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消费不要浪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需要我们妥善处理扩大消费与厉行节约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扩大消费与厉行节约殊途而同归,它们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生产直接就是消费,消费直接就是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9页)在马克思看来,消费在两个方面生产着生产:一是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就不是现实的房屋。二是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而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所以,是消费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动机,或者说,是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当前消费不足是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22.5%,而消费年均增长仅10.7%。2000年以来,我国消费率呈持续走低趋势。消费不足必然导致产能过剩:1998年我国市场供过于求的商品仅为三成,2005年这个比例已骤升至超过七成。消费与投资、出口的严重失衡,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不仅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更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看,都必须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然而,扩大、鼓励消费与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并不矛盾。其一,消费并不等于浪费。消费与浪费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行为:消费是正常需要的满足,浪费则是对资源和产品过度的挥霍和消耗。其二,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厉行节约。我国是资源、能源大国,也是能源、资源小国:“大国”指的是绝对量,“小国”则是指人均占有水平。我们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煤、石油、天然气分别只有世界平均值的56%、11%和4.6%。同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从整体来看,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比较低,东西部的差距还比较大,西部和边远地区的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这些都要求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其三,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从经济领域看,总体来说,我们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道路,经济的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2005年我国的GDP占世界GDP的4.8%,但单位GDP能耗偏高。资源、能源的浪费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人为造成的浪费占了很大比重,比如盲目投资、重复投资、搞“形象工程”等。从日常消费领域看,近几年来,我国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出国耗费的数目惊人。有人浪费公款,也有人浪费“私款”:3口之家住100多平米的房子还不满足,还想再买200多平米的;衣柜里已经满满的,还不断添置新衣服,有些衣服可能一次也没有穿过而白白地积压在柜子里;有了一辆宝莱车代步,还不满足,准备换一辆奔驰……于是,“房奴”、“月光族”不断增多。如何消除浪费?首先要创新发展模式,从那种靠消耗大量资源支撑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向低消耗的、以创新为导向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次要增强宗旨意识,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来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再次要转换生活观念,使人们从“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活的目的。最后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总之一句话,我们要消费不要浪费。消费与浪费,一字之差,区别巨大。消费是正常需要的满足,浪费则是对资源和产品的过度挥霍。如,适量点餐、剩餐打包是消费,而“买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是浪费。我们追求扩大消费,为的是提升老百姓在衣食住行上的合理正常需求,而不是公款吃喝助2推酒店饭店“红红火火”;我们追求消费升级,希望老百姓在养老、家政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方面舍得花钱,决不是在豪华车辆、昂贵手表、名牌皮包等奢侈品上“更新换代”。说白了,消费与浪费是两回事。高档菜肴剩了大半桌,理直气壮地认为花钱就是消费,是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政府会议不摆花了,宴请活动取消了,酒店花店的销售量减少了,似乎讲转变作风就意味着抑制消费。有此一念,持此一说,不是强词夺理,就是故意曲解。从根本上说,“浪费拉动内需”与“污染拉动GDP”如出一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人均GDP、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较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是不能回避的实际情况。国情省情,都要求必须勤俭办一切事业,不允许脱离实际“浪费拉动内需”。更为重要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奢侈浪费,不计代价、不管未来,如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眼下,一些地方内需不旺、消费乏力,主要是居民购买力还不高。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谁也不想捂紧口袋过日子,但要看腰包里有多少钱,还要掂量教育医疗等“远虑”。我国在教育医疗上投入还有较大差距,在社会保障上还有资金缺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杜绝各种公款浪费现象,把省下来的钱用到扶贫和改善民生上。其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不言而喻。人们“敢花钱”,潜在消费才能变现。若在办公楼、公务车、吃喝接待上“扣”一些,拿出更多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最大潜力”才能变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升级”,提出“反对铺张浪费,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各种公款浪费现象”,有利于我们科学把握扩大消费与反对浪费的辩证关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消费不要“消费主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响应,崇俭抑奢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但也有人担心,厉行节约会不会抑制消费,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刺激消费与厉行节约并不相悖,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我们需要的是消费,而不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极端主义,是一种极端的消费价值观。