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多元化是当今设计思潮的一大显著特点设计活动分为分析创作决策现代景观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尊重场所尊重使用者现代景观设计的理性精神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客观环境的研究强调尊重规律寻求设计的依据2,对于设计理念的表达应符合逻辑。现代景观设计需要报握住理性与感性的尺度更强调逻辑关系。1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1.1近百年景观设计与理论的发展1.1.1现代景观设计系统观的形成设计应该具有三维性,强调景观应该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不应该是平面的游戏,而是为人们提供体验的场所。空间的概念可以说是现代景观设计的根本性的一次变革。1.1.2二战前后的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思潮1.1.360年代到70年代的生态主义与大地景观1.1.4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共生格局1.2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趋势1.2.1分解与重构及其多维度演绎设计应具有三维性,艾克博在《城市的花园设计程序》中强调景观应该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空间的概念可以说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一个根本性变革。现代景观雕塑中的空间概念对景观的影响还是比较直接。空间概念起源于绘画例如以托马斯-丘奇艾克博等人为代表的加州风格。以及布朗-马尔克斯的有机形式景观作品。1.2.2从景观规划到城市设计1.2.3行为科学与人性化景观环境现代景观设计强调“创造使人和景观环境相结合的场所,并使二者相得益彰”。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从而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拉特里奇的《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等。进一步揭示了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与心理。人性化景观设计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人的尺寸人在外部空间中的行为特点人在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求。1.2.4生态学观念与方法的运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由英国学者提出景观是由复杂的要素相联系而构成的整体。1969年,麦克哈格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生态型景观是指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又能够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景观。在生态学的观念下也已经形成一系列生态化的工程技术措施,诸如为保护表层土,保护湿地与水系,模拟地带性群落,采用地带性树种,地表水滞蓄,自然化驳岸,中水利用,透水铺装等。1.2.5地域特征与文化表达赖特强调景观的地域性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景观设计。贝尔特-柯林斯集团设计的肯尼亚内罗毕狩猎宾馆方案,整个设计犹如布置于非洲土著的地毯之上。詹尼斯-霍尔的作品记忆之河。景观中的地域包括地理及人文的双重含义。墨西哥景观设计师马里奥-谢赫南的作品泰佐佐默克公园和霍尔米尔科生态公园体现当地的生态和环境特性。他是全世界的,也是本土的。1.2.6个性化与独创性的追求1.2.7场所再生与废弃地景观化改造1.2.8节约型景观与可持续发展观1.3走向系统化的现代景观设计1.3.1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现代景观设计1.3.2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基本意义1.3.3走向集约化的现代景观设计2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景观环境生态质量加以评价的方法数字化叠图,GIS叠图法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环境评价方法。景观格局:是大小和形状不一的镶嵌体在空间内的分布的总体形式,反映了景观静态动态变化的基本过程。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包括景观格局指数,空间统计学获取地形的资料卫星航拍图,CAD图调查的方法抽样控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观察法等,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称3s技术。2.1景观环境特征风景环境与建成环境均具有空间与生态双重属性2.1.1景观环境的生态特征风景环境生态特征1整体性特征2复杂有序的层级关系3自我修复与更新能力4动态演替过程建成环境生态特征1以人为主体的景观生态单元2系统的不稳定性3耗散结构4高度开放性5景观异质性特征2.1.2景观环境的空间特征风景环境的空间特征1空间的形态特征方向性弱边界模糊缺乏整体性2空间的结构特征景观基质连通性高景观边界呈曲线斑块和廊道密度低建成环境的空间特征1空间的形态特征道路的方向性与连续性强区域边界具有明显可识别性视域空间整体性强2空间的结构特征建成环境以引进斑块为主,形状规则,数量多。城市环境中以线状廊道为多城市景观的梯度性2.2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内容2.2.1景观环境调查2.2.2生态环境评价2.2.3空间特征评价2.2.4人文景观评价2.2.5环境容量的评价2.3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方法2.3.1叠图法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2.3.2基于GIS的景观分析与规划2.4景观环境场地适宜性与设计策略2.4.1生态适宜性评价2.4.2项目建设适宜性评价2.4.3设计策略的生成3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现代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现代景观设计的依据:自然生态规律集约化的设计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满足人们的合理物质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率。3.1可持续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景观环境分为风景环境和建成环境风景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利用自然资源。风景环境的规划设计建成环境:致力于景观资源的整合利用与景观格局的优化。3.1.1风景环境规划设计风景环境的保护1.保护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与空间特征2.尊重和维护自然地演替进程3.科学划分保护等级保护等级的划分生态核心区生态过渡区生态修复区生态边缘区风景区生境网络与廊道的建设风景环境的规划设计策略1.