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说课稿授课教师:偶里民族初级中学欧开月一、导入:本实验是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实验。实验目的是: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的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我之所以选取这个实验作为教学内容,是基于以下几点:1.本实验以小鱼为材料,材料比较容易找到,但实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不过学生学习兴趣高昂,很有意义。2.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应该能发现血管的种类。3.通过对绘图,培养学生眼,手,心的配合。二、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学生进入实验室做这个实验时,比较容易产生兴奋和好奇的。在教师讲解实验的过程中,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实验材料(小鱼)上去了。通过多年生物实验教学总结经验,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当学生看到了鱼尾鳍中有血液流时,就很兴奋的找其他同学来看,后面就不知道了该做什么,整个实验的目的根本无法了解和完成。针对这一现象,我是这样构思的:1、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教师先不做讲解,而是通过视频《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让学生熟悉整个的实验操作过程,然后提问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我们要观察哪些内容。例如:①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②你能区别几种血管吗?③管径最小的血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通过这种形式,以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熟悉实验过程,同时以问题的形式,强调实验的目的。2、为了培养学生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生物的高尚情操,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问:为什么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时不时给包裹感受鱼的纸巾或纱布用滴管滴水或更换小鱼进行观察?从问题和答案中让学生有感受生命和呵护生命的情感体验。实验结束后,及时让学生将小鱼放回水中,培养学生爱护小生命的意识。3、在选择材料上,结合显微镜的特点,一定要选择尾鳍透明而且生命力强些的小鱼类或者蝌蚪,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同时节约实验成本,甚至与在选择保湿材料是都可以用纸巾,这样,既经济又环保。4、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同时,强调学生此实验一定要努力在短时间内要成功观察到实验现象,争取最大限度保证小鱼的存活。三、教学意义通过这样组织进行这课实验教学,我想:实验的效果会明显提高,也降低了实验成本,使学生既获得了实验技能,又巩固了理论知识,强化了知识的记忆,增强了学生珍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情感。