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裁判法河南大学体育学院2012-7-2122012最新田径裁判法(2012-7-21)田径规则及裁判法(田赛部分)(一)规则有关田赛项目比赛共同的规定1、在比赛区域的准备活动(1)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以在比赛区域练习试掷和试跳。投掷项目的练习应在裁判监督下按抽签顺序进行。(2)一旦比赛开始,不允许运动员使用下列设施和器材进行练习:A.助跑道或起跳区B.各种器材C.投掷圈或落地区地面,无论徒手或持器械2、助跑标志物(1)在使用助跑道的田赛项目中,应沿助跑道旁放置标志物,跳高助跑的标志物可放置在助跑道上。每名运动员可放置一至两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以帮助运动员助跑和起跳。如未提供此类标志物,则运动员可使用胶布,但不得使用粉笔或任何不易去除痕迹的类似物质。(2)在投掷圈内比赛的投掷项目,比赛中仅允许运动员使用一个标志物,此标志物可直接放在投掷圈后面或紧靠投掷圈附近。标志物仅限运动员在自己试掷期间临时放置,并不能干扰裁判员视线。落地区内及旁边不能放置如何个人标志物。(除规则187条21规定外)3、比赛顺序运动员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参加比赛。如果有及格赛,则决赛的顺序应重新抽签4、试跳和试掷除跳高和撑竿跳高外,在其他田赛项目中,如参赛运动员多于8人,每名运动员均有3次试跳或试掷机会,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或试掷3次。如出现第八名成绩相等,按下面的规定处理。(成绩相等的处理办法)运动员少于8人或等于8人,每人均有6次机会。前三轮后有一人以上没有成绩,后三轮的试跳(投)顺序按其原先顺序排在有成绩运动员之前。前三轮后重新排序,两种情况:(1)前三轮后,应对运动员成绩排名,第4、5轮试跳(掷)顺序,应与前3轮的排名相反。最后一轮试跳(掷)顺序,应与前5轮排名相反。(2)如果出现成绩相等,按前三次的抽签顺序进行。5、及格赛(预赛)在田赛项目中,如果参赛运动员人数较多而无法顺利进行决赛时,应举行及格赛。举行及格赛时,所有运动员都必须参加,通过及格赛获得决赛资格。及格赛的成绩不能成为决赛的成绩。由技术代表决定及格标准和进入决赛人数(不少于12人)如果均为达到及格标准或及格人数少于规定人数,则按成绩补齐进入决赛人数。如最后一个名额成绩相当,按成绩相等办法处理。6、田赛项目时限(分钟)仍在参赛的运动员人数单项全能跳高撑杆跳高其它项目跳高撑杆跳高其它项目3人以上1111112-3人1.5211.5211人35——23——连续试跳(掷)232232无故延误比赛的处理不许其参加该次试跳(掷),并记录为该次试跳(掷)失败。延误与否,均由有关裁判长决定何为无故延误。为尽量避免运动员延误比赛,组委会应设置向运动员显示剩余时间的时钟。此外,一名裁判员在3时限尚余15秒钟时应持续举起黄旗或其它方法示意。当时限到时,运动员已开始试跳(掷),应允许其进行该次试跳(掷)。7、离开比赛场地在田赛比赛中,运动员得到许可,在一位裁判员陪同下,可以离开该项目的比赛场地。8、更变比赛场地关裁判长认为客观条件证明有必要时,有权变更比赛场地。此类变更应在赛完一轮之后才可进行。9、成绩相等在以远度判定成绩的田赛项目中,如成绩相等,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仍相等,则以第三较优成绩判定,余类推。除高度项目外,包括涉及第一名者,成绩相当的运动员名次并列。高度项目按下列规定解决成绩相等:(1)在最后跳过的高度上,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2)如成绩仍然相等,则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部比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3)如成绩仍相等:a.如涉及第一名时,举行决定名次跳,除非根据比赛前的技术规程或在比赛中根据技术代表的决定。如果不进行决定名次跳,成绩相当运动员的名次并列。b.如成绩相等不涉及第一名时,则运动员的比赛名次并列。决定名次跳(1)相关运动员必须在没高度上进行试跳,直到决出名次。(2)每个高度只有一次机会(3)在最后越过高度的下一个高度进行决定名次跳。(4)如有关运动员都跳过或都未跳过而仍不能判定名次,则横杆应提升或降低,跳高为2厘米,撑竿跳高为5厘米。10、比赛成绩每名运动员均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二)规则有关高度项目比赛基本的规定1、试跳运动员可以在主裁判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计划中的任何一个高度上开始试跳,也可在以后任何一个高度上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是否试跳。