它是经济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和消费文化现象。消费主义者认为消费至高无上,人只有消费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彰显自我的独立个性和亮点,由此主张“消费的大众狂欢”。消费主义者的消费看重的不是物质商品和服务本身,而是被赋予物之中的社会象征意义,商品和服务只是表征消费者身份、地位、个性、时尚和价值观的符号,但这些符号又离不开物质商品和服务,不能没有物的依托和支撑。我国的刺激消费政策是扩大内需的调节措施,并不排斥节约。而消费主义思维里却没有“节约”的位置,在消费主义者看来,节约无异于“禁欲”、“斋戒”和“苦行”,违背人性、人道和人权,只有张扬个性,扩张消费,刺激感官,获取快感,满足欲望,才是人的原本。对此,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拉动经济可以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绝不要“消费主义”。厉行节约,勤俭持家,俭以养德,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05年国务院还专门发布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长期目标和近期重点,各地也积极响应,部署本地节约型社会建设工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保增长,惠民生,我们采取了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也是我国改变长期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过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现状,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但要看到,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出并不是对节约美德的否定,而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作出的应对之举。特别是在刺激消费的背景下,厉行3节约的政策措施也不断出台,国家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强调胜过以往任何时期。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更是出台若干举措,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狠刹浪费歪风、倡导节约新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刺激消费与厉行节约并不相悖。刺激消费,并不是鼓励浪费,提倡奢侈。真正的消费是对人的“实际需要”的满足,是对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目标的实现,而且,这要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而浪费是在必要消费之外的财富耗费。节约是一种生产技术,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处世价值观。节约从不同角度看,有技术性节约和理念性节约、生产性节约和生活性节约、产品性节约和资源性节约,等等。刺激消费,应是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意义上的刺激,而不是对超出人的实际需要范围的不良消费的刺激。现实中,要提倡理性消费,不鼓励“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和攀比消费等非理性消费,比如,那些公费消费往往与不正之风、权力滥用相关联,对那种带有腐败色彩的消费,要加以严格限制、制止、惩处;对一些富豪们的炫富式消费也应反对,因为许多短缺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共同财富,谁也没有挥霍它们的权利。刺激消费,要刺激那种具有“引领性”、健康、科学的消费,抑制不当消费、落后消费、愚昧消费、迷信消费、高能耗产品的消费,而对那些节能产品、新能源产品、文化产品以及能够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科技产品等,应制定政策鼓励消费。要通过刺激那些正当的消费而不是鼓励那种有伤风化、损害节俭美德的“消费主义”来拉动经济增长。(武建奇)反浪费不影响扩大消费陈德铭: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拥护。特别是在餐饮行业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行动以来,舌尖上的浪费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大多数餐饮企业都推出了菜量提示、打包服务等措施,引导消费者适度消费,避免浪费。由于公款消费明显减少,定位于公务、商务宴请的部分高档酒楼销售额出现大幅下滑,高档餐饮业餐费收入下降20%以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北京市高档餐饮企业餐费收入下降超过35%,上海市下降超过20%。与高端餐饮下滑态势相反,面向广大群众的大众化餐饮依然红火。春节期间,我和老伴出去吃饭,发现不少大众化餐馆门庭若市,高峰时间还要排队等候,比如一些地方特色鲜明的风味小吃,物美价廉、深受大众欢迎的火锅餐饮等等。总的来看,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5390亿元,仍比2012年春节期间增长14.7%。反对浪费,杜绝公款大吃大喝,减少了公款消费和部分高档消费,但从中长期来看,会对促进消费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从国家来看,节约下来的经费会用到刀刃上,用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地方上。这些最终会转化为更高质量的消费需求,并激发更大消费潜力。对老百姓来说,大多数人其实对相互攀比、讲究排场的大吃大喝都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社会风气和消费习惯变了,大家一样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到休闲旅游、学习健身等方面。关键是我们要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丰富多彩、健康有益、放心可靠的消费选择。靠奢侈浪费形成的畸形消费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扩大消费的根本依靠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面向大众的理性消费,而不是一小部分的高消费,甚至是浪费行为。4因此,反对浪费和扩大消费不会产生矛盾,反对浪费最终会有利于扩大消费。霸王条款要清理司富春:下一步商务部在开展餐饮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中还有哪些举措?陈德铭:“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是权宜之计,不能搞一阵风,需要全社会持续、共同地努力。商务部将在机制上下功夫,对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给予指导和管理。一是着手清理餐饮行业某些霸王条款。对于群众反应强烈的餐厅“最低消费”等问题,商务部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清理和规范。二是大力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安全餐饮、大众化餐饮。加快推进早餐工程、社区快餐和单位团餐等便民餐饮的发展;在社区内、地铁公交站点、企业聚集区加快建设早餐网点;鼓励符合资质的餐饮企业进社区。三是支持建立节俭用餐激励机制。推动行业协会对能有效减少餐厨废弃物的餐饮企业,以及在食品采购、储运和加工等环节勤俭节约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也鼓励餐饮企业以多种方式对消费者减少浪费的行为予以适当奖励。四是继续引导餐饮企业建立餐饮节俭消费提醒提示制度。如在醒目位置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