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摘要:效用是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者行为分析中使用很广的一个概念。它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西方经济学关于效用的另一个概念为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单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得到的新增的效用量或满足程度。西方经济学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的边际效用,某一物品的边际效用是衡量该物品的价值量的尺度。一、相关概念的界定效用是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者行为分析中使用很广的一个概念。它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效用不同于商品的客观用途,但它又是建立在商品客观用途之上的,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身欲望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某种商品满足消费者的欲望程度越大,它为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就越大。因此,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时间单消费同一商品,或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单对不同消费者而言,其效用大小不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饿得越厉害,食物给他带来的效用就越大;而一个人在饱食之后,相同食物给他的效用可能是零,甚至为负数。西方经济学关于效用的另一个概念为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单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得到的新增的效用量或满足程度。因为效用是消费者对消费商品给自己带来欲望满足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因此,随着个人连续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他从中得到的增加的或额外的效用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按照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论的观点,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同时效用又必须与商品的稀缺性相结合,而最终形成价值。因为物品越稀缺,则该物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由此,西方经济学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的边际效用,某一物品的边际效用是衡量该物品的价值量的尺度。进而认为,商品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商品数量越少,边际效用越大,其价格就越高。二、对“效用价值观”通俗认识西方经济学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人们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样,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他所拥有的货币收入量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也就是说,随着某消费者货币收入的逐步增加,每增加一元钱给消费者新增的额外的效用量越来越小,因而消费者对新增加一元钱的价值评价越来越小。按照这一推理,如果将高收入家庭的货币减少某一数额,而使同等数额的货币收入转移到低收入家庭,这样会增加社会总效用。这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各种社会救助、救济行为。三、“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合理成分勿庸置疑,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作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对立物而出现的一种以主观心理解释价值形成过程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儿乎同时提出。80年代,门格尔的继承者维塞尔,特别是庞巴维克又作了系统的发挥,从而使其成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并不是商品内在的客观属性,它不过是表示欲望同物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的关系,即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效用人则价值人,反之,价值则小。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主观价值论,充满了唯心主义色彩,因而是错误的。不过,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某此具体理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首先,边际效用价值论探讨了效用(即使用价值)的本质。须知,人类从事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所以经济学必须高度注重刘一“人的需要”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效用”的研究。其次,边际效用价值论者提出以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评价来测定商品的价值大小的观点完全是荒谬的、唯心主义的。但却不能否认,人的主观心理评价是测定使用价值即效用大小的基本标尺。在这一点上,绝不是唯心主义的,而是唯物主义的。因为,人的需要可以具体划分为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称精神需要),而人的生理需要又总要以人的心理需要外在地表现出来,所以说,“使用价值大小主观评价论”是成立的。四、小结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把人类行为作为日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即还要研究经济过程中人与物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研究作为消费者的人,在消费过程中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对生产、消费的影响;研究人类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合理配置资源,更多地生产物质产品等问题。因此,必然包括部分超越历史、超越阶级、超越社会制度的一般经济规律。边际效用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巾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定量分析,在对供给和需求关系的研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从需求和效用角度对价值的决定作了系统说明,并由此阐述了消费者行为理论、价格理论和生产理论,为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深刻剖析边际效用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很有益处;同时边际效用理论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我们如何把握市场中各方而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启示。2014级统计学2班宋恺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