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灵山旅游开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河北省平山县西灵山旅游开发项目1.1.2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石家庄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1.3项目地址项目地址:平山县两河乡山头村1.1.4项目简介河北省平山县灵山旅游开发项目采用总体规划,分期组织实施的方式。总体规划:灵山古佛寺宗教活动区,塔林、慈善养老中心(安养院)、生态果蔬基地、灵山湖、地宫等,项目总占地约120亩,建设内容为:山门、天王殿、古佛殿、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祈福殿、僧寮、居士楼、观堂、西净、古佛舍利塔、居士塔林及景区道路、绿化、景观、水电、广场、停车场等配套辅助设施等。前期工程完成并开放使用后,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进行后期开发,后期开2发建设可容纳200人的河北尼众佛学院,最西侧规划建设老年僧人安养院,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70以上的老年僧人,并在山的西侧预留男僧众塔林,尼众塔林,十方善信普同塔、素食养生园、极乐宫等。灵山古佛道场复建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慈善机构、慈善家、十方信众捐赠的善款。1.1.5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宗教事物条例》;《河北省宗教事物条例》;《河北省平山县两河乡土地利用规划》;《河北省平山县城乡建设规划》;《平山县县志》;《平山县地名志》项目区现状1:1000地形图及卫星影像资料1.1.6项目申请报告编制范围本项目申请的范围包括项目总论,需求分析,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方案,节能节水措施,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组织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社会3评价,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项目申请报告。1.2项目实施背景1.2.1燃灯古佛在佛教中的崇高地位燃灯佛拾释迦牟尼佛的授记之师,是他预言九十一劫后释迦牟尼出世。《大智度论》曰:“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还说释迦如来在因地修行时,逢燃灯佛出世,即买了五枝青莲供养燃灯佛,并将自己的头发铺在地上,请燃灯佛从上面走过,燃灯佛于是为释迦如来未来成佛之记。《金刚经》中记载:“如来于燃灯佛所”,“是故燃灯佛,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民国年间,有一老和尚化缘民间,得了重病,走到一郭姓人家在外地所开的药店门口,走不动了,郭家主人将老和尚扶起接到后院安顿并悉心护理,因老和尚病情严重,不久往生,临终前将一个小木匣交给郭家主人并反复叮嘱:“一定要保护好它,它是世间最珍贵的圣宝。”事后,主人打开木匣,发现一个黄布包。拿出黄布包下面有一沓陈旧的资料,打开黄布包里面拾燃灯古佛舍利圣宝,从此郭家派专人精心守护。虔诚供奉。护宝人后代(郭兴禄)一九四六年参军,在部4队四十多年,文化大革命后期,将圣宝请回继续供奉,此间他曾经暗访过赵朴初老居士、龙眼法师、怡学法师、西藏活佛丹增嘉木措等,凡目睹圣宝的人都会虔诚祭拜。最尊敬的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了解到“燃灯佛舍利”的情况后亲自授予护宝人后代法号为“聚德金刚”。机缘巧合,灵山道场将复建古佛寺,打造我国北方唯一以供奉燃灯古佛为主的佛教道场。1.2.2佛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菩萨的行愿,也是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国家提出宗教事业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佛教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合作有。灵山古佛道场历史悠久,位于平山县两河乡山头村东北西灵山。灵山位于平山县城北15公里处。黄壁庄水库的北岸,分东西两峰。东者为东灵山,周围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88米;西者为西灵山,方圆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28米,两山相距5华里,拔地而起,对峙林立,虎踞于南甸河冲积平原之上,非常壮观。山上诸峰起伏,山5势险峻,怪石嶙刚,雄姿奇异,遍野碧绿,百草丛生,山鸡、野兔成群翔驰。东西两峰脊有自然形成的“扁担眼”,据神话传说是二郎担山赶路在此休息时所留。山上古迹甚多,西灵山有千佛洞、百佛堂、仙人棋盘、试心石、梯子石、玉皇殿、王母宫等;半山腰上留有文殊庵(五峰庵)遗址,该寺始建年代已无可考证,清光绪二年重修,上世纪五十年代寺庙建筑被毁。修复灵山古寺,恢复为古佛道场,既可充分体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和宗教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又能将特色旅游开发、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巨大。1.2.3平山县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平山县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呈现除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了以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西柏坡为龙头,以西柏坡温泉城为度假中心,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天桂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驼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沕沕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中山国都城遗址五大景区为主体的大旅游格局。此外,还有东方巨龟苑、腾龙山、佛光山、紫云山、黑山大峡谷等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温泉——西柏坡——天桂山——驼梁度假村、温泉——中山国——天台山、温泉——6天桂山——驼梁度假村——驼梁山——天台山三条黄金旅游主干线和纵横相连的红、绿、温、特系列旅游线路,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集红色观光游、生态科普游、疗养健身游、避暑度假游、历史考古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地。近年来,平山旅游业发展迅猛,客源市场逐年扩大,已成为河北省内外的旅游热点,旅途方式日趋现代化,自助游、自驾游、康体游、研学游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出现,使平山旅游处于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的精品景区、特色景区、该项目地点位于两河乡,属于古“平山八景”之一,位置十分优越,资源独特。1.3项目开发建设的必要性1.3.1改善当地宗教环境,促进佛教文化传播发展众所周知,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的离苦”是大乘菩萨的行愿,也是佛教慈善事业的宗旨精神。佛教慈善事业以它重视因果,慈悲济世、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的离苦精神,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教富济贫、解决民众疾苦,引发民众的仁爱慈悲之心,提升伦理道德、和谐社会各个阶层等方面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当今时代应大力倡导佛教慈善事业。