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部生态影响全国的环境安全王正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现在西部开发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西部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西部的环境安全不仅关系着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东部和全国的环境安全,关系到全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从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植树种草己取得的效益,因地制宜,贯彻生态波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等几方面论述了植树种草的重要作用及具体操作中的一些问题。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一是过度开垦。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盲目毁林毁草开垦种粮也就越演越烈。坡地开垦是造成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全国15至25度坡耕地面积约1.9亿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9100万亩,其中西部地区约占70%以上。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曾是胡杨密布,水草丰美的地区。解放初期将这里选作垦荒的重点,大肆砍伐胡杨林,移民开垦。最初人们认为可以在这里建设永久家园。初垦的耕地的确曾有过收成。然而没过多久,耕地中即出现流沙,60至70年代被迫放弃耕种,到80年代初弃耕的地方就完全被流沙覆盖,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年降水量在300-450毫米之间,曾经是水草丰美的著名草原。明清时期开始开垦农耕,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肥美草原变成了如今的风沙源----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古固阳县地处阴山南麓,曾经是个到处郁郁葱葱的地方。长期以来,农牧民年复一年开垦,广种薄收,往往头年丰收,二年减产,三年绝收,四年沙化,如今已成为茫茫黄沙地。零星的草地已成为黄沙的装饰。巴彦咯拉地区在建国初期还是一个柳树成荫,野鸡成群的地方。由于大规模的开荒,到80年代,这里的柳树就没了,野鸡也飞走了,成为一片寸草不长的黄沙地。森林、草地、耕地、沙漠的演变过程可以说是西北地区常见的现象。二是过度放牧。我国西部原本有非常广阔的天然草场。但由于长期以来盲目增加牲畜数量,大大超过了草场的承载能力,不少地方草根都被饥饿的牛羊啃完。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西北地区已有近70%的草场因过度放牧而退化,草场超载率为50-120%,有的地方甚至达300%。统计资料显示,1949-1990年间有255.3万公顷草场因过度放牧而变为流沙地。三是过度樵采。由于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交通不便,西部地区广大农牧民生活燃料严重不足。因缺烧,他们就到处滥伐林木,铲草刮地来补充。在过去柴达木盆地里的20多万户农牧民因缺生活燃料每年砍伐烧掉40多万吨灌木林和蒿草根,从而使土地沙化面积日益扩大。在甘肃、2宁夏、内蒙古等地一些农牧民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乱采甘草、麻黄草、发菜等药用、食用植物,也使成片的草地被破坏而沦为荒漠化。植树种草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己取得显著效益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固然有很多因破坏植被而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灾害加剧的严重教训。也有很多因重视植树种草,增加植被,从而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生产发展的成功典型。内蒙古赤峰市尽管局部地区至今还饱受土地沙化之害,但从全市范围来看,经过各族人民多年的努力,进行以造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该市截至1999年底全市森林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682万亩增加到了317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23.54%。累计治理开发沙地1888万亩,占沙地总面积的47.1%。与60年代相比,无霜期延长5.3天,大风天数年均减少9.4天,平均风速降低0.52米/秒,沙暴天数下降60%。以往“沙进人退”的局面已被“人进沙退”所取代。内蒙古的准格尔旗,地貌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砂岩裸露,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2.5%。为了改变生态环境恶劣的状况,他们在裸露的砒砂岩上种植沙棘近60万亩,保存面积达70%,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从而使山裸、水浊、人穷向山绿、水清、人富转变。该旗的德胜西乡酸刺沟,过去肆虐的山洪从寸草不生的山梁直泄而下,水难留,砒砂流走。如今茂密的沙棘构筑成水土保持的大坝。酸刺沟真正实现了“洪水不下山,泥沙不出沟”。水土流失控制住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经济效益也上去了。酸刺沟全村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300元增加到现在的1900元。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80年代初流沙侵至县城仅1.5公里处,沙临城下。1983年开始,他们营造人工治沙灌木林一绿洲窄带多道防护林为主的防沙体系。治理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3%恢复到60%。治理后,流沙后退4-5公里。该县的束勒乡原来因风沙被迫迁走的60余户农民又迁了回来,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232万元。1991年开始,他们在治沙的同时,大力种植桑树、杏树、沙枣等生态经济林,共治理沙漠10万亩,农民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367元增加到1995年的1371元。宁夏固原地区,以六盘山脉为主的土石山区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5,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当地人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建成85万亩针叶林基地。现在已发挥出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叶林基地活立木蓄积量已达200多万立方米,价值10多亿元;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可供饮用和灌溉水资源达8960万立方米;林区周围粮食产量大大提高,野生动物也开始繁衍生息。群众每年可从林区获得工副业收入5000多万元。