融入风景环境生态区内建设项目规划生态区内的能源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2.优化景观格局基于景观异质性的风景环境格局优化基于边界效应和生物多样性的风景环境格局优化3.修复生境系统3.1.2建成环境景观设计建成环境是以人为因素为主导,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根据建成环境的生态特征,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应对不同的环境问题。整合化设计统筹环境资源,恢复城市景观环境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波士顿式典范——“绿宝石项链”(欧姆斯特德的代表作品)典型生境恢复修复典型气候带生态环境以满足生物生长需求景观设计的生态化途径从利用自然,恢复生境,优化生境三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特点的景观环境问题。3.1.3集约化景观设计方法3.2可持续景观设计技术3.2.1可持续景观生境设计3.2.2可持续景观种植设计3.2.3可持续景观材料及能源4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4.1景观环境与行为特征4.1.1行为与环境人在景观环境中可归纳为四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领域性与人际活动距离人际距离分为亲密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公共距离景观环境中4.1.2景观环境中的行为方式4.2景观环境设计的行为预见性与适应性4.2.1环境行为调查方法4.2.2景观环境中人的行为模式4.2.3设计预见性与适应性影响人性化设计的因素4.3设计人性化的景观环境4.3.1创造交往空间研究景观环境中潜在的交往行为完善户外环境中的景观设施营造合理的流线系统,4.3.2人性化尺度景观环境中人性化尺度是指空间尺度,环境设施的尺寸适宜人的活动和使用。除了景观环境的宏观尺度,景观环境中各种设施与小品设计都要考虑人的尺度和行为。4.3.3边界的处理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指出,人们喜欢停留在有依靠有背景的边缘地带。场所的边缘为人们休息,观看,运动与交谈提供了安全可靠地背景。往往景观环境边界越丰富,边界逗留的人也就越多。4.3.4坐椅设计与设置座椅除了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要,应更加注重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包括人的领域感,个体性与依托性。4.3.5路径设计路径不仅仅是交通的通道,还是活动的空间。既包括车流设计,也包括人流设计人流路径类型根据目的类型可以分为四大类。人们使用路径方式,强度和频率决定了路径的宽度,形式和材料。4.3.6空间的模糊性与领域感源于人们对空间感受的模糊和人们思维的复杂性。空间的模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景观空间的边界的不确定性和景观空间使用目的的复杂性。景观环境中的模糊空间体现了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和普适性领域感的营造与模糊性空间的在景观环境中的运用有很多亭廊组合庭院空间下城广场一块不同铺装和一个舞台,甚至是几根石柱都能界定出一片空间领域。4.3.7公众意识和民众参与调研,决策,使用后评价这几个过程都应当让民众充分参与进来,发挥景观设计中的“交互”和“互动”的关系。方法有:大众对于环境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选择,对于建成环境的适用人群进行使用反馈调查分析。环境设计模型和表现图是沟通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方法。4.4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4.4.1无障碍设计4.4.2通用设计5现代景观空间建构5.1景观空间构成景观空间是理想生活的载体,景观环境的有机性在于自然景物与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景观是从空间设计开始的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将空间分为正空间,负空间,中性空间。解释外部空间是由地面和墙面这两个要素所限定的。老子道德经中所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景观的环境的形式取决于它所在地段的相互关系,而这种关联性是景观空间的核心。具于一定的因果缘由。景观空间往往也是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可读空间,同一空间存在多种信息,具有多义性5.1.1景观空间界面单元的空间秩序建立取决于围合空间的界面界面:是相对于空间而言的,是指限定某一空间或领域的面状要素。由底界面,竖界面和顶面三部分共同构成。1.底界面:软质底界面,硬质底界面和一种特殊的底界-水面2.竖界面:构成丰富,建筑物外墙,树木,景墙,水幕,水帘,树木,灯柱等均可构成外部空间的竖界面。具有,多孔,不确定与非连续性等特征。水不仅可以构成基面,也可构成竖界面。如英国诺丁汉老广场。3.顶界面:在开放式的景观环境中,顶界面所占份额最少。具有不确定性。有两种构成形式265景观空间界面存在不确定性5.1.2景观空间尺度1空间尺度的层级宏观尺度——城市总体鸟瞰中观尺度——传统的城市广场微观尺度2空间尺度的对比留园入口空间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美国)3空间尺度的决定性因素空间尺度的大小取决于很多方面:涉及地段的面积及周边环境等客观条件因素不同的民族宗教等文化因素社会级别因素:“人”的生理特性是必须要考虑的最基本的因素。5.1.3景观空间围合度外部空间的围合界面分为实界面(指连续的物体所围成的围合界面)虚界面(空间上某些有一定间隔且存在着相关的联系的因素,由于相互之间存在着视觉上的张力,从而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虚拟界面存在的感觉)也称心理界面。景观的外部空间是一种虚实相间的状态。例:罗马卡比托利欧广场巴黎旺多姆广场。空间的围合程度取决于视线的距离与建筑高度之比。景观空间围合度的变化包括平面和立体空间两个方面。景观空间围合度在空间上按其围合的空间的比例可分四类为全封闭围合,半封闭围合,临界围合,无围合。景观空间围合度可以分为立面与平面两个方面加以计算,根据空间的围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开敞空间(英国诺丁汉老市民广场)(大丰市景观带——榉树阵),半开敞空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贝克公园)(哈普林的罗斯福公园)封闭空间(瑞士日内瓦查丁基金会花园)(佐佐木设计的诺华药物研究所的庭院)。5.1.4景观空间密度景观空间中要素的体积,多寡,组合直接影响到景观空间的视觉效果景观空间的要素主要是硬质景观小品和绿化植物景观要素对空间环境的质量的影响取决于1建设量2合理有序的有序配置。景观空间密度指景物要素在一定的空间容积中所占的比例。景观空间密度提出是用来描述和衡量景观空间中景观要素建设量的适宜性问题。计算方法指植物的绿化和硬质空间的总体积除以整个外部开放空间的总体积。5.1.5景观空间的边界边界:景观中两个空间或两个区域的线性面,这两个区域具有不同的的功能或特性。边界既有作为实体也有作为空间的双重属性。自然用地与建设用地留有一定的缓冲空间,减弱边界效应。即“柔化”的自然要素边界处理方式。边界空间特性:异质性中介性模糊性公共性层次性5.1.6景观空间的肌理与质感在硬质和软质材料上均有体现。5.1.7景观空间的色彩色彩营造一种氛围,转而影响人的情绪。5.1.8景观空间的变化景观空间具有可变性,主要由自然材料自身的变化,时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