回顾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寺庙管理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绵延7两千多年的丛林清规为寺庙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这些清规戒律的延续和传承,使寺院管理日趋规范,使中国佛教得以流传并经久不衰。清规戒律的延续,寺院管理的发展,也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进入21世纪,我国的佛教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中国的佛教寺院,无论在规模、社会影响力方面均达到较之从前更好的水平,然而相当部分的寺院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着滞后的遗憾。新形势下,加速寺院的现代化进程和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复建灵山古佛寺,改善当地宗教环境,促进佛教文化传播发展,其意义十分重大。1.3.2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繁荣、和谐稳定寺庙是僧人休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活动的基地,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文化的纽带。加强寺院规范化管理,既是寺院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发展对寺院管理的必然要求。因此,寺院的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必须与当今社会相适应,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经得住市场经济的冲击。新形势下的寺院管理就是要从爱国爱教出发,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倡文明的宗教旅游产业发展也是顺应时下市场经济大潮8的要求,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造福社会,使广大人民修身养性,宗教文化事业源远流长。1.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投资总额为700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45000万元,山头村改造及村民拆迁补偿500万元,所有建设资金来自慈善机构、慈善家、十方信众捐赠的善款。1.5建设周期项目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实施原则,建设周期为2015至2025年。其中:近期为2016至2018年,主要完成前期项目规划、筹建、基础设施建设及灵山古佛寺、生态果蔬基地建设;中长期为2018至2025年,主要完成慈善养老中心建设、灵山香市、地宫、环境综合治理及配套工程。1.6结论通过对灵山古佛道从场开发项目的建设条件、市场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显示,该项目符合平山县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事业,创建旅游强县的主导思想,有利于完善本县的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平山县的旅游形象;符合当前宗教产业发9展政策,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能造福社会,使广大人民修身养性,更好的为社会服务。综合分析: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生态效益、本项目具备可行性。10第二章开发条件分析2.1地质地貌平山县在自然区划上属于华北自然区,在大地构造上处在太行穹褶带北端。在构造上,地层多为古老岩系,岩性复杂,多达6种。在大地构造方面,按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平山处在中国东部新华夏系太行山隆起带东北方位,是4500万年前由两个凹陷组成的“多”字型构造,即阜平隆起、井陉凹陷、赞皇隆起、武安凹陷,平山位于阜平隆起和井陉凹陷的过度地带,形成新华夏系最早出现的构造行迹。境内地质古老,岩性复杂,基岩出露面积大。基岩系列多为太古界的阜平群和龙泉固关群,元古界的长城群、滹沱群,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的地层。平山县境地质由于多次的地壳运动和长期的剥蚀堆积,形成了三面环山、朝东敞开、呈簸箕状的地貌轮廓。总的地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高,全县地貌属山地类型,有亚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5个亚类,并兼有阶地、岗坡、谷地、凹地等多种地貌类型。2.2气候气象平山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季节11性强,光照充足,降雨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较大。由于从东向西地形高差悬殊,气候亦有显著差别,冬日西部比东部冷,故常积雪,形成冰川,夏日西部气温低,凉爽舒适。年平均气温12.7℃,年极端高温为41.8℃,出现在1961年6约10日和12日。极端低温为-17.9℃,出现子啊1976年12月26日。年最热月份是7月,平均温度为26.3℃;最冷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为-8.2℃。年较差29.5℃.平山县地面温度年平均14.6℃,1月份低温最低,平均-3.7℃;6月份最高,平均28.5℃。年极端最高温度69.6℃,出现在1961年6月10日;年极端最低是-27.5℃,出现在1976年12月26日。地形地势影响温度明显,造成境内霜冻的早晚,无霜期的长短也有很大差异,总的情况是东部初霜晚,终霜结束早,无霜期时间长;自东向西到山区则初霜日早,终霜日晚,无霜期短。初霜日,东部平原及丘陵地在10月中旬,西北部山区在9月下旬。终霜日,大部分地区在4月中旬,西北部山区在5月上中旬。无霜期,东部为180天左右,西北部山区为170天左右,西北部山区少于130天,南驼附近不足100天。平山县光能源优越,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31-136千卡每平方厘12米,年日照时数为2600-2750小时,日照百分率百分之60左右,和全各地比较,太阳辐射年总量仅比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偏低;比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东南、华南及西南广大地区都高。春季日照最多,平均776.8小时,占全年的百分之28,夏季平局739.8小时,占全年的百分之27,秋季平均635.9小时,占全年的百分之23,冬季592.6小时,占全年的百分之22。年平均降水量为532.7毫米之间,降水量的年度变化为一谷一峰型。7、8月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的百分之65-70,1月、12月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2-3。年最大降水量为910.2毫米,出现在1963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是14天,出现在1982年7月23日到8月5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达108天,出现在1982年11月2日至1982年2月17日。冬季季风达到鼎盛时期,降雪较少,主要靠寒潮大爆发带来降雪天气。最大积雪深度21厘米,出现在1978年11月20日,降雪最早的初日是1987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