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乔木、灌木和草木在防治水土流失和防沙治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环境的要求也各不3相同。乔木因其树形高大、防风沙能力强,但树体大、蒸腾失水多,对水分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乔木树种主要应用于局部水分条件优越的绿洲,农田防护林。在大部分沙区,又无灌溉条件下,由于受水分条件的限制,就不宜大面积营造乔木林,灌木树种则应首先给予考虑。灌木与乔木、草木相比,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稳定性好,耗水少等优点。据研究,沙拐枣根深可达3米,根幅达6.5米;红柳株高一般只有1.5-2米,其根系却长达50米。其发达的根系既有利于固定流沙,又可从土层深处吸水,因而也就特别耐旱。灌草结合的植物群落结构更为稳定,而且防护效果也更好。因此,在农牧交错、干旱区绿洲边缘营造防风固沙林应以灌草结合为好。在植树种草、恢复植被的实践中,没有按照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态规律办事,因树种选择不当导致失败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如陕西省米脂县计委在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县项目建设中,以每棵七八元钱买来油松树苗栽种,因不适宜当地生长,栽上后不久就全部死光。然而因树种选择得当,造林获得成功的典型也很多,如宁夏盐池县柳杨保乡冒寨子村的治沙女杰白春兰,通过多年实践,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选择了适应当地生长的沙柳、杨柴、花棒、沙蒿等种植,树苗成活率达70%以上,有效地遏制了流沙的危害,改善了生态环境,并由此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贯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建设与开发结合的原则朱镕基总理在视察内蒙古生态建设时指出,只有妥善解决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问题,退耕还林还草才能顺利实施并取得切实成效。只有把防沙治沙和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和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生态治理的成果才能巩固。朱总理深刻揭示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实践也证明只有生态和经济同时兼顾,在生态建设中切实解决农牧民的实际生活问题,生态建设才能取得成效。如宁夏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早在80年代这里就曾开始搞退耕还林还草,但由于单纯地强调长远的生态效益,而忽视农牧民眼前吃饭穿衣的实际问题。农牧民迫于生计,结果不但耕地未退,林地草地反而更大规模地被开垦种粮。又如陕西省志丹县在退耕中坚持“人均2亩基本农田保饭吃,人均8亩经济园林保花钱,人均4亩草地、2只小尾寒羊保增收”解决农民退耕的后顾之忧。全县l04万亩坡耕地限期一次性全部退耕,很快就落实了退耕任务。现在退耕还林的农民像种植管理农作物一样,细心地抚育栽种的苗木。为了更好地推动退耕还林还草,现在国家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每亩补助200斤粮食,并无偿提供种苗,还适当给予现金补助的政策。解决了吃饭问题,目前西部地区农牧民的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地方都超额完成了退耕还林还草计划面积。但是仅靠国家补助是不够的,还应因地制宜积极采取一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兼顾,重建植被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措施。在这方面各地都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陕西的商洛地区为了解决大面积退耕后农民收入减少的问题,当地政府提出“先还林后退耕”4的办法,即农民在坡耕地上先栽种经济树种,在林木未有收益的前几年,农民仍然可以采取林粮间作套种进行耕作,待经济林有了收入后,再逐步退耕。内蒙古伊克昭盟内蚀沙化面积占了一半,为了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大力发展种植沙柳,并同时利用沙柳作为原料建起了中密度纤维板厂,当地农牧民每年就出售沙柳一项增收750万元,从而促使30万亩荒沙坡种上沙柳,披上绿装,既有效地遏制了风沙危害,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民以食为天,农牧民粮食不够吃是造成毁林毁草开荒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使退耕还林还草取得成效就必须解决农牧民的口粮问题。否则树栽了,草种了,种下的树和草还会被挖掉。为了解决农牧民的口粮问题,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在2400亩耕地中把1200万亩条件较差、产量较低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对条件较好的另l200万亩耕地给予高投入,建设成丰产地,达到满足农牧民粮食的需求。经过5年的努力,耕地虽然减少了一半,粮食年平均产量却由6.5亿公斤提高到11亿公斤,取得了植被和粮食的双丰收。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沙化的又一重要原因。为了解决畜牧业发展和草场保护的关系,内蒙古、陕西等地一些地方大力发展种植柠条灌木林。这些柠条林本身具有防风固沙保护草场的作用,其叶和嫩枝又是牛羊的好饲料,成为最好的牧场,从而可减少草地过牧。2000年冬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遭遇罕见雪灾,死亡牲畜数十万头,而凡是有柠条林的地方,牲畜可以啃食其嫩枝而保住了生命,减少了雪灾的损失。农牧民缺烧也是造成植被破坏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因缺烧而造成植被的破坏,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当地政府在严禁破坏各种野生植物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其他能源资源。仅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推广太阳能灶就达3万多台,建设水电站、风力发电站20多个。建成一条60多公里的输气管线,把涩北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格尔木市。农牧民生活能源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从而沙生植被就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滥挖甘草和麻黄草等中药材在一些地方也是造成植被破坏的一个原因。为此,有的地方积极鼓励和支持人工种植,逐步实行产业化生产,把它作为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的一个主要部分,并将人工种植的基地建设规划纳入到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和种苗基地建设规划之中,以取得生态和经济的同步发展。(原载《中国减灾》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