但在任何高度上,只要运动员连续三次试跳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除外。2、免跳允许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第一次或第二次试跳失败后,在其第二次或第三次试跳时请求免跳,并在后继的高度上继续试跳。如: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请求免跳后,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的情况。3、提升高度跳高项目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撑竿跳高项目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5厘米。(除非比赛中只剩下一名运动员,并且他已获得该项目比赛的冠军)注:此规定不适用于全能比赛项目。全能比赛中,跳高项目每轮的横竿提升高度均为3厘米,撑竿跳高项目每轮的横杆提升高度为10厘米。4、测量要求所有测量应以厘米为单位,从地面垂直量至横杆上沿最低点。4每次升高横杆后,在运动员试跳之前,均应测量横杆高度。当横杆放置在纪录高度时,有关裁判员必须进行审核测量。如果自上一次测量纪录高度后,横杆又被触及,在后继的纪录高度的试跳之前,裁判员必须再次测量横杆高度。5、跳高的特殊规定(1)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2)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判为试跳失败:A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B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横杆后沿(靠近助跑道)垂直面以前的(在两个立柱之间或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如果运动员在试跳中一只脚触及落地区,而裁判员认为他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因为此原因而判该次试跳失败。(3)跳高场地器材要求A、助跑道的长度不得短于15米。举办大型比赛,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20米。条件允许时,助跑道长度至少应长25米。B、跳高架应有足够的高度,至少应超过横杆实际提升高度10厘米。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为4.00~4.04米C、落地区不得小于5米×3米。建议落地区应不小于6米×4米×0.7米6、撑竿跳高的特殊规定(1)运动员可要求向落地区方向移动撑竿跳高横杆,并可移至(从运动员最近的横杆边缘),从插斗前壁顶端内沿向落地区方向80厘米之内的任一位置。(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判为试跳失败:A、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B、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的身体和所用撑竿的任何部位触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和落地区;C、起跳离地后,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握至上方的手以上或原来握在上方的手向上移握;D、试跳时,运动员用手稳定横杆或将横杆放回。注:1、运动员助跑时,在任何位置跑出助跑道标志线不算犯规。2、撑杆插入插斗后,撑杆触及撑杆跳高垫不判犯规。(3)场地器材要求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40米,条件允许时,至少应长45米。助跑道宽度最小1.22米,(﹢﹣0.01)。助跑道的标志线宽5厘米落地区面积不小于5米(不算前端)×5米,落地区边沿距离插斗应为10~15厘米,从插斗方向向外倾斜约为45˚。建议落地区长(包括前端)、宽、高不小于7米×6米×0.8米5(三)规则有关跳远、三级跳远项目比赛基本的规定1.在所有的远度跳跃项目中,记录测量距离的最小单位均为0.01米,不足1厘米不计。2.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40米,最长应为45米,从起跳线量至助跑道尽头。助跑道宽度最小1.22米,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助跑道。3.风速测量在跳远和三级跳远比赛中,应从运动员经过助跑道旁的标记时开始测量风速,测定时间为5秒钟。测量跳远和三级跳远风速的标记应分别放置在距离起跳板40米和35米远的地方。如果运动员的助跑距离不足40米或35米时,则应从其开始助跑时测量风速。4.风速仪应距离起跳板20米,高1.22米(±0.01),距离助跑道不超过2米。