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健康与苗药产业的政府措施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在黔东南州设立;省政府出台支持黔东南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为支持黔东南自治州加快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近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黔东南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突出特色优势,支贵州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贵州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贵州省人民政府2014年8月1日(此件公开发布)附件1贵州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既是我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现实需要,也是我省实现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医药产业跨越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发〔2012〕2号文件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抢抓医药新需求、新技术激发新产业模式的重大机遇,按照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借力发展、聚集发展的原则,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为动力,聚焦龙头企业、知名品牌、高新品种和制造环节,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在新医药产业的应用,做强做优中药、民族药,培育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积极拓展医疗器械产业,大力突破新医药衍生产业,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新医药产业体系。(二)发展原则。——坚持突出优势、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我省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生物资源、民族医药、药品品种等优势,大力发展民族药、药食两用等特色优势产业。——坚持科技兴药、创新发展。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加强创新药、专利药、抢仿药研发,突出中西医结合,推动生物技术、化学工艺在民族制药中的应用,改造提升传统制药产业。——坚持招商引智、借力发展。围绕优势资源和产业导向,开展专业招商,引进龙头企业、知名品牌、高端人才和重大项目,做大产业增量。——坚持行业整合、聚集发展。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化扶持,促进品种、技术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17年,全省新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形成100亿元医药大集团1个以上,50亿元医药集团1个以上,20亿元医药企业10个以上,10亿元医药企业10个以上。培育20亿元医药大品种3个,10亿元医药大品种10个,5亿元医药大品种30个,1亿元医药大品种40个。二、重点任务(四)优化产业布局。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以贵阳为核心,发展壮大益佰、乌当、修文、清镇、龙里、贵安等医药产业园,打造“贵阳新医药产业圈”,形成全国一流的新医药产业示范区。鼓励红花岗、兴义、凯里、西秀、大方、六枝等有条件的地区,依托医药骨干企业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集群。围绕18个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在38个重点县打造规范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建设1—2个综合性现代医药物流园区、4—6个产地交易市场,推进医药服务与大数据、医药流通与物联网结合,构建现代医药流通网络。(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扶贫办;责任单位:省商务厅,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五)做大做强中药、民族药。以益佰、百灵、信邦、景峰、同济堂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中药、民族药开发。优先扶持独家品种、大品种,重点发展艾迪注射液等肿瘤、心脑血管类重大疾病药,提高仙灵骨葆胶囊等大宗常用药品的市场占有率。支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品种,挖掘开发民间组方、验方,加快推出一批作用机理明确、技术含量高、疗效可靠的药物。重点发展黄芪甲苷葡萄糖注射液、参花消痤颗粒、妇科花菊颗粒等新品种。支持优势品种二次开发,促进“老药新用”研发,发掘新的临床适应症,突破有效成份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提高中药现代化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中药生产规范和标准,确保中药质量可控和安全。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为药材资源就地转化提供支撑。(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扶贫办,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六)培育发展生物制药。以泰邦、中泰、泛特尔等企业为依托,引进优强企业,发展胎盘多肽注射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等生物制品。推动人纤维蛋白原临床研究和申报生产,开展人凝血因子Ⅷ、炭疽免疫球蛋白(一类新药)的创新研究和产业化。开展药物设计筛选、药效及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药物合成、结晶纯化、剂型工艺等产业化技术。大力开发预防、诊断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加快在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七)加快发展化学药。重点支持益佰、圣济堂、天安、天地、科伦、景峰等企业,针对防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发展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引进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展创新药、专利药研发,加快控缓释、靶向给药技术开发,推进替芬泰(一类新药)等新产品、新制剂产业化。抢仿米格列奈钙、苯磷硫铵、阿齐沙坦等国外专利到期大市值品种,加快实现项目落地。依托福泉、息烽等市县精细化工产业基础,发展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激活闲置药号。(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八)提升发展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发挥我省军工企业优势,促进军民融合,重点开发生产医用氧气加压舱、电动轮椅智能控制系统等数字化、智能化医疗设备。以贵州苗药、天使、扬生、康琦、金玖等企业为基础,支持生产医用贴敷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等产品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产学研合作,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开发精密输液器、蛋白质芯片传感器、可吸收生物材料等高质医用耗材产品。