谁大谁小。2、让学生在书上具体量一量。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3、问:哪个角大?(一样大)4、教师拿出活动角,叉开两条边,演示大小不同的角。5、问:看角的大小,根据什么来确定?是根据所画边的长短吗?6、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设计意图:角的大小决定因素的教学,由猜测到验证,再到结论的得出,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三、巩固练习拿两个硬纸条钉在一起,旋转一个硬纸条,使它们组成下面的角。(1)45o角(2)90o角(3)120o角(4)180o角设计意图:练习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本课时的练习我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最后的操作题,既可以巩固本课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反思:本课时,由于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本课时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展示。如学生经历了猜测、观察、实验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对量角器有了深刻的认识,对1度的角有了很深的印象,对怎样用量角器量角掌握得很清楚。可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难点突破了。同时学生在本堂课中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教师评价与学生的互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