7、跳远的特殊规定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应判为试跳失败:(1)在未做起跳的助跑中或在跳跃中,运动员以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以前的地面。(2)从起跳板两端之外起跳,无论是否超过起跳线的延长线。(3)触及起跳线和落地区之间的地面。(4)在助跑或跳跃中采用任何空翻姿势。(5)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地面,而落地区外的触地点较落地区内的最近触地点更靠近起跳线。(6)离开落地区时,运动员在落地区外地面的脚部第一触地点较落地区内最近触地点,包括在落地区内因身体失去平衡而留下的任何痕迹更靠近起跳线。注1:运动员跑在任意位置出助跑道白色标志线不算犯规。2:如果运动员的脚或鞋的一部分触及起跳板两端以外起跳线的地面,不算犯规。3:如果运动员在落地过程中其身体的如何部分触及了落地区以外地面不算犯规,除非这一点是第一触点,或违反第185条1(5)的情况。4:如果运动员以正确方式离开落地区后,再向后穿过落地区,不算犯规。5:除规则185条1(2)的规定外,在起跳板后起跳为有效。6起跳板是起跳的标志,应埋入地下,上沿与助跑道及落地区表面齐平。起跳板应为长方形,用木料或其他适宜的坚硬材料制成,长1.21~1.22米,宽20厘米(±2毫米),厚10厘米,涂成白色起跳线至落地区远端的距离至少应为10米。起跳线至离落地区近端的距离为1~3米。落地区宽度最小2.75米,最大3米。8.三级跳远的特殊规定在符合以下的情况下,跳远的规则也适用于三级跳远,并增加下列内容:(1)三级跳远的三跳顺序是一次单足跳、一次跨步跳和一次跳跃。(2)单足跳时应用起跳腿落地,跨步跳时用另一只腿(摆动腿)落地,然后完成跳跃动作。运动员在跳跃中摆动腿触地不应视为试跳失败。起跳板起跳板:男子起跳线至落地区远端的距离不得少于21米。在国际比赛中,建议起跳线至落地区近端的距离:男子不少于13米,女子不少于11米。在其他比赛中,此距离应与比赛水平相适应。(四)规则有关铅球、铁饼、标枪、链球目比赛的基本的规定1、试掷(1)应在投掷圈内完成铅球、铁饼或链球的试掷。应在助跑道内完成标枪的试掷。在圈内进行试掷时,运动员应在圈内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内沿。在推铅球时,允许运动员触及抵趾板内侧。(2)如果运动员在试掷中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判为试掷失败:A.铅球或标枪出手姿势不符合规定。B.在进入投掷圈内并开始投掷后,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铁圈上沿或铁圈外地面。C.推铅球时,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抵趾板除内侧的如何部分。D.掷标枪时,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助跑道标志线或线外地面。(铁饼、链球任何部分触及护笼不算犯规)(3)如果在试掷过程中未违反上述各投掷项目的有关规则,则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投掷圈、助跑道内或外边,也可离开投掷圈或助跑道。运动员离开投掷圈或助跑道时应遵守本条17的规定,然后返回投掷圈或助跑道内重新开始试掷。(4)铅球、铁饼、链球球体和标枪枪尖第一次接触地面时,触及了角度线或落在角度线以外,将判为失败。(5)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或助跑道。在圈内完成了试掷,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应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该线在理论上应能通过投掷圈的圆心。掷标枪时,当运动员离开助跑道时,首先触及的助跑道标志线或助跑道外地面应完全在投掷弧两端的白线后边,该线与助跑道标志线垂直。(4米线)(6)在每次试掷后,均应将器械运回投掷圈或助跑道附近的区域,不得掷回。72、成绩测量在所有投掷项目中,记录测量距离的最小单位为0.01米,不足0.01米不计。每次投掷后均应立即进行成绩测量:(1)从铅球、铁饼和链球球体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的圆心。8(2)标枪项目中,从标枪尖的首次触地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弧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弧的圆心。3、铅球的特殊规定(1)应用单手从肩部将铅球推出。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颈部或下颌,在推球过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