引进一批数字影像、检验检测、诊疗设备、医用特种车辆等生产企业落户我省。结合大数据产业,发展穿戴设备、移动医疗设备、家庭健康产品、医用传感器等智慧医疗产品。(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九)拓展新医药衍生产业。大力发展药食两用产品,推动贵州道地大宗药材进入新资源食品目录,以天麻、杜仲、灵芝、太子参、薏苡仁、半夏、银杏、何首乌、桔梗、金银花、刺梨、鱼腥草、石斛等药材为重点,开发药膳、药酒、药茶、保健品等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实现“蛙跳式发展”。依托宏宇、百灵等企业,以艾纳香、迷迭香、灵芝等贵州道地中药材为原料,开发化妆品、日用品、添加剂等产品。促进新医药与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在种植、制造、物流、医疗、健康管理等产业链上培育新业态。(牵头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任单位:省扶贫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卫生计生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十)打造龙头企业。实施“巨人计划”,引进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采取优先安排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检查、药品招投标、药品技术转让注册审批等措施,“一企一策”支持优强企业并购重组。鼓励同类产品企业强强联合,推进上下游关联产业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品种、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支持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平台,并购医药制造、流通、种植企业及医疗服务机构。积极探索跨地区企业兼并重组利益共享机制,妥善解决财税利益分成、统计数据归属等问题,实现成果共享。(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扶贫办、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统计局、省卫生计生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十一)培育优势品种。建立优势品种培育机制,实施品种目录动态管理,每年遴选20个品种“一品一策”精准扶持,重点发展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药和大宗常用类药品。支持品种二次开发和中药再评价,激活“休眠”品种。重点扶持艾迪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等成为20亿元大品种,盐酸川芎嗪、仙灵骨葆胶囊、骨康胶囊、肺力咳合剂、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抗妇炎胶囊等成为10亿元大品种。推动优势品种进入国家医保、基药目录和省级医保目录,力争进入国家基药目录的独家品种有新的突破。将中药材种植与扶贫相结合,重点发展金银花、太子参等18个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办;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十二)狠抓招商引资。选择产业发展较好、企业较为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地区持续招商,着力引进国药等国内知名优强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中药和民族药规模;立足补齐短板,培育发展化学药、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立足产业新导向,拓展新医药衍生品。抢抓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地方基本药物目录增补等机遇,鼓励采用融资租赁等方式,吸引产业投资。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功能配套,聚集发展要素,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项目落地。(牵头单位:省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扶贫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卫生计生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十三)增强创新能力。发挥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遵义医学院、中科院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等省内外科研资源优势,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省级公共技术和中试平台,支持综合性创新药物和单元技术研发,重点建设人体干细胞、中药、民族药、药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矿物等资源库。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新增一批医药科技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医药研发模式,鼓励开展合同研发,推动相关企业在药物设计、新药筛选、安全评价、临床试验及工艺研究等方面开展研发外包服务。建立和完善医药创新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开展新药初步安全性评价及临床研究。力争“国家苗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尽快落户我省。(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十四)完善市场体系。加快贵阳市综合性现代医药物流园区建设,加大对碧江、大方、绥阳、施秉4个中药材产地市场的支持力度。依托贵州医药集团、康心、苗都、乌蒙山、一树等企业,大力发展药品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着力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销售网络向乡镇延伸,积极开拓最广阔的农村医药市场,解决好健康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高效、快捷、便民的现代医药流通体系。(牵头单位:省扶贫办、省商务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卫生计生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三、政策措施(十五)加大财政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新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财政投入与产业发展同步增长机制。统筹发展改革、科技、经济和信息化、扶贫、商务等部门的相关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优势企业、高新品种、著名品牌和中药材基地建设。省内企业成功并购省外企业并将工厂搬迁到我省的,省级一次性奖励200万元,项目所在地市、县政府奖励300万元;省内优强企业并购省内企业的,省级一次性奖励100万元,项目所在地市、县政府奖励200万元;通过国家中药再评价的大品种,省级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企业所在地市、县政府奖励200万元;进入中国药典(2015年版或增补本)的品种,省级一次性奖励50万元。省级奖励资金由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出。取得国家新药证书的品种,省级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企业所在地市、县政府奖励200万元;对首仿专利到期的原研药转移到我省生产且获得新版GMP认证的,每个品种省级一次